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强者加仓AI,润达医疗跨界风险与机遇并存

贝壳号 | 发布于2023-06-28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IVD强者加仓AI,润达医疗跨界风险与机遇并存

跨界是企业突破瓶颈的常见布局。不过很多企业来说,在业务布局上,往往都是围绕核心技术方向拓展,横向或者纵向布局,确保优势的同时可以开发新业务。不过,有这么一家企业——润达医疗,在不同新技术之间“反复横跳”,且效果明显。

2023年6月6日,医学检测企业润达医疗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华为云平台打造面向医疗领域的AI大模型,实现智慧医疗服务。合作消息传出后,润达医疗股价快速飙升,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体外诊断(IVD)领域孕育新生的润达医疗,自研产品还未稳定之时,大张旗鼓调整业务方向,又是否是明智之举呢?

01 自动驾驶的百度答卷

1999年成立后,润达医疗以经销商的角色切入医疗检测市场。此后20年,润达医疗不断拓展市场和业务,与多家医疗机构和经销商合作,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润达医疗业务已经涵盖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领域。

2009年,润达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润达医疗进一步完善了医学检测综合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业务,业务涵盖了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分子等多个领域,能够提供全面的检验诊断服务,包括检测方案的设计、检测项目的选择、检测结果的出具和分析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602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40亿美元。

毫无疑问,1999年入局的润达医疗成功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公开数据显示,润达医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与超过4000家医院展开合作。

IVD强者加仓AI,润达医疗跨界风险与机遇并存

体外诊断

2022年,润达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104.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5%。其中,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6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01%;第三方实验室业务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282.88%。

医院是润达医疗的最主要市场,通过与医院深度合作,润达医疗能够更好地理解医院的需求,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医院合作人基础为润达医疗提供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持续的增长动力。不过,伴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医院成本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此,作为医院医疗服务供应商的润达医疗,需要进行相对应的业务调整。

润达医疗通过提供高效的临床实验室自建(LDT)服务,能够帮助医院降低诊断成本,提高诊断效率,从而适应医疗改革的趋势。润达医疗2022年营收的增长,离不开LDT业务方面282.88%的营收增长。

润达医疗通过采购和自研两条道路获取检测产品,并且采取“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销售体系,对二级甲等及以上大型医院采取直销方式,对其他客户多采取分销方式。强大的销售体系是润达医疗的护城河,是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势。不过,通过采收然后销售的方式如果无法极低地压缩采购成本,可能会增加润达医疗的成本压力,影响盈利能力。

2022年,润达医疗总收入104.94亿元,不过净利润仅为4.1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9.87%也仅仅是营收增长率18.45%的一半左右。在毛利率的横向对比中,2022年,金域医学整体毛利率37.92%,康圣环球毛利率43.5%,润达医疗的毛利率28.4%,润达医疗需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代理业务是润达医疗的下限,自研或许决定其上限。

近年来,润达医疗不断增加自有产品的研发。润达医疗在2022年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1.46亿元,同比增长19.16%。

商誉、账期这些长期伴随润达医疗的问题,都可以在时间中慢慢消化。不断拓展市场和业务,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品牌建设,是确保未来润达医疗持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竞争力的核心。

02 跨界AI,机遇与风险并存

作为全国IVD集成供应代表企业,近些年润达医疗在全国扩张战略卓有成效,不过自产产品导入后销售的增高,或许可以让其更有想象力。

润达医疗已经自主研发覆盖糖化、质控、质谱、分子诊断、POCT(即时检验)等产品。但润达医疗自产检测产品的业务销售并不顺利,2022年润达医疗自产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下降3.42%。

在检测产品自研上,尽管润达医疗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但在疾病检测领域竞争激烈,润达医疗想要在短期内突破其他企业的市场并非易事。面对这一现状,润达医疗则选择了从其他领域破局,那就是医疗AI。

润达医疗对于人工智能青睐已久。比如2022年底之时,润达医疗推出抑郁症诊断产品—烟酸皮肤反应成像仪以挖掘200亿抑郁检测市场,该产品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搭建的神经网络量化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抑郁症进行可量化筛查检测的临床诊断辅助检测工具。

2023年2月初,ChatGPT的风口刚刚吹起之时,润达医疗也借着这股东风,宣传了其人工智能解读检验报告系统,并表示该产品已经在国内数十家公立医院推广使用。

2023年6月6日,润达医疗的医疗AI迎来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润达医疗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这次合作中,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具备技术优势,润达医疗具备医疗数据积累,双方的携手推动医疗健康AI在检验报告智能解读、互联网检验等领域的应用,为润达在C端探索用户全周期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便利,为B端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服务,加速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和落地。

深潜atom看来,从传统检测切入到医疗AI领域,润达医疗似乎很难复制LDT业务的成功经验。研发一款医疗AI产品并不难,但研发能够规模落地且具备诊断能力的AI产品并不容易。

在产品研发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同。算法、算力和数据,是医疗AI产品研发的三要素,现在看来润达医疗可以借鉴华为的算法和算力,研发医疗AI产品。不过,双方到底能否落地,依然需要持续关注。

2022年,润达医疗共有323名研发人员,尚未明确多少人针对IVD产品进行研发,多少人对于医疗AI进行研发。不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仅为53人,人工智能对于技术和学历要求又高,323人中有多少研究医疗AI呢。

IVD强者加仓AI,润达医疗跨界风险与机遇并存

研发人员明细

企业不能将出路全部交付到他人身上,自研是润达医疗必须要走的道路。不过在医疗AI的研发上,过去的研发经验难以复制。润达医疗需要招聘不同类型的研发人才,在医疗AI人才匮乏之际,润达医疗能否招聘到相对应的人才,也并不容易。

在医疗AI的产品布局上,润达医疗的野心很大,不但涉及检验报告智能解读和互联网检验,场景也遍布B端和C端。这意味着,其产品的落地场景众多,需要考虑的商业化因素更多。当前,大部分的医疗AI企业的商业化都是从点到面切入,润达医疗上来就大面积推广,毫无疑问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

最主要的还是,与成熟的检测业务相对比,医疗AI是全新的产品,相比较而言,医疗AI是数字化产品,双方需要不同的手段应对市场需求。无论在研发又或者是在商业化过程中,润达医疗面临的科室和需求已经转变,竞争对手也发生了改变?

在和华为合作消息公布两周后,润达医疗就强调与华为云项目尚在初期开发阶段,暂无大模型产品的签约客户,后续客户的开发和签约存在不确定性。这一方面或许是对于合作未来持续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了减少市场预期。

现在的润达医疗,有太多的自研产品管线,并且似乎尚未获得市场认可。若盲目加大对于医疗AI的投入,或许会对其相对成熟的检测业务造成影响。尚未验证研发实力之前,润达医疗所有的布局,或许都需要谨慎看待。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特斯拉“兄弟”要来中国,“蔚小理”瑟瑟发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