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2-10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近几天,一则中国五矿、中铝公司和赣州稀土集团的稀土资产将战略重组成为中国稀土集团的消息广为流传。

超级稀土巨头即将诞生,股市最先做出了反应。7日,A股的中国铝业601600)开盘不久后就涨停,港股的中国稀土(00769.HK)最高涨幅达到18%。但港股的这家公司可不是即将组建完成的中国稀土集团,这个涨,算是蹭上热度了。

但是这次重组影响的可不仅是资本市场,还会改变中国甚至是世界稀土产业的发展格局。庙堂通过进一步整合,加强对稀土供给侧的控制,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重组的背后,是中国稀土产业几十年的曲折变迁史,还有中国与美日欧在稀土产业上旷日持久的较量。

这一切要从上个世纪60年说起。

01

稀土产业野蛮生长的那些年

1

//被技术封锁,我国稀土只能贱卖

稀土是自然界中十七种17 种镧系和其他相似的元素氧化物的总称,轻、重稀土包含了不同的化学元素按照可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图片来自未来智库

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为美国的芒廷帕斯,最大的稀土加工厂商为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

这些西方国家将稀土加工技术视作核弹技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当时的中国是不具备稀土提纯分离技术的。

无法提纯分离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图片来自华安证券研究所

稀土原矿经过提纯分离才可得到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这些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等功能材料的上游原料。

没有提纯分离技术的中国,无法向稀土产业链的下游延伸。

当时的中国,为了换取外汇,只能贱卖稀土原矿。

西方国家的目的也达到了,就是通过技术封锁,从中国获取源源不断的廉价稀土原矿。

而稀土元素对于军工产品的制造又不可或缺,中国没有可使用的稀土成品,很多军工项目也不得不停产。

2

//技术领先,稀土再次卖出“土”的价格

70年代,“稀土之父”徐光宪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他研发出了稀土串级萃取技术,把镨钕分离的纯度提高到99.9%。

从此,中国脱离了在稀土方面受制于西方国家的局面,稀土加工技术从落后变成世界领先。

先进的技术不一定只带来好处。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学家普遍没有专利保护意识,稀土技术被无偿提供给国营企业使用。

经过了时代变迁,改革开放时代到来,市场上涌现出大批民营企业,技术也随着国营企业技术人员的跳槽流向这些民营企业。

大批企业拥有了稀土分离加工能力,从此我国拥有了巨大的稀土分离产能。

80年代初,我国单一高纯稀土的产量还仅有20吨;

到了90年代,就达到了万吨级别;

2000年以后,最高一度达到12万吨。

我国成为了稀土生产大国,巨大的产能开始向海外输出。

而1985年到1998年之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稀土的过度出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争抢出口份额,民营企业打起了价格战,稀土再次被当成“土”贱卖。

2000年以后,稀土价格已经跌到1990年的1/4。

稀土开采和生产会污染环境,既然从中国能够买到白菜价的稀土,国外就不想自己生产了。

美国2002年选择直接关掉了本国的最大的芒廷帕斯矿,大批量购进中国稀土作为战略储备。

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不消耗本国的资源储量,低价进口中国稀土。

无节制的开采和出口,我国的稀土资源以极低的价格流向海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珍贵资源如此流失让人十分痛心。

除了资源流失,我国还付出了沉痛的环境污染代价。

据官方统计,2011年,赣州一地因为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为380亿元,但整个江西省稀土企业的利润仅为64亿元。

从上个世界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的稀土产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产能迅速扩大,但产业政策和监管严重缺失,行业乱象丛生;

从被技术封锁到技术领先,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议价权却没有提高。

02

行业乱象丛生

我国对稀土出了几次“重拳”

1998年,我国终于第一次针对稀土出口乱象做出了相应措施,那就是出口配额制度。

但是出口配额制度仅仅限制出口量,不限制开采和生产量,对稀土产业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正面影响。

因为稀土产业内,还存在着两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那就是盗采稀土和走私稀土。并且这两种现象,到现在都没有杜绝。

因此,出口配额制度出台后,稀土的价格也依然没有大的增长。甚至2001年,世界市场上的稀土需求下降,稀土价格还出现了回落。

2006年,我国再次出手,国土资源部开始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许可证,开始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

