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再造平安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07

 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周天财经”,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数字化大潮席卷各行各业,不论对不同体量的企业,还是不同领域的市场来说,作答这张考卷都在变得越发迫切。

在相对传统产业出身,却一直保持锐意变革自觉的商业案例中,平安是一个难得的样本,甚至可以说平安是引领潮流的佼佼者。

1988 年成立的平安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发展历程,历经数次战略升级,并且正处在实践数字化战略的新航程中。从业务到组织,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的平安正在变革升级,并且取得了相当明显的阶段成果。

平安样本的「难得」还在于,董事长马明哲同时也是企业创立者,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马明哲一直保持着思考锐度,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

日前,马明哲公开发表署名文章《新数字化之我见》,文中他将对自己在数字化方面的研究、认识,以及数字化对平安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展开论述。

在马明哲看来,「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革命,更是一种认知革命,是人类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革命…数字化将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

是的,数字化是马明哲长期思考的议题,是平安第四个十年的战略重心,也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时代背景。

01   不同以往的数字化浪潮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技术加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年代,对于层出不穷的「新词」、「大词」早已见怪不怪,但是「数字化」不同以往。

数字化,是一个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的时代概念。

和以互联网作为核心的「信息化」不同,数字化要更加深入,其核心在于人工智能技术,是在实体世界的基础上建筑起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字世界,和工业化进程一样,它驱动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发生变革。

事实上,这种变革不但以外卖、移动支付等更容易被人们感知的方式呈现,也在企业界剧烈的发生着。

科技巨头微软的股价一度长期低迷,被市场认为没有把握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直到 2014 年新任 CEO 纳德拉走马上任,结合时代背景与微软的自身禀赋,确立了「云优先」的发展战略,带领微软积极转型。

这不但让微软重启增长,保持在顶级科技企业序列,如今的 Azure 云业务还隐隐显示出超过亚马逊 AWS 的态势。

2014 年之前,华为的一条手机生产线需要近百名工人,而现在从物料上线到最后手机包装完成,整个流程只需要 14 个人,产出也有提升,每 30 秒不到就能产出一部手机,华为工厂的生产效率是数字化智能制造推行前的 6 倍。

平安也同样对数字技术重度投入。平安的自然语言识别技术获得了 5 项全球科技竞赛冠军,其中一项比赛是阅读 1.5 万篇文章后,回答 15 万个问题,平安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准确率评分达到 90.4 分,已经超越了人类平均水平的 86.8 分。而平安已经将该技术广泛应用在业务实际之中,比如 AI 客服、AI 面试官等等。

包括最近欧洲杯激战正酣,尽管这一届欧洲杯仍在采用实体广告牌,但其实通过最新的 DBR 技术,已经能够在实况转播信号中,将转播画面中的广告牌虚拟化,让不同地区的观众看到完全不同的广告内容,实现「千人千面」。

通过DBR技术,不同地区的观众能看到不同的广告内容

借助新技术,不但在数字世界创造出了数十倍的广告位,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广告主的投放精准度,观众也能收获更多的有效信息。

不止是企业,中国的各地政府,近年来也都在通过与平安、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合作,用「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小到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大到疫情中的人流预测、无接触体温检测,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在被数字化彻底改变。

按照马明哲的思考,数字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力量,来自于其「三大颠覆性特征」:

颠覆性的计算能力,颠覆性的认识方法,以及颠覆性的数据基础。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和技术背景下,无论是政府端还是产业界,数字化都是公认的驱动中国经济换挡升级的核心引擎。

不过作为一个正在发生、并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数字化本身的认知,以及数字化的应用水平方差较大。能做到「摸着石头过河」已属难得,更多人是知道远方有光亮,但眼前「两眼一抹黑」。

几年之前,平安集团就提出,在第四个 10 年战略之中,全面数字化战略以及经营是关键工程之一,而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借由「实践、认知、再实践」往复循环,目前,平安已经基本在数字化理论和应用上形成了系统方案。

02   平安的数字化「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

日前,在接受《财经》杂志访问时,西门子新任 CEO 谈到,西门子想要做到将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充分了解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是什么样子」。

西门子每年都在向创新研发投入数十亿欧元,其在德国打造的智能工厂也被视作行业标杆。

是的,认知来自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所服务,马明哲在信中用更为凝练的语言,将数字化与唯物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

经营数据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平安对于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显然也是从一步步的实践升华而来,并不断反哺、指导实践,直至进入目前的战略无人区。

数字化来自于长期的技术研发投入。在最近十年,科技的引领地位提升到了平安的整体战略层面,累计投入超过 500 亿元人民币,并且未来还将加大投入。

目前平安拥有一支近 11 万名科技从业人员、超过 3000 名科学家的人才队伍,并且每年将 1% 的营收用于科技研发,平安所孵化的 11 家科技企业估值总额超过 700 亿美元,其中的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都在各自的业务赛道处在头部地位。

马明哲在 2019 年的元旦致辞中,明确了平安要将「金融 + 科技」定位为核心主业,并且在核心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用科技投入强化「金融 + 生态」的建设。

这份十年战略中所谓「科技」的最重要内涵,就是数字化。

在平安的各个业务生态之中,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平安的 AskBob 智能医生,虽然目前仅针对部分疾病进行辅助诊疗,但在诊断的准度、精度、速度上均已超过三甲医院专科医生。

平安再造平安

AskBob在长城会心血管病综合管理人机大赛的平均分高于医生组

按照马明哲的预期,未来「(AskBob)争取在大多数疾病的诊疗范围与精准度超过 99% 的全科医生,未来推广到缺医少药的偏远国家与地区,有望大幅提升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全人类的平均寿命。」

