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有哪些误区?一买就涨的秘籍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2-08

价值投资,有哪些误区?

引言:我们写这个系列文章,一方面是介绍自己,这基于任何一个投资管理人立足于市场所需要经历验证的两点根基:投资方法上区别于其它同行的特点和该方法在经过较长时间以及不同市场环境的检验下所显示的赚钱能力;另一方面,也对市场上关于股票投资的一些观点谈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在这个博弈、交易和投机盛行,可能只有少数人相信真正做投资能赚钱的市场中,谈一些对投资中诸如“捡烟蒂或追高”、“跟风做趋势”、“投资业绩变脸”、 “如何抵抗波动”、“群体情绪抹杀个人判断”等痛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我们的点滴己见和持续的公开业绩,给真正愿意做投资而不是投机的朋友们鼓一鼓劲。另外从股市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我们相信,未来市场投资者的相对优势将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放大。    

(一)、“价值投资”的误区    

“价值投资”这个词已有被玩坏的嫌疑,现在说起“价值投资”,浮现在眼前的已经不是格雷厄姆、巴菲特等大师伟岸的形象了,而变成“只挑便宜的所谓低估的公司买入,同时忍受长期价值低估”;或“不计价格买入所谓好公司,然后不计时间成本的持有”。有人把第一种只捡便宜货的方式归为价值投资,而把第二种追高买好公司的方式归为成长型投资,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伪价值投资。    

其实,市场中把成长与价值割裂甚至对立看待的方式也是有问题的,在云程泰,我们认为公司的成长性是其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趋扁平化的世界中,企业原本的“护城河”越来越容易跨过,一个没有成长性、不能及时更新技术和管理的公司,终将被他人替代而失去价值。而相对于公司的价值,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其当前的价格,而这,恰恰是人们在谈论股票时常常忽视的一环。    

其次,对于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发现价值低估,就会买入而后静待“价值回归”,但这种回归可能会等上几年、甚至在“回归”的过程中又发生“偏离”,不但是“长期忍受价值低估”,更有可能在回头看时,最初的“价值投资”其实是老巴说的“捡烟蒂”。因为如果企业最终乏善可陈或走向失败,那么当初买入的价格再便宜也会面临同样的投资损失或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与传统价值投资不同,当我们发现价值低估时,会更加关注市场形成这种低估的理由。如果这些理由我们是认同的,就不会去投资。如果我们不能认同,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时,我们仍然不会立即去投资,因为依旧需要静待价值回归。我们会进一步寻找在可见的未来,能够扭转市场低估的一系列催化剂,促使价值回归。换个角度说,就是寻找那些已经静待了一段时间,处在爆发“价值回归”节点前夕的标的。    

从根本上说,云程泰比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多了一层对市场看法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并不是为了博弈,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寻找与市场不同的看法,利用“流行性偏见”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随波逐流的判断至多只能带来平均收益,而唯有差异化的独立判断才可能带来超额收益。基于独立判断进行的独立投资,是云程泰超额收益的源泉。前文提到,即使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仍然需要寻找到足够的扭转市场偏见的催化剂才会下手投资,这一方面是对市场的敬畏,一方面是提高投资胜率和资金效率,所谓“先胜而求其战”。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是希望把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方法结合起来。很多人说他们两人的投资方法是两条平行线,但我们觉得他们恰好是硬币的两面:巴菲特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企业,哪些企业是有价值的;索罗斯告诉我们市场在怎么运行,如何和市场互动。我们希望既基于价值认知选择投资标的,又充分遵从市场内在的运行规律,把这两方面结合好,使我们的投资更有成效    

而对于前文所述的另一种“不计价格买入好公司、而后不计时间成本的持有”的做法,首先“不计价格”是与价值投资背道而驰的;其次,“不计时间成本”更与投资基本理念相左,因为即便等到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弥补了最初的价格泡沫,这一等待过程所付出的资金机会成本依旧太高,将极大损害投资管理的资金效率,在此不再赘述。

