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个指标选到更优秀的“固收+”基金?基金“跌跌不休”太难受,卖掉or继续持有?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11-24

如何用一个指标选到更优秀的“固收+”基金?

  近两年,“固收+”产品被机构重视,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颁布,即“刚兑”这个词成为历史,加之全球货币大宽松,利率持续走低。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资管转型中遇到了“资产荒”。

  在这种情况下,“固收+”就应运而生了。

  “固收+”是以固定收益资产为基础,适度通过高风险资产的布局增加收益弹性空间。通俗的说,就像一杯原味奶茶,加了一些珍珠、椰果、布丁后,更好喝。

  虽然固收+优势显著,但数据统计中发现截至今年上半年:11%的产品上半年收益超5%;同时也有11%的是负收益;上半年的收益率最高和最低相差近30%。

  业绩分化态势明显,究其原因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股票仓位高低、债券底仓是否“踩雷”、公司投研实力等。这也给投资者提了一个醒:固收+并不是稳赚不赔的,也并非所有基金都很稳健。所以选择一只优秀的固收+基金尤为重要。

  那怎么挑到既能涨又能控制回撤的固收+基金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且核心的挑选指标:卡玛比率。

  什么是卡玛比率?

  卡玛比率,英文名是Calmar ratio,描述的是基金收益与最大回撤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叫做“单位回撤收益率”。它的计算方法是:

  卡玛比率=区间年化收益率/区间最大回撤

  从公式中就能看出,卡玛比率衡量的是,在购买基金时投资者承受每单位回撤能够得到的收益率水平。卡玛比率越高,说明这只基金在承受单位损失时所获得的回报也就越高。

  来举个例子,基金A、基金B的年化收益分别为50%和25%,看起来基金A的收益是基金B的两倍,但两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分别为-50%和-10%,通过刚刚的公式,计算可以得出,基金A的卡玛比率是1,基金B的卡玛比率则是2.5。

  对于投资者来说,虽然基金A的投资回报更高,但是中途承担的风险也更高,尤其是在市场震荡波动时,持有人需要承担很大的亏损风险以及心理煎熬才能获得这50%的收益;而基金B的回报虽然低一些,但是期间波动更小,持有体验会更好,更容易做到拿得久、拿得稳。

  由于卡玛比率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因此很多投资软件和第三方平台都还没有直接统计这个指标。但卡玛比率的计算公式也比较简单,大家可以先查询年化收益率和历史最大回撤这两个指标,再通过刚刚介绍过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果。

  卡玛比率和夏普比率有哪些不同?

  卡玛比率和夏普 都是用来衡量基金风险的指标。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并不是恒定的,不同产品在面对相同风险的时候,收益表现也不尽相同。

  夏普比率=(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投资组合标准差。

  在夏普比率的公式中,用标准差来衡量投资基金所承担的风险,用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来代表超额收益。

  夏普比率表示的就是,投资者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几分收益。比如说,一只基金的夏普比率为2,则表示投资者每承担1份风险,预计将换来2份回报。

  而卡玛比率则是用历史最大回撤来衡量风险,用年化收益来衡量基金的收益情况。相比标准差,最大回撤能更准确地衡量基金历史风险情况,同时也能衡量出基金经理控制回撤的能力。

  为什么卡玛比率更适合筛选“固收+”基金?

  在挑选“固收+”产品时,卡玛比率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更有效的指标。这是因为“固收+”产品本身讲究的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更高回报,相比“跑得快”,“固收+”更强调“走得稳”,这也与卡玛比率的本质不谋而合。业内通常认为,卡玛比率不低于2的“固收+”产品,往往能体现出相对平稳的风险收益比,同时也有望获取一定的超额回报。

  但是,卡玛比率也是众多衡量指标中的一个,大家在选择基金时还是要多方面考虑,在其它指标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卡玛比率更高的基金。

  卡玛比率其实也告诉我们了一个投资真理:长期来看,只会一味进攻却不关注回撤的基金并不能带来稳定的回报。很多时候,投资就像是苦行僧的修炼,那些真正优秀的基金,往往是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才成为最终的“长跑冠军”。

基金“跌跌不休”太难受 卖掉or继续持有?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某某基金近期下跌很多,要不要卖出?”

  这两个问题都是小编日常最常被问到的问题,而它们更多是同一硬币的两面。手中的基金业绩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和应对,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一话题。

  01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板块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今年以来跌幅居前的板块都有哪些。

  可以看到,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两个行业今年以来的跌幅都超了18%,传媒、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的跌幅也都超过了10%,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只有1.29%。

如何用一个指标选到更优秀的“固收+”基金?基金“跌跌不休”太难受,卖掉or继续持有?

  (数据来源:choice,今年以来截至 2021年7月21日的数据,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所以相对应的,主要配置这些板块的产品,像是一些金融地产主题基金,或是一些消费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可能就会相对偏弱一些。

  02针对跌幅较大的基金要如何处理

  那么针对这些基金,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板块风口是不断轮动的,今年以来表现偏弱的非银金融、家电等,后续也可能会再次成为上涨的板块。

  而针对主要配置这些板块、短期表现偏弱的基金,我们要不要赎回、应该怎样处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来思考:

  1、分析基金配置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

  这一步,是去看板块近期的调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是短期的因素还是行业的盈利逻辑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如果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景气度没有发生核心变化,那么调整可能是因为短期的消息扰动,或者行业处于产业周期的低估区间。

  这种情况,小编认为不用过于焦虑,持有观望或者稍微降低一点仓位减小波动都可以。

  如果你买的是景气度高的朝阳行业,还是那句话,不盲目追高,也不轻易离场。

  2、分析当初配置基金的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当初配置某个消费类基金,是因为看好消费板块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空间,并且也决定了这笔投资是要长期布局,那现在产品的策略没有改变,行业在长期仍然看好,那就可以给予基金一定的耐心。

  当然,如果说产品的主要配置或者策略,已经与我们当初配置的逻辑发生了偏差,那可能就要考虑调出该基金了。

  3、结合自身仓位情况考虑

  分析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配置逻辑后,我们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仓位情况做决策。

  如果说该基金配置的方向,目前的仓位已经比较高,那么近期的调整就可能会对整体组合带来较大的波动,如果您有降低波动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减持。

  但如果目前仓位并不高,那么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为的是让个人账户能够均衡配置多类资产。

  4、应对策略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能有些朋友会想,“那我不卖了,但也不想等回本等太久,那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需求,小编的看法是,回调其实也是积累相对低价筹码的时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加仓方式,比如定投或者逢低买入,争取在对应板块相对低点时做布局。

  有意识地去降低持仓成本,会比原地等待更容易回本。

  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先跌后涨的市场里,定投正是一种缩短回本时间的有效方法。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又一小米生态链企业冲刺IPO,素士科技“让步”毛利率却仍忧心行业竞争,研发仅为广告费的三分之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