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的“一”战略是什么?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0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2016年,张一鸣把头条视频独立出来,对标YouTube;上线抖音,对标Musical.ly;上线火山,对标快手,三管齐下,砸上巨资。然而三个产品前九个月的数据都非常糟糕,在这个连腾讯都会犹豫的时刻,张一鸣为什么力排众议,选择坚持下去?

近两年,张一鸣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用于招聘,据说他比李彦宏还了解百度,每周他都要面试大量来自百度的工程师,百度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谁和谁在闹情绪,最近来了一个什么的主管,他都清楚。既然很多人才都出自百度,那么为什么百度没做出来今日头条和抖音呢?

2017年,Musical.ly的创始人心甘情愿地把公司卖给了张一鸣,然后在张一鸣身边做了6个月的贴身助理。他说在这里待了4年,就像上了4年商学院。当时还有两家大公司在谈收购,一是Facebook,二是快手,张一鸣是凭借什么征服了Musical.ly的创始人?

从昨天到今天的“2021李善友年中大课”中,教授整整提到了“认知”这个词211次。这是否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我们能否从这里找到正确答案?是否有正确答案?

善友教授说:“今年是我第8年讲大课,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再做一个讲者,而是用最真诚的少年态回报大家。不再追求讲出真理,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讲出真理。我甚至不再追求我讲的一定是对的,大家一定赞同或者一定喜欢我分享的内容。

“我能保证的只有一条,我愿意临在当下,用最真诚的状态流淌出此时此刻最鲜活的情绪、思想和感情。”

以下是“2021李善友年中大课”的万字笔记:

·认知和创新是什么关系?

·如何通过认知升级带动创新?

·什么是“一”战略?

·什么是今日头条的“一”战略?

·为什么张一鸣一定要跳出字节跳动

请开启阅读,“就像早晨你到菜园里采一颗草莓,也许你采到的草莓不是最红、最饱满的,但是你采到的草莓一定是带着露珠的、鲜活的”。

授课老师 | 李善友 混沌学园创办人

*本文根据混沌学园2021李善友年中大课内容整理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学园(ID:hundun-university)原文标题:《李善友:张一鸣为什么总有远超他人的认知?》

认知和创新是什么关系?

今天,各行各业的增长都遇到了瓶颈,甚至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增长。这是更加艰难的突破之战,这场战役的哨声,无比尖锐 

这个时候,仅仅是提升效率式的增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对商业成功的诉求。

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无论你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带不来一辆火车。

再形象不过的一句话,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指数级的增长。

按照熊彼特的理论,穿越第一曲线,进入第二曲线,称之为创新。

很多人把第一曲线定义为传统业务,然后把第二曲线定义为创新。但其实创新是个“ing”的过程,仅指突破第一曲线,迈向第二曲线的转换过程。

转换可以指宏观上的新旧产能之间转换,也可以指企业里新旧产品的转换。

当我们向第二曲线转换时,两条曲线之间会有一段艰难期,一条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几乎是人类正常思维难以跃迁过去的。所有人都知道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能够产生十倍速式的增加,但是想跨越过去,唯有创新。

有且仅有一类人能够实现创新,就是创业家。所以不仅是熊彼特,今天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赞扬、期待创业家精神。这是一个代表着稀缺性的名词,社会只奖赏给极少数者。

用内外圈的模型来表示创新同样直观:第一曲线代表内圈,第二曲线代表外圈,创新就是穿越内圈,到达更加广阔的外圈的过程。

那么,圈的边界由什么决定?创新的对象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事情的边界无非就是由事情本身决定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事情的边界是由我们对它的主观认知决定的。

“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主观感知模型和主观逻辑模型。”——王东岳

大家从外部获取信息最多的器官是眼睛,所以有一句话叫眼见为实。

但是眼见真的就是事实吗?比如,我们眼见的第一特征是颜色,但颜色真的存在吗?

光射在树叶上,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传递信号给脑神经。而我们把它识别为绿色的原因是,我们大脑里有很多颜色的模型,我们觉得这个模型跟大脑中绿色的模型很一致,于是把它解读为绿色。

然而可见光只占所有波长的光的极小部分,我们没有看到全部事实。而且光本来是能量,具有波长,视觉把光的波长扭曲为颜色。所以颜色根本不是客观事实,只是我们的主观思维模型。

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听觉、味觉……所以我们感知到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它本来的样貌。我们的感官有着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根本没有办法确认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只是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模型,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世界。

有人可能会质疑,难道科学理论也是主观模型吗?

