老司机手把手来带你选出好基金!跟着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09-27

老司机手把手来带你选出好基金

  关于选基金这回事,因为在选基金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确定投资目标(或者也可以叫做投资目的)。

  那投资目标是什么呢?

  有很多人肯定会脱口而出一个答案:赚钱呗!

  这答案倒也没错,投资的目标当然是赚钱了,但是说的不够全面,或者也可以说不够具体。

  举个例子类比一下。比如我们上班的目的也是赚钱吧。但是找工作之前,我们肯定不会直接去人才市场上大海捞针,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年龄,学历,专业等),看看自己以后到底要从事什么行业(是否要从事一辈子?),之后会进一步深入去看要找哪些具体的公司,然后会比较各家公司的优劣,比如福利薪资啦,公司在业内的竞争优势啦等等,最后才会接受某个Offer投下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以上例子很自然的蕴含了投资的大部分目标:比如自己实际情况里面的年龄段就决定了你的投资阶段,学历专业等硬实力相当于你可以投资的资金是多少,从事这个行业多少年相当于是投资期限,薪资福利相当于是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最后选择的公司(或单位)的性质其实反映了你的风险偏好。

  接下去一个一个来说这些目标。

  第一个:投资阶段

  这个一般的标准都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的,放个美国先锋公司(Vanguard)的图给大家看看:

老司机手把手来带你选出好基金!跟着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这是国外非常标准的按照年龄来做资产配置的图,挺有参考意义的,大家可以直接对号入座。

  此图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把握着投资中资产配置的大方向,你可以有些细微的调整,但大方向上是可以follow它的,大概就是:年轻时候可以多蹦跶蹦跶,多配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权益类资产,但是随着年龄变老(真是个忧桑的话题),就需要逐渐逐渐去提高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的比重。

  总之,人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资产配置需求,当然相信大部分的小伙伴目前应该都落在第一段里面。

  第二个:可投资资金

  这点可以讲的内容非常多,挑几个常见的话题讲下。

  比如为什么要定投,这就和可投资资金直接相关。定投需要定时定额买入,一般定时都定为一个月,为什么?因为这正好和工薪族发工资直接对应啊。你看,正经公司大多一个月发一次工资,刨去各种花销能省下的钱就是可以用来定投的。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定投简直就是为工薪族量身打造的最佳投资手段。当然了,标准的定投金额一般可以是每月可支配资金的一半,另一半要干嘛呢?埋个伏笔后面说。

  再比如为什么年轻人投资的时候风险偏好可以高点,这也是和可投资资金相关的。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刚工作,可投资资金一般不会很多(简称穷),既然钱不多,亏点(guang)也不怕,后面可以再挣不是,再说工资还会涨啊,这样风险承受能力自然就高了,俗称光脚的可以随时再买双(便宜的)鞋。这和积攒了很多财富的中老年人投资完全不同,为啥不同大家肯定懂的。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年轻时就很有钱的富二代,你都富二代了还买啥基金啊。

  再再比如为什么会有一次性投资的需求,这叒和可投资资金有关。这不年关将至,工薪族马上会有一笔翘首以盼一年一度的年终奖,这不能一下子拿去做定投吧,于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个一次性投资的需求。当然,这只是手头突然有一笔可以做投资的钱的场景之一,相信小伙伴肯定还可以列出更多场景,大家自己脑补。

  总之,不同的可投资资金就会对应不同的投资手段甚至不同的投资品种。

  第三个:投资期限

  上面埋的伏笔先说下:为什么定投只用一半可支配资金呢?

  但是我们的人生除了长期之外还有中期和短期啊,所以那另一半的钱就是用来应付中期和短期的,这部分钱拿去定投就明显不合适了。对于中期(一年以内)要用的钱,艺高人胆大者或许可以去权益类博个短线,但最好还是建议放在风险比较低的固收类(债基,靠谱P2P);而对于短期超短期甚至随时需要用的钱,最好的去处就是货币基金了,特别是像余额宝这样的类活期产品就更方便了。

  投资期限的确定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对投资风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当然是投资期限越长的对风险的容忍度越高,投资期限越短的对风险的容忍度越低。

  第四个:投资预期收益率

  这个和传说中的投资目的赚钱并不是同一回事。因为赚钱(或者叫正收益率)一般来说都是确定的,但是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是不确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去银行存定期,我们就不会说预期收益率多少多少,因为存定期的利率是固定的(比如一年定期利率1.5%),相应的,到期时候的还本付息正收益也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但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一般标准的说法都应该是预期收益率多少多少(比如1年期预期收益率4%),到期之后是不是真的能达到这个收益率是不能确定的,所以千万不要被一些无良(or无知)的银行理财产品推销人员忽悠了,他们一般都会说买这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多少多少,少了预期两字,意义大不同呀大不同。

  以上说的理财产品其实还算好的,因为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会去投一些低风险的债权类或者信托类资产,所以就算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率一般来说也不太会亏钱(除非碰到极端情况),但是像股票或者偏股型基金这样的,给一个预期收益率就比较坑了,因为弄得不好不要说达不到预期的收益率,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负的实际收益率!