又比如,平安车险极速理赔通过 AI 技术学习、掌握和识别 6 万种汽车、2400 万种零部件的图片,客户使用平安好车主 App 拍照、上传受损照片,即可 3 分钟自助完成理赔。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末,平安产险家用车客户线上自助理赔案件量达 690 万件,83% 的车险报案不再需要查勘员现场查勘。

数字化是在物理世界的基础上,生成了一片互联互通的汪洋大海。它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让本来没有关系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让原本不可能的成为可能,最终重新构筑起一套万事万物的运作逻辑。

平安的数字化「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尤其体现在其医疗业务之中。

在医疗领域,平安首先是从保险业务积累的医疗资源出发,进而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线上问诊。

而随着平安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入,医疗科技应用更加成熟,平安已经逐渐形成了纵向覆盖患者端、医疗服务端和支付端,横向跨越从健康管理到疾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医疗生态圈,并孵化出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科技独角兽。

平安医疗生态圈这个完整的医疗生态,使得平安现在的医疗资源开始反哺保险主业,保险产品不再不再仅仅是财务补偿,而是从一开始就能享受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形成了生态反哺金融的模式。

推动这一新模式建立的驱动力,就来自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其背后的数字化战略顶层设计。

换言之,平安「金融 + 生态」的战略就是建筑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数据击穿业务之间的壁垒,让生态之间产生协同,反哺金融主业。

对平安而言,数字化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没有由点及面再到整体的数字化,平安的新十年战略也就无从谈起。

归根结底,数字化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即插即用」,而是需要长远的谋篇布局,它包含了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乃至文化价值观的一整套规范,尤其需要自上而下的坚决推动,是毫无疑问的「一把手工程」。

03   「先知 先觉 先行」的平安优势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平安对科技的重视,和其敢闯敢试,在「做中学」的风格,早在企业成立伊始就埋下种子。

在马明哲和袁庚筹办中国平安时,中国保险业处在刚刚恢复的状态,市场上只有人保一家企业,这使得当时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市场需求越发迫切,企业需要有更多的商业保险可供选择。

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是中国金融业第一家引入现代精算体系的企业,是第一家引进寿险营销体制的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金融企业。如今的平安,又可以说成为了最早摸索出系统的数字化方案的综合金融集团。

而据《无止之境》一书记录,早在 1988 那个用键盘打字都是稀缺技能的年代,马明哲就提出要争取给公司的每个人都配一台电脑,同一年,平安总公司电脑室开发出处理保险业务的系统软件,平安的第一张保单就是由电脑出单完成。

等到 2000 年左右,平安还曾推出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 PA18,将一些标准化程度高的险种搬到网上销售,还面向业务员建立了网络社区。

这种「内容社区 + 交易服务」的构建思路,在 20 年前可谓超前,放到现在也完全不过时。

对平安而言,其对科技的重视早已融入企业基因,马明哲对数字化高屋建瓴的思考,也是来自于三十多年来的高强度商业实践。

马明哲用「诚惶诚恐、提心吊胆」形容他担心被数字化时代所淘汰的忐忑心情,而他的这种「危机意识」也注入到了平安的企业肌体,固化在了平安的系统和流程上,形成平安「先知、先觉、先行」的竞争优势。

从 2019 年开始,平安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首家发布年报的险企,发布时间不但早于花旗等国际金融巨头,相较腾讯、阿里等科技公司,平安的年报发布时间也要更快。

平安再造平安

更快公布的年报,显然有助于市场多方对企业进行时效性更强的经营分析,体现了企业对市场、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但更重要的是,年报提速是平安数字化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

这个名为「全面数据化经营」的项目,由马明哲亲自带队,横跨集团的企划、财务和平安科技等多个公司、部门,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路线。

仅是底层的数据仓库,平安就推动各核心子公司梳理出业务、财务端到端共 26000 余流程环节,打通 1419 个断点,构建起横跨销售、运营、风控、财务、人事等前中后数据平台。

在此基础上,平安进一步衍生出集参谋部、指挥部、作战部和后勤部于一体的数据大脑,实现「先知、先觉、先行」的战略目标。而平安能够实现提前三个月,仅耗时 34 天就发布年报,在全球大型金融企业之中排名第一,是这一项目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全面的数字化和系统化,让平安的前瞻不仅仅是领导层的顶层驱动,更是一个机体、体制的前瞻。这种构筑在客观数字上的前瞻性,将成为别人拿不走、学不会的平安优势。

周天财经在此前文章中多次强调,数字化与金融,这两者恰恰是当前时代「流动能力」最强的两股力量,这使得平安的数字化升级又多了一层现实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以平安的主营保险业务为例,从宏观角度看其实是全社会的风险仪表盘,这个仪表盘越灵敏,就越能甄别各行各业的风险点与薄弱环节,数字化让低效率的环节和损耗无处可藏,进而倒逼各行各业的升级改造。这在平安的医疗、汽车等业务生态,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

也就是说,平安先让自己数字化,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两股力量,也将带动其他行业完成数字化,平安科技以及金融壹账通等生态子公司,正是这种能力的外化。

企业是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从根本意义上讲,平安率先实践数字化,并通过多方合作,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这与平安「做多中国」的过程相伴相随。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平安战略,可能很大程度上将依据过往各环节全面数字化所积累的海量数据而制定。而建立在系统上、数据上最客观和准确的认知,才是平安挺进战略无人区、再造新平安的实力和底气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龙湖「降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