科学领域同样如此。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主观认知模型,它已经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给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只是一个模型而已,弦理论已经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即使是弦理论,或者再硬核的物理学知识,也都不过是对世界的主观认知模型。

所以,我们在研究世界的时候,本质上是在为世界建立模型。正如《复杂》一书中提到的,在科学中,模型是对实在的简化表示。科学家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为自然建模。

而所谓科学的进步,就是后来的模型能够涵盖和解释的信息与此前的模型相比,有指数级的提升,模拟自然的效率更高。

既然一切知识都是我们的主观认知,那么事物的边界也就取决于我们的认知边界,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句话是完全成立的:

 “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一个企业真正的瓶颈。”——滴滴创始人程维

张一鸣的“一”战略是什么?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也有过类似的阐述:

他举了“盲人摸象”的例子,如果你只摸到了象的耳朵,那么你的解决方案就是拿一个筐,把耳朵拎走。如果你摸到的是整头大象,你的解决方案就会是集装箱,用卡车把它运走。但是如果你摸到了整个象群,你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修桥、修路。

他说,这不是隐喻,商业就是如此。

你的世界有多大,在于你发现的世界有多大,然后你的企业的解决方案就有多大。

所谓企业,就是一种解决方案。

所以创新的定义还可以表述为:穿越已知系统,进入到一个更大的未知系统。

这种创新也可以称为破界创新。破界创新不是破外在事物的边界,而是破内在认知的边界。

比如为什么百度没有做出类似今日头条的产品?核心原因就在于百度起于PC互联网,它遵从的隐含假设是人找信息。只有把认知升级到信息找人时,才会出现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

一直到2017年,李彦宏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中间5年时间过去了。

所以认知是因,创新是果。认知和创新是一个词,真正的创新都是认知升级的结果。

想要创新,根本方法是认知升级。

如何通过认知升级带动创新?

由于我们是用模型来解读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所以如果模型的水平是低的,那么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认知升级不是增加认知的信息量,而是提升认知模型的层级。

我对人类的思维做了四层楼的区分,从低到高(由浅到深):一楼感性思维、二楼理性思维、三楼哲科思维、四楼觉性意识。

对应四种思维模型的层级,由易到难:一楼感知模型,二楼逻辑模型,三楼科学模型(即科学理论),四楼意识网络。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一楼,比如相信眼见为实,把具象的事物当成了本质。

这导致二楼成为比较难达到的层次,举个例子,得到的总编辑李翔曾采访左晖。李翔问,为什么很多中介开不了太多店,在一个城市行在全国就不行,在线下行线上就不行,为什么你行呢?

左晖的回答主要谈了一个问题,叫抽象的能力。他说,如果一个企业想实现高品质的规模化复制,至少创始人要有高度抽象的能力。比如开饭馆,开一家饭馆容易,变成连锁很难。一城一店一人容易,百城千店万人太难了。

因为在一店的时候,只需要凭经验去做,但想规模化就得复制,从一个城到全国,从单到多,必须抽象化,抽象化为简单的、大家都能理解能执行的理念,这是成败的关键。

抽象化的能力就是二楼。

要相信逻辑的力量而不是眼见为实的力量。

三楼是我最推崇的层级,哲学家、科学家倾其一生,甚至几代人研究得出的科学模型,远比我们凭经验和抽象得出的思维模型更根本。

比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观点深深影响了我,也是我创立“第一性原理”这门课的理论来源。他说:“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这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它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和第一因、逻辑奇点、公理、基石假设等词汇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第一性原理,是指任何让你笃定的任何层级的认知。而狭义的第一性原理特指三楼的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

对于商业人士来讲,不必无穷地追踪到宇宙之外,只要把科学家为我们列出来的基础理论作为商业的第一性原理就足够了。

我的这个想法是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查理·芒格,另一位是伊隆·马斯克。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如果你只是用商业的眼光来做投资或者创业,你的视野就太狭窄了,同理,如果你只在一个学科里做事情的话,你的视野就太狭窄了,所以芒格本人就是基础学科基本理论的极大的受益者,他从各学科中拈出了上百个思维模型,其中最重要的不到10个。

而把这种思维方式用到创业、创新上去,到现在为止用得最好,并能够把这种思维方式清晰表达出来的人,是伊隆·马斯克。

伊隆·马斯克把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推荐给创业界,他说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表象,直到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去寻找根本解。

什么是“一”战略?

我把马斯克这种用第一性原理思维的创新方式称为破界创新,也称为“一”战略、立本战略。

“一”战略有灵魂三问:第一,什么是“一”?第二,如何击穿?第三,怎么进化?

什么是“一”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你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是给自己出题目;如何击穿是在边界之内用二楼的思维方式给自己找一个解决方案;怎么进化是把二者连在一起不停地迭代反馈,最终成为四楼的一个美好作品的ing状态,一个活的系统。我用一个集合性的模型——“一”战略把二楼、三楼、四楼合在了一起,这是我10年来的研究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一”?

解题时,绝大多数人选择直接解题,而爱因斯坦说,我会花90%的时间去分析题目本身。所以,要穿越表象,直击问题的本质,花90%的时间在这件事上。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号位,你的首要工作一定不是解题,而是出题。因为事情的本质取决于你对它的认知,你的认知越深,别人解题的边界就越大,你事业的边界就越宽。

你对一件事的本质的认知,既是一个动力源,也是一个限制条件。就算你不想,它也在那里,你周围的同行、社会环境会替你形成一个边界,与其被禁闭,不如主动击穿。很多著名理念,表达的都是这层意思。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呷哺前CEO发文否认“发展不达预期”: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矛盾白热化,不到半年市值蒸发210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