  那是不是投资股票和偏股型基金之类的就不用设预期收益率了呢?当然不是了。

  其实这和我们每年年初定计划,年末写总结有点像,看上去形式主义,但是如果你真的去认真做这件事情,年初想想下一年该做些什么,该提升些什么,然后年中也好年末也好做些Status Tracking或者总结,还是可以让自己慢慢进步的不是。

  预期收益率同理,在做一笔(股票or基金)投资之前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率,是可以帮助我们达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那就是止盈。我们经常说或者经常听说定投好,但是很多人实际玩过定投之后会发现并没有赚到钱,或者说曾经账面盈利过但又亏回去了,这种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设好预期收益率造成的。如果定投之前就设好了一轮定投的预期收益率,比如年化10%,那就很简单了,定投一年以上之后(一年以内期数太少),只要年化满足10%,无脑赎回退出收钱(哦耶,赚钱了!),然后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定投,以此类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亦乐乎?

  这里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涨到年化10%卖有可能会卖早啊,后面有可能还会涨啊。首先你用了这么多可能那就有很多别的可能啊,比如可能会跌回去啊;还有你都水平高到能卖在最高点了还定投个啥劲,一笔买入之后最高点卖出岂不是更赚?

  投资就像打猎,丛林里面这么危险,打到猎物(unrealized gain)安全带回家(卖掉realize)才是王道,那你不是已经打到你的猎物了么——满足定投年化收益10%,So。

  第五个: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正因为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才有了风险。风险和收益是一对天生的欢喜冤家:收益越大一般风险就越大,风险越小一般收益就越小。

  投资之前,明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你要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标的。我一般比较喜欢用历史最大回撤来衡量风险,所以这又可以被量化描述成你可以承受多大的回撤。

  就这一点,这里就简单罗列下:

  1) 如果你不能接受回撤,OK,那就选定存或者货基吧,但是请忍受定存一年期1.5%和货基大概年化2.5%的低收益;

  2) 高级一点的也可以玩玩国债逆回购之类的,收益比货基还是要高点的;

  3) 如果你可以接受一点点回撤比如5%,那可以选纯债基,预期年化收益率定在5-6%比较合理,高了还有个惊喜;

  4) 如果你想获得更高收益,那只能上股基了,但是对不起,你只能通过承担更大风险来换取,比如你想获取翻倍的收益,那必须做好回撤40%甚至50%以上的心理准备。

  毕竟这个世界是公的,也是平的,而且还能量守恒呢。

  关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得不说很多人其实是当局者迷并不知道的。比如定投吧,有些人一开始总是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承受定投期间的各种回撤,但是往往在跌了不到10%的时候就开始大呼小叫了,更别说回撤30%,40%甚至50%以上了,那时候多半得怀疑人生了吧。这个或许也是很多人坚持不了定投并且最终赚不到钱的一个原因。

  这么想来,倒想推荐大家玩下日投了,因为如果你连日投这么短短的1,2个月都吃不消的话,那正常定投长达几年的坚持简直就是技己折磨技己,换句话说就是:你!不!适!合!定!投!

跟着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年末往往是最热闹的时候,届时基金业协会等会公布年度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排名,表现好的自然备受关注,引得各路资金跟着买买买。但市场瞬息万变,某一年的靓丽业绩背后有各种原因,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基金经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过于专业,简单的方式可以看看那些穿越过牛熊依旧能获得市场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选择他们并跟他们的产品长期陪跑。那么,跟着年度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1、基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基金排名指的是同类基金的排名,不同类的基金不能进行比较。比如股票型基金不能和混合型基金相比较,因为两者资产类型不一样,需要承担的风险度也不同,无从比较。

  目前有些平台在一级排名(比如:股票型/混合型)下,按照持有资产继续进行细分(如:混合型基金又细分为:偏债型混合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等),本质上是使基金在一个更细致的维度上进行比较,排名更加公平和准确。

  我们常见的是在某个时间周期内的排名数据。如:近1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同类排名1/999,这代表的是在一个周期内,当前同类基金共有999只,该基金排第1名。

  可以看出,基金排名让我们能够迅速了解到在某个时间周期下的业绩表现情况和相对的排位。

  为了让排名更为直观,平台又将排名进行分位定级展现,常用“四分位”法表示。即: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进行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2、可以直接跟着排名买基金吗?