一买就涨的秘籍

一买就涨”永远是投资者追求的最高操作境界。

尽管有人告诫我们,做股票不能着急,但实际上人们总是希望买进的股票马上就涨。从逐利避险的角度说,一买就涨,可以迅速脱离风险,同时,迅速获利也会使心情大佳,信心倍增。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劝你,寻找一买就涨的投资机会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讲,任何大牛股都会有将涨未涨的启动“临界点”,就像烧开水一样,烧开之前,总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先冒气什么的。尽管抓住临界点有很大的难度,但既然临界点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股价的涨跌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在选定投资目标以后,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实现“一买就涨”的投资境界,归根到底是要从资金介入这个视角去抓住机会。根据笔者的看盘经验,一买就涨的股票在资金介入轨迹方面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将这些共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大体上有三个线索:一是一买就涨的股票,是新资金介入的股票;二是新资金的介入是持续的,而且有规模的;三是这种资金介入一定是主动的,而不能是被动的。

落实到具体的看盘和分析技巧上,捕捉将涨未涨的启动临界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底部形态是新资金介入的重要标志。

只要一个股票维持一定的价格,就一定是有资金在里边“撑着”,否则价格就变成零了。但撑着股价的资金是旧资金还是新资金,这对它未来的涨跌来讲,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旧资金留在里边,处境完全被动,你不知道它是愿意继续留着,还是随时可能套现抛出来。但新资金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既然它进来了,目的当然是要不断把股价往上撑上去。所以,通过看盘分析出维持股价的是旧资金还是新资金,具有重大意义。简单地说,我们应当跟着新资金走。

底部形态是判断是否有新资金介入的重要依据

股价一路下跌,资金不断流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止跌并构筑底部形态呢?只有新资金进来了,才能止住股价的跌势。从理论上讲,新资金进场一定会留下进场的痕迹,而这种痕迹也会对股价的走势产生重大“扰动”。这种扰动最为典型的情况就是出现底部形态。经过长期下跌,并构筑真正的底部形态的动力一定来自于新资金,但并不是说新资金只有在底部才会介入。一旦完成建仓以后,新资金会不断注入,并推高股价。我们想强调的是,新资金进场一定会有底部形态。所以,要想追求“一买就涨”投资境界,在出现明显底部形态的股票中找,概率就相对大一些。

至于什么是底部形态,这属于技术分析的问题,包括V字底、双底、头肩底、三重底、潜伏底等等。

温和而有序地放量是资金有规模和持续介入的象征。即便有新资金进来,这种资金是否能够结束股价的跌势,并带来一段持续的涨势,这种资金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而且一路坚定地进场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除了找到新资金进场的“痕迹”之外,还要判断这种资金的实力大小及操作方向。资金的实力,主要通过价量关系的变化来把握。

底部形成之后,成交量的变化情况通常透露出新资金的操作意图和实力大小。一般来说,温和、有序而且持续放量,通常说明这种资金是有备而来,实力不俗,目标坚定。相反,如果成交量的波动呈现不规则或者脉冲式的状态,这种新资金有可能只是捞一票就走,或者情况发生变化了,新资金不玩这个股票了。成交量的不规则波动,剧烈起伏,通常反映资金的性质是做短线的“过江龙”,或者实力十分有限。

判断新资金进场有没有实力,或者进场后做多是否坚决,通过成交量的波动曲线来把握是一个重要方法。完美、圆滑和温和的成交量上行曲线,通常说明新资金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来推动一轮升势。套用一句“军事迷”的说法,判断一架战斗机性能的好坏,看它的外形是否完美,就有个大概的了解。出现底部形态后,再配合出现完美的成交量上行曲线,“一买就涨”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判断资金介入属于主动还是被动性质,主要看单根K线的形态。有新资金进来,而且新资金的实力也很可观,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寻找那个将要启动,但又还没有启动的“完美瞬间”了。太早进去没有用,因为说不定你熬不到“解放的那一天”;太晚进去了,股价涨了一大截,而这一截通常是利润最丰厚的一段。在捕捉启动时机方面,单根K线的形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出现底部形态而且有成交量配合的条件下,资金什么时候发动总攻,通常会有一个试探性的进攻过程,也就是大家说的“试盘”过程。这种试盘会在日K线上留下痕迹。比如,当天的上影线较长,或者日K线形成了小阴小阳的十字星状态。尤其是底部形成以后的上影线试探,这常常是非常明显的试盘信号。一般来说,在底部形态以后出现这种上影线,都是行情随时可能启动的重要信号。底部的尖兵试探,对抓住“一买就涨”的瞬间来说,具有明显的发令枪意义,值得充分重视。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市场发生变盘前的六大征兆,妖股启动前的七大信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