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量价齐升的茅台

脱水研报 | 发布于2021-06-17

一般来说,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供给减少,价格增高。然而,茅台好像违背了需求定律,因为它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也能增加。我们都知道,茅台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产量稀少。那么问题来了,它的产量为什么可以提升了呢?又为什么能够违背需求定律呢?

一、“量”之催化剂:“量升”通道打开

茅台酒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以及紧跟市场趋势的战略调整能力,并不存在需求不足的情况。茅台酒酿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兼具不可复制性与稀缺性,因此,产量便成为了其销量的关键制约因素。上市之后,茅台便踏上了扩产之路。扩产项目将于2020年完工,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先生表示在扩建工程竣工后,茅台酒的实际产能将扩大至5.6万吨。

二、“价”之催化剂:提价空间仍在,直营提升+产品结构升级间接提价

(1)渠道利润较高,需求预期上升,提价空间仍在

茅台渠道利润率高,受益于高端白酒行业发展,强大的品牌力自然拉升销售,预期未来需求仍将上升,供给偏紧格局有望持续,提价空间仍在。公司于2017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起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近年来茅台酒批价呈上涨趋势,自行业深度调整、高端酒复苏后,2019年茅台酒一批价从1750元/瓶左右一路上升到2450元/瓶左右,期间经历多次放量压力测试,批价仍保持坚挺,反应了茅台酒供不应求的现状。春节旺季集中投放7500吨左右,节前普飞批价仍稳定在2400元/瓶左右,渠道利润率达到147.68%,处于高位,更是远远超出普五,茅台具备较强的提价能力。

在消费升级,高消费能力人群扩容的背景下,高端酒的有效需求将持续上升,茅台酒强大的品牌拉力,优质并稀缺的产品特性以及增值、投资、收藏等属性将提高其市场需求。与此同时,目前较高的渠道利润率也为茅台提供了提价的空间。

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量价齐升的茅台

(2)直营稳健扩张,提高盈利能力

由于直销吨价高于经销吨价,毛利率较高,发展直营渠道不仅意味着公司整体渠道体系的改善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还将加强公司渠道管理以及稳价控价能力。近年来,茅台开始重视直销渠道的开拓,2020年,公司再次强调“扁平化”思路,预计大幅提高自营规模。

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量价齐升的茅台

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陆续清理茅台酒经销商500多家,旨在稳定白酒市场价格,建设健康的渠道系统。此次经销商清理共收回茅台酒配额约6000吨,预计将通过直营渠道投入市场。

(3)产品结构升级,完成间接提价

由于茅台酒产销量受限制,价格平稳,公司开发包括年份酒、生肖酒以及定制酒等多款非标产品来推动产品矩阵的结构性升级,提升盈利能力。因为相比于普通茅台酒,非标酒的出厂价及零售价都较高,所以非标酒的占比提高将拉动茅台酒整体吨价。此外,系列酒也借鉴茅台酒的成功经验,布局包括茅台王子酒等非标系列酒产品。产品结构向上升级对均价的拉动效应明显。非标酒的推出不仅可以提高公司产品矩阵的盈利能力,还可以帮助公司夯实高端定位,提升投资收藏价值,也为标准酒提供了一定的价格支撑,保留了一定的提价空间。

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量价齐升的茅台

三、“茅台酒+系列酒”双轮驱动,系列酒规模破百亿未来可期

2014年,公司成立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公司,将系列酒和茅台酒分开管理。在2015年下半年,时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先生提出茅台不能靠一条腿走路,要支持茅台酱香系列酒做大做强,这也是茅台发力打造双轮驱动”战略格局的开始。2016年,公司实施“133”战略,即打造1个世界级品牌“贵州茅台”,3个全国核心品牌“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赖茅”,3个区域性强势品牌“汉酱+贵州大曲+仁酒”,发力推广酱香系列酒。在“133”品牌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做大单品、做大规模”路线,系列酒依托公司政策(允许三年政策性亏损等)的大力支持,通过茅台酒搭售拉动,营销网络与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形成以茅台王子酒为核心的“1+N”大单品群。

总结一下:“量价齐升”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营收的增加、毛利率的增加;再深挖下去,就是净利润的增加,也就是股东财富的增加。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巴菲特口中的优秀护城河——贵州茅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