  看排名最重要的原则:明确由于市场热点不断轮替,仅从业绩的角度出发,是有不足之处的——以往周期业绩表现优异(排名靠前)的基金,有可能当下和未来的一段时间表现较差,甚至出现排名垫底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我们误判。

  特别是短期排名究竟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赢得的,我们无从考证。这也就是出现“冠军魔咒”的原因。

  一是因为有些基金经理有路径依赖,曾经押宝某个板块成功,但是到第二年却没能押中优势板块,造成业绩不如预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因为排名靠前的基金一般都会收到投资者的青睐,规模会迅速扩大,但规模过大,基金的操作难度就会大幅上升,业绩也就很难提升。除了这些还有基金经理变更等原因,都是造成基金表现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相对合适些的,其实是抄近长期收益榜单的的作业,而不是仅凭年度甚至半年度的排名盲目购买。

  很多人购买基金会参考收益率,的确,这个指标简单直观,但是如果掉以轻心的话,也很可能让我们落入基金公司精心设计的“圈套”。哪个阶段收益最高就晒哪个,哪个产品收益高就卖哪个,用来诱惑不明所以的基民上钩。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基金,很多时候都是即买即亏。因为基金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客观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就是基金经理的主观个人能力。

  具体来说,如果基金与市场热点相一致,那么基金就是赚钱的,也就是赚市场走势的钱。就拿前一阵备受瞩目的白酒行业来说,白酒行业涨得好,白酒指数基金自然收益率好看。但是,一旦这波热点过去了,这类基金很可能就此“泯然众人矣”。

  至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超额收益”来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高低。比如,行情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赚钱多;行情不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亏钱少?

  当然,对待一只基金,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区分出赚钱是因为市场因素还是基金经理个人因素,更多时候,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只看收益率买基金,很大可能你进去的时候就成了“接盘侠”。

  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基金的其他指标:

  (1)波动率。基金净值的波动率反应了基金背后的风险,查看基金,波动率是一个不错的指标。波动率大意味着基金风险也更高。

  (2)回撤。所谓回撤,就是基金从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的幅度。回撤大的基金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所以通过这个指标,我们也能够评估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3)夏普指数。夏普指数综合反映了基金的收益和风险。可以根据夏普指数得出,基金在承担一份风险的同时,能够创造几份收益。所以,夏普指数越高,基金的绩效就越好。

  3、当买完后基金不涨,有什么好的建议?

  大多数投资者买基金天然的喜欢追涨,这是人性使然,追进去基本上心里就默认了基金的业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可持续的、可复制的,可是由于基金的季度业绩排名非常不稳定,可能在当时买的时候该基金表现好,但是买完之后一段时间基金不涨,投资者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是卖掉还是继续持有?以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如果发现同种风格中有业绩更好的,季度排名在前20%的次数更多,收益的稳定更高,风险控制能力更强(波动性、最大回撤角度衡量),此时应该果断卖掉调仓。

  买的基金不涨,如果持有的信心不足,建议等待最新基金季报公布后再做决定。如果最新季报发现基金经理大规模的调仓,而且你不认可这种操作,此时可以卖掉。

  基金的选股不可能每个季度都好,在季度之间会时好时坏;如果你买入的基金,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保持延续且这种风格的投资业绩在过去的市场被证明是优秀的,此时应该逢低买入,等待上涨。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首先:关注表面结果固然重要,但分析背后原因才是关键所在。以基金投资为例,我们在看业绩之外,更要考察一个管理人历史业绩是否可持续,例如关注其背后的投资策略、投研体系、团队稳定性、风控体系以及是否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等等。

  其次:独立思考,不盲目听信权威。就像老话所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幸存者偏差的产生因素之一便是“偏信”。投资过程中想要减少对“幸存者”的盲目听信,南南认为最重要的便是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向失败者学习,汲取经验与教训。幸存者偏差,让我们的关注点停留在金字塔顶的成功者身上,却忽略了成千上万留在塔底的“失败者”。就像马云曾经说过,他创业10年以来最大的心得是,永远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综上所述,年底的基金排名并不能代表什么,基金某一阶段的业绩也只属于当下那个阶段而已,真正要选择一只好的基金,还是要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基金经理个人表现综合判断,建议综合同类排名+最大回撤率+基金经理三大指标来选择基金。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个股分析:苏试试验(300416),苏试试验怎么样?(21.09.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