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亿家庭户!未来社区将是一个绝佳的“新人口红利”场景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5-24

来看今天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

比起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第六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5.38%。

人口能带来的东西太多,首先就是四十多年来的经济腾飞,其次是越来越宽广的想象空间。

可以确切地说,人口和人群的变化将是所有产业趋势的底色 

很多时候,决定品牌成败的起点逻辑可能不是更新奇的玩法或者不停创新的商业模式,反而是对人性需求的细腻洞察。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从“宏大叙事”走向“婉约细节”,豪放派逐渐向小家庭、小业态、小场景下沉,尝试从大的都市环境里找出社区里的更多小欢喜。 

而这个转变趋势,从宏观角度来说,是有数据支撑的:

●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亿户,家庭户人口为13万人;集体户0.3亿户,集体户人口为1.1亿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 

也就是说,全国14.1亿人口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又一个的单独的“个人”,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组合”。几乎大部分人,无论年龄、社会身份如何,都会有一个家庭内的身份。那么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研究去哪里能更快且更精准地寻找用户时,社区可能是最好的通路。  

在今年,碧桂园服务成为了宇宙第一大物业企业,管理的家庭户超过了400万户。且这些社区的家庭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明显特点:当关联到了家里的某位成员,就约等于关联到了整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基本上可以全面涵盖家庭。

● 家庭规模下降,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迁移。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如果要分析原因,可能与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和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越来越发觉,社区家庭户正在向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变动。在家庭结构和需求逐步被重塑的过程里,没有人能够再“一镜到底”地概括“家庭”这两个字 

● 出生率虽然下降,但整体规模依然很大;儿童与老人占了人口总数的近一半。

这组数据是这样的:(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对于年龄段的划分,很多人都表现得稍微有一点点的疑惑,按照相关的规定,14岁是少儿与青年的分界线,但从现实来说,14岁中学未毕业,可能还不能加入经济发展中流砥柱的大军行列。

根据数据,0~14岁的少儿有近18%,如果再算上大学未毕业还不能完全养活自己的这一部分,这个比例将会更高。而60岁以上人口超过了18%,即使是65岁以上也超过了13%,对比十年前,这个比例有所上升。

很显然,一老一少的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凸显,带给家庭的压力恐怕会长期持续。

但我们都知道,当压力不断上升时,必然要找到一些纾解压力的好办法。对家庭来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掉压在肩膀上的两座大山,让生活回归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本身,恐怕就是生活对每个家庭的最好回馈。

但目前来看,养育孩子上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看护困难以及鸡娃引领的内卷潮流带来的更多焦虑。托育率仅为4%,儿童社交全靠早教班,城市内图书馆不是覆盖率低就是存在感低… 

老人们有相似的焦虑,“关于如何走向死亡”这个议题,是一个交织着硬件设施、软件关怀以及资产、情感、时间等的复杂问题。很多人的常态是低质量地走向终点,而另一群人则是拒绝这种低质量但又找不到良好的出路。

4.94亿家庭户!未来社区将是一个绝佳的“新人口红利”场景 

痛点之所以叫痛点,是因为它是用来被解决的。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亿,4.94亿家庭户,根据去年民政局的统计数据,这4.94亿家庭户里,又分布在全国总计62.8万个社区、村级单位里。

在可以想象到的未来,社区必然是承载痛点的容器以及解决家庭痛点的最前沿阵地。当我们越来越关注“人”时,一切服务与商业行为向社区的下沉,将在我们所谓人口红利末期的这个时代,在社区场景找到绝佳的新人口红利期。

编者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日新网Pro”作者“徐嘉树”,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碧桂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京东第一季度保持强劲增长背后,中国消费依旧具备深厚潜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