控制很快有了效果,2007年,稀土矿产品产量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比2006年分别减少8.8%和19.8%。

此后几年,我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整治“稀土贱卖”的决心可见一斑。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

经过一番整治,我国稀土的无序开采局面终于有所改善。2010年,我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大幅缩减为8.92万吨。

03

败诉稀土案,行业整合加速

1

//稀土案败诉,取消出口配额制度

2010年,日本巡逻船冲撞中国渔船并强行扣押渔船船长,中国当即关停了向日本出口稀土的通道,引发稀土价格大涨。

这对稀土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的美日欧来说,无疑卡住了他们的喉咙。

后面就是众所周知的WTO美国诉中国稀土案。

稀土案以我国败诉告终。2014年,我国按照WTO的判决将实行16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就此取消。中国重回不限稀土出口量的年代。

那中国会因此逐渐失去在稀土产业的上游优势呢?

现在回过头看这件事情的后续,当然是没有的。

2

//六大稀土集团整合

稀土案败诉后不久,也就是2015年,中国第一次整合稀土行业格局,稀土的开采和生产限定由这六大集团进行。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图片来自虎犇数据

出口量无法限制,中国就从稀土产能和价格方面加强控制。

3

//加大稀土进口量

同时,在控制国内稀土的开采量的同时,中国还加大了稀土的进口量。

2018年-2020年,中国从缅甸、马来西亚等国每年都进口4万吨以上的稀土氧化物,成为了世界稀土进口大国。

虽然“稀土案”败诉让中国无法限制出口量,但是净出口量却大大减少。

稀土案败诉,反而促使我国的行业整合进程加速了。

04

中国稀土的国际优势

中国稀土产业虽然多年野蛮生长,但却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了先进的分离技术和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很多国家买了原矿都要送到中国来进行分离加工。

那么其他国家的稀土产业发展成什么样了呢?

先说美国,目前唯一的稀土矿来源就是芒廷帕斯。

这家企业前面提到过,2002年被美国关停,2017年被中国的盛和资源600392)收购。

目前芒廷帕斯是美国唯一的稀土来源,但运营却控制在中国企业手里。

顺便补充一下,这家盛和资源还收购了越南稀土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格陵兰矿物能源公司股份。

澳洲在2009年稀土涨价后,就重启了开采计划。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了一个稀土提炼长,但是由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产能很小并且无法增产。

日本在深海发现了稀土矿,但受限于深海开采技术,项目暂时没什么进展。

目前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上游供给,中国占据了主导位置。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这里顺便说一下,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国外的稀土运输到中国来,是因为环保问题。

但是,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全面。

在中国研发出了现金的分离技术以前,其他国家也是自己开采和加工的。

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多年以来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本国的稀土产业发展停滞。稀土生产技术落后于中国,短时间内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截至2018年8月,中国积累的稀土专利申请量已经比美国多出2.3万余件;

中国的申请速度在加快——2011年到2018年增加了250%;

稀土专利数量占全世界30%。

05

高度集中行业格局即将形成

自从2014年,中国在“稀土案”中败诉失利后,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一系列举措结合起来分析,似乎是一套完整的组合拳。

首先,2015年第一次稀土行业整合,将开采和生产权限定给六大集团,加强了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

其次,加大稀土进口量,中和取消出口配额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稀土储备量。

第三,中方企业控制了美国最大的稀土来源,美国在稀土供应方面已经彻底受制于中国。

这次三大稀土集团的重组,就是这套组合拳的收尾动作。

三大集团合并后,根据2021年第一批开采量指标,合并后开采的轻稀土占总开采量的39.14%,重稀土占总开采量的67.94%。

中国稀土︱稀土航母启航,定价权握稳了么?

图片来自华安证券研究所

未来开采量指标也许会进一步调整,轻稀土开采量指标进一步向北方稀土倾斜,重稀土开采量指标向合并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倾斜,形成稀土供给高度集中的“北轻南重”格局。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上的议价权会大大提高。

也许,稀土被贱卖成“土”的日子真的要彻底成为历史了。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要注意,成分股大调整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