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拆除这三座大山,大家才会踊跃生三孩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01

生三孩是高净值人群的福利,对于普通人,意义和作用都不大,因为没有经济实力。 

这一代的年轻人都不傻,他们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们很多人选择丁克、不婚、不生。 

无论是996,还是躺平,本质都是无力挣扎,也无力生娃。 

已经不止一个人和我吐槽说后悔生二孩,确实压力太大。 

最惨的是一位熟人的二孩出生后,因为家里没人带孩子,他的老婆工资低一些,只好主动辞职在家专职带娃,如今他的工资因为各种原因也在逐月下降,偏偏老人又生病了,每一个地方都要花钱。熟人说很后悔生了老二,每天晚上都梦到不多的一点存款在减少,经常从梦中惊醒,醒来一身汗,感觉很茫然。作为一个87后,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5月31日有重要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政策是个好政策,我就是觉得有实力响应的人恐怕不多。 

是的,生三孩要讲实力,这个实力不是指生育的实力,而是指钱包的实力。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现在在年轻人中流行什么呢?躺平。 

尽早拆除这三座大山,大家才会踊跃生三孩

他们为什么要躺平呢?还不是因为穷。如果努力工作在大城市也买不起房子,当然可以租。可是租来的房子,孩子上学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麻烦,比如被统筹到比较弱的学校,在各个方面受到各种显性或者隐形的歧视。 

喊了多年的“租售同权”没来,结果房价大涨了一波。 

我有一个亲戚的小孩,95后,在某牛逼城市的某上市公司做底层员工,月入万把块,一年攒的钱也买不起该城市的一平方,开始脱发,我看了都心疼。 

尽早拆除这三座大山,大家才会踊跃生三孩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生育率的下跌和房价的高涨其实是负相关的,房价一路涨,生育一路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我相信政策会刺激一波生育的小高峰,因为中国的绝对人口数量大,富人、高净值人群的绝对数量不小,等他们生完三孩之后呢?生育率会怎么样?呵呵,放开生二孩的政策之后,生育率曾迅速上扬,然后一路下跌,跌到如今每年的新生儿出生数量快跌破1000万了。 

放开政策生三孩之后的生育率也会是类似的曲线图,跑不掉,而且会掉得更快,因为边际效应在递减。 

生三孩是高净值人群的福利,对于普通人,意义和作用都不大,因为没有经济实力。 

尽快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

我看到新闻说“要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这个很复杂。 

要想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的引导,其实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个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会听你的引导呢? 

消息一出,绝大多数网友在某新闻机构的“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的网络调查中,毫不犹豫选择了“完全不考虑”。 

比较靠谱的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如何降低?当务之急不就是要实现公立资源的完全公平化,彻底干掉学区房吗? 

有些地方正在这么干,说实话,动作不够快,更多地方根本没动静,就指望继续抬高学区房的房价好去卖地。年轻人买不起房,现在很多人“掏光六个钱包”也无法买得起工作地的房子,只能放弃结婚生孩子,选择躺平已经是最无害的方式,还想如何? 

相当多的年轻人工作在大城市,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无法获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但是资源高度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包括工作机会,他们能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一个买不起房,落不了户的年轻人,就算回老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有兴趣参与“造人计划”? 

难道生个孩子出来一直靠交高额赞助费去读公立学校吗? 

年轻人真的太难了。 

学业压力过大影响生育愿望

有些人一说到培训班就咬牙切齿,没错,我支持处理它们的任何违规问题。 

不过,就算所有的培训班都关门了,内卷问题就解决了吗?往上看,高考的录取还是看分数,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清楚必须靠分数的过度竞争来获得一个以后相对体面的打工文凭。

那么,这个录取制度有没有改进的空间?我只讲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工作搭档生了二孩,她的所有朋友都劝她一定要在老大上小学之前把二孩生下来,为什么?因为小学作业的辅导让人生无可恋,让人容易心脏病暴毙。多少家庭在晚饭之后将迎来老母亲鸡娃的高电流冲击,那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冲击,足以让老母亲丧失再生一个的兴趣。 

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年轻人的生育愿望。 

谁会愿意生一个孩子下来就承受高压力的学习环境呢?没错,孩子要努力学习,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十几年的学习就是在极度内卷,不断证明自己是个笨蛋,不断想办法在刷题和应试教育上干掉自己的同学,这样的赛道真的没有任何问题? 

这一代的年轻人都不傻,他们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们很多人选择丁克、不婚、不生。 

躺平背后是苦涩泪水

众所周知,教育、住房和医疗是三座大山。在南方某重要城市,市民非常有钱,但是医疗资源很一般,市民生个稍微大一点的病就要去省城。在东南某副省级城市也是如此,GDP一路高涨,但是市民生病了就往上海跑。 

为什么会这样?这两个城市都不差钱啊?某些城市长期以来对医疗资源重视不够,导致市民生孩子住在走廊上不是新闻,这样的资源配置,谁敢生孩子?难道还生在走廊上?年轻人能怎么办呢? 

所以,年轻人们很理性: 

有能力的选择进大厂,接受996的折磨,尽量找机会摸鱼,能混一天是一天,能搏一个月是一个月,毕竟买车买房都要钱。 

没能力的选择吃方便面火腿肠打游戏,直接躺给你看。 

他们还能怎么办? 

无论是996,还是躺平,本质都是无力挣扎,也无力生娃。 

而且每个年轻人的躺平背后都是苦涩的泪水和无尽的心酸。 

尽早拆除这三座大山,大家才会踊跃生三孩

遥想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面感叹道:“……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任公若在世,看到少年们如今纷纷躺平,不知会作何感想? 

我们真的是站在一个拐点上,对城市建设也好,更宏观层面的建设也好,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深入思考,而且必须是系统性的思考和制度建设、利益割舍。 

青年有奔头,国家才有希望,要想年轻人多生娃,必须做到: 

继续走市场经济道路,给民营经济更大空间,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严格保护劳动者权益,尤其是严格保护女性的工作权益。 

对房地产调控保持高压,推进房地产税试点、立法、落地,五年内完成最好,同时加快建设足够的廉租房、安居房。 

教育领域,坚决干掉学区房,实现公立学校资源的公平分配。 

养老方面,破掉退休收入的双轨制,越快越好。 

把某些门槛尽量拆掉,把福利升起来,把压力降下去,年轻人轻松愉快起来,说不定愿意生个一孩二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抱朴财经 ”,作者:今纶,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机器学习框架从开源走向融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