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掌舵者退休,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贝壳号 | 发布于2022-03-22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首席商业评论”,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海信掌舵者退休,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01 周厚健退休

3月12日,市南区东海西路的海信大厦里,在每月例行的讲评会上,周厚健在会前宣布了两个重磅决定:第一,自己将辞去海信集团董事长职务,正式退休,第二,是宣布接班人,林澜接任董事长,后者过去一直负责海信的海外增长业务,是得力的副手。

海信集团在对外的媒体报道中,用了这样一段话描述,“没有鲜花没有红毯,没有标语横幅和隆重的大会,只有依依惜别的同事情谊和长时间的致敬掌声。”

海信有“人在股在、人退股退”的规定,也就是说,周厚健退休后不再持有海信集团股份,也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周厚健在海信任职40年,在这位掌舵者的管理下,海信的规模不容小觑,海信集团目前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等上市公司,旗下也有海信、东芝电视、gorenje、科龙等多个品牌。

不过一直以来,由于周厚健较为低调,这也使得其相比格力董明珠、海尔张瑞敏、美的何享健,知名度低一些。

近年来,不少家电巨头的掌舵者,都在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2012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仅任美的集团控股股东美的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何剑锋进入美的集团董事会;

2021年11月,海尔集团张瑞敏宣布退休,表示“辞去所有一线职务,退居二线,照常参加集团例会,将来会议以听为主”,且未明确是否持有海尔股份。

改革开放已经40年,正好是很多第一代民族企业的企业家逐步退休或退居二线的时间点,也是接班人登上舞台开启新序幕的阶段。

02 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1957年,周厚健出生在烟台牟平,19岁时到当时的崂山县插队,恢复高考后,1978年以青岛市数理化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电视机厂。

1982年,青岛电视机厂从广西路搬迁至江西路,厂里来了个罕见的大学生。

作为那个年代少有的人才,周厚健凭借刻苦努力,从底层做起,当时厂里的技术、财务、人事、生产等,周厚健都接触过,周厚健还喜欢手工组装,他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自己组装的,一路成了厂里的设计骨干,为厂做出不少贡献。

海信掌舵者退休,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八十年代的青岛电视机厂组装车间

1992年,周厚健35岁这一年,正式出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也就是海信的前身。

他从员工走过来,深知什么最能刺激员工能动性,于是上任后,先是在研发队伍中破除“大锅饭”,采取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另一方面,还会大幅提高技术人员工资,慢慢形成了“人才特区”制度。

1993年《商标法》颁布,彼时各大厂商也在探索正规化转型,改名是第一步,青岛电视机厂在全体员工中发起征名,最终选取了某个工程师的提议,“青岛牌”正式更名为“海信”。

改名有重新出发之意,海信从工厂变成了企业,周厚健也从厂长变成了董事长,他借着改名机会,大举引进现代企业经营体制、树立企业形象,将海信一步步推向大企业之列。

海信能有今天,周厚健功不可没,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海信击败国际巨头泰科、西门子,成功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项目,巅峰时期,海信又做出了不少被外资垄断领域的创新技术,成为家电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海信一步步发展壮大,时年43岁的周厚健,则有了新的目标:他不再将目光仅仅聚焦生产电视机,而是多元化发力。

周厚健确定了两条路,也是家电企业最常见的两条路:一是自研发维持内部运转,二是多元收购保持向外扩张。

研发上,海信先是布局芯片研发领域,芯片是众所周知的“难搞”领域,多年不计成本的付出,可能到最后昙花一现,也可能希望渺茫。

然而海信还是率先入局,而且早于同样进军芯片的格力、美的好几年,在2005年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结束了“无中国芯”的历史,根据海信的规划,海信芯片产业板块3年后产值将突破百亿,2025年实现163亿元的目标。

海信掌舵者退休,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此外,海信为了摆脱零件上对外企依赖的窘境,还试图在平板电视上游产业链进行突破,2007年9月,中国第一条电视液晶模组线在海信投产。

在收购上,海信也开启了大幅扩张之路。2005年,海信对科龙集团进行了托管,并完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企业购并,海信拥有了“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三个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海信不满足于此,还在2015年起密集展开了海外生意收购,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2018年重组日本东芝映像公司;

2021年5月31日,海信家电以1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正式收购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75%股份,三电控股是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是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

有媒体统计,这些年来,除了家电赛道以外,海信相继布局了智慧家居系统、移动通信、芯片、智能交通、地产、新能源汽车、医疗等领域,只要跟电子产品有关的领域,就有海信的身影。

对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周厚健的比喻是都是主业,没有副业 ,“如果我们列为副业的话,人家当主业都不一定做好,你当副业能做好吗?也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死掉。我个人认为,企业没有副业,只有主业。”

03 未来的海信,走向何方?

如今,海信集团拥有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3家上市公司版图。

根据海信公布了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总营收达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海外收入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在家电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当下,增速较为亮眼。

但海信不是没有隐忧。

但从营收基本盘看,海信家电既不如海尔,更不如美的,海尔上半年实现收入3327亿元,美的上半年营收2629亿元,在家电的市占率上,也远不如对手美的、海尔。海信在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上,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竞争力优势。

国内的存在感不强,海信把希望寄托在海外,周厚健曾表示,海信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在B2B产业出海,预计海外收入最快在3年时间内超过国内。

但从现实来看也不容乐观。在海外布局方面,海信没有与对手拉开距离,据海信在开放日官方透露,海外收入占比达到42%,至于对手,2021年上半年,海尔的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美的海外营收占比为42.55%。

在营销上,海信撒出的钱也不少,为了扩大影响力,海信这些年没少赞助世界各大知名赛事,海信家电2020年年报显示,海信的销售费用高达68.91亿元,也是其利润承压部分之一。

海信掌舵者退休,周厚健的传奇人生

从今年年初开始,海信家电的股价一路下跌,如今海信的股价在11元左右,距离今年1月份的17元高点已大跌35%。

正如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曾在高层对话中坦承,海信的市值管理“的确做的不是太好”。市场是否真的低估了海信?海信的未来会如何?恐怕就要接班人林澜给我们答案了。

海信未来的领军人物,林澜,据悉出生于1958年,今年也已64岁高龄,曾任西门子咨询公司动力系统软件开发部经理,GE 动力系统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2002年还加入同样是技术狂人的顾雏军旗下的科龙电器,2006年加入海信,一直负责海信的国际化业务,推动海信的全球化布局。

总之,如何在新时代,保持住这家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海信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海信,喜忧参半》,BT财经;

《65岁的周厚健,把海信交给了64岁的接班人》,中国企业家;

《周厚健的抉择时刻》21世纪经济报道,李清宇;

《2021年海信海外收入首破700亿元 总裁贾少谦详解逆势增长原因》经济观察报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新一代玻璃大王李贤义:从白手起家到身价510亿,超曹德旺2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