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香港的"华尔街"——中环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0-14

要了解香港联合交易所,首先得了解香港股市的发展沿革。香港的股市发展大至经历了三个阶段∶·

1.早期发展阶段(1866—1969年)。香港的股票买卖,最早见于1866年,虽尚无正式组织,但已有股票交易。1891年2月3日,香港第一个正式证券市场——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俗称香港会),当时会员才20人,而且全部都是外国人。

2.四会时代(1969--1986年)。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及当时多位财经名人合作筹组成立了"远东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远东会)。开业一年后(1970年)的远东会成交额就高达29亿港元,占当时股市总成交额的49%1971年3月15日,由金

银业贸易经理监事倡议成立的"金银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金银会)正式开业。1972年1月5日,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九龙会)正式开业。这样,形成了香港股票市场的"四足鼎立"的势态。在香港的四家证券交易所中,香港会历史最长,规模居第三位。远东会规模最大,金银会居第二,九龙会最小。

1973年1月,四会协议统一每天交易时间,由1月8日起实施生效。同月,香港政府宣布成立"证券事务咨询委员会"。1973年2月,港府公布通过《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1970年至1973年的4年中,是香港股票市场的全盛时期。证券交易所由1家增加到4家,新上市的股票达249种,比1969年的73种增加了3.4倍,股票成交额大增,1973年比1969年增加了19.3倍。同时,股价指数也节节上升,恒指从1971年底收市的341.4攀升到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的高峰,升幅达5.3倍,每月复合增长达13%之多。

由于4个交易所在具体管理和规定上存在差异,加上四会竞争导致上市公司的素质下降等问题,终于由发现假股票事件成为导火线,导致了1973年、1974年间股市的崩溃。股市由1973年3月9日1774.96 点的高峰,在短短一个月内滑落至4月底的

816.39水平,再跌至 1973年底的433.7点,到1974年,股市继续下跌,1974年12 月10日跌到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至1974年底,也不过171.1点,也是1970年以来的年底收市指数的最低点。随着香港在国际金融业中地位的提高,四会分立的局面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上四会的并存,使政府在执行监管中,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港府一直有意促成四会合并。

1977年5月7日在当时任证券监理专员施伟贤大力促成下,四会各派出三人,组成合并工作小组,进一步讨论和议定四会合并之事。至1980年6月,经多方商议及综合意见,合并工作渐见端倪。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合并方案亦于同年呈交立法局,随后获得通过成为法例,并于1981年2月正式生效,原四会会员也依法成为联合交易所会员。

3.联交所时代(1986年迄今)。1986年,是香港证券业踏进新纪元的一年,3月27日收市后,香港、远东、金银及九龙四会宣布正式停业,由他们合并组成的联合交易所随即于4月2日正式开业,自此成为香港唯一认可的证券交易所。1986年9月22

日,联交所正式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员。

为了使香港联合交易所成为国际最先进证券市场之 一,根据调整,香港联合交易所决定在香港中环兴建"交易广场",一个可以容纳3000个交易座位,有现代化电脑、电视设备的股票市场出现在香港。

香港联合交易所本身为一间有限公司,其最高权力来自全体会员(股东)组成的会员大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及公司会员两类,至1988年3月止,有个人会员669名,公司会员96名。联交所在行政机构上最高的决策机关为委员会,拥有管理交易所的绝对权力,委员会每年由全体会员投票选出,成员人数最少12名,最多21名。按规定,只有个人会员才有资格被入选,公司会员是不得入选的。为了简要起见,把联合交易所的组织机构用图示意(图2-3)。

(1)电脑发展;电脑操作;系统保养及通讯咨询;交易管理;交易支援及行政;总务维修;印刷等。

(2)上市工作的全过程运作。

(3)会计交收资料研究。

(4)联会内部行政会计、人事及公司秘书等事务。

(5)公关事务。

(6)对会员财政、纪律、法规,及交易活动中行为的监督和调查。

香港的股市和其他股市一样,都是由股票经纪人扮演重要角色,非交易所属下的股票经纪代表,不能直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香港股市异常活跃,主要靠"炒家"的"炒","炒家"又有"大"、"小"之分。"大炒家"是财力雄厚的资本集团,他们利用自己的实力,利用"内幕"和社会消息,可以操纵股市的股价涨落,以图暴利。"小炒家"大凡是些中小散户,在各方面都无法与"大炒家"相匹,只能做上"跟风客"。

到1992年底止,香港上市公司共有413家,其中香港本地公司386家,外国公司 27家。全年总成交金额达7005亿港元,以全年250个交易日推算,每日平均交易额为 28亿港元。在香港股市上,成交额最大的20种股票,几乎全部为地产、金融和综合企业类,工业类难于脐身。这 20家股票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56.43%其中成交额占第一位的汇丰银行就占9.73%到1992年,香港联交所共有会员630个,其中,个人会员423个,公司会员197个。1992年1月15 日,在新一届香港联交所理事会首次会议上,李业广当选为联交所主席。

题外话∶在笔者执笔期间,我国大陆在香港招股上市的有2家。一家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29 日,中国内地第一家国有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招股上市。青岛啤酒发行3.176亿股新H股(即只供香港及海外投资者以港币认购及买卖的人民币特种股票),每股面值为人民币一元;新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3.836元。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化联合企业,该公司从1993年7月6日9时在香港招股上市,在该公司共发行的票面价值为56.8亿元人民币的股本中,中国石化总公司占有70.42%股份,其余的29.58%只供香港及海外投资者认购及买卖的 H股。与青岛啤酒公司仅在香港发售股票不同,上海石化的股票采取国际发售形式,在香港、美国、欧洲及全球发售。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了解"神武景气"好兆头——东京证券交易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