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忙累苦”的宿命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02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商业评论”,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 

 如何摆脱“忙累苦”的宿命

金惟纯先生35岁创办中国台湾《商业周刊》,创业之初即遭遇严重的经营危机,人生陷入低谷,于是回到生命源头,整日打禅、读经典,向内寻求力量再出发。

七年后,成功扭亏为盈,杂志从原本亏损1亿多台币一跃成为台湾纸媒发行量的第一名。此后他迎来了长达二十年的事业辉煌。

进入“超级舒适圈”后,内心日渐空虚,于是又放下一切,投入人生学习,做了长达七年的全职义工。最近三年投入生命教育工作,帮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在新书《人生只有一件事》里,他呈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下内容节选自该书。

常遇到很多喊累的朋友,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发现大同小异。

大体上,他们都是自负、责任心重、追求完美的人,觉得很多事要不是他们整日“盯着”,就一定会荒腔走板。他们共同的遗憾是身边无得力助手可分忧,一致的口头禅是“事情永远忙不完”。

我自己也有累到身心俱疲的经验。那种累,是睡眠、运动、休闲、麻醉都无法缓解的累,累到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累到不知人生所为何来⋯⋯

抽离出工作场所,花了一段时间沉淀、整理自己,向内探索,学习人生,再回到工作岗位后才不再累了。很奇妙的是,自从不累了以后,事业也一帆风顺了。

对这一段经历,我如今体会更深:第一,真正的累,是心累,不是身体累;第二,累的源头,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第三,把重心放在事上一定累,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

对“人”就不累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事”上就会累呢?因为你如果只看见“事”,没看见“人”,其实你是在用脑,而没有用心。

用脑用得好,你会越来越能干,陷入“能者多劳”的情境,结果就是,身边的人越来越没你能干,因此更多的事必须由你来承担,你当然就越来越忙。

忙不一定累,但是你的忙用脑多于用心,因此只在生命的外围打转,事情或许有进展,但你和身边人的生命都无滋润、无成长,所以心一定累。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呢?因为你一直帮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人都好了,就把事情承担了,结果必然是你无事可忙。

因为待人必须用心,你把心放在别人身上,自然生出慈悲和智慧。因为脑只会“反射”,心却会“共振”,常用心于人,你会在周遭创造出高振动的“心频”,回头也会带动自己。

所以,把重心放在“人”上,或许也可能忙,却绝不会累。

“活在当下”就不忙

古人造字很有智慧,“忙”就是“心亡”,心不在了,所以才忙,把“忙”的因果说得清清楚楚。

美国印第安人也有相同的智慧。他们外出旅行时,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扎营,为的是“等待灵魂跟上来”。他们认为,人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用我们老祖宗和印第安人的智慧来看待现代文明,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大家都跑太快了,集体的灵魂和“心”跟不上,所以才变得这么忙。

现代人普遍患上了“失心症”,当然也造成彼此牵累,所以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地忙个没完没了。想要不忙,想要管好时间,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把心找回来”

“当下”这一刻,你要怎么活?是让别人帮你活,还是自己做主来活?是任由感官、妄想、习性或环境带着你活,还是“用心”来活?这是你人生唯一重要的决定。

说得严重点,人的心不在,就不可能活在当下;而不在当下,基本上就没真的在活。

活在当下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你的心在,就会带着你的生命前进,前进到有力量,也会带动别人的生命一起前进。除此之外,都不过是原地转圈圈,所以才说“忙得团团转”,白忙一场。

如何摆脱“忙累苦”的宿命

以空间换时间

大家都说时间不够用,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是“空间不够用”。

我的理解是,时间不够用,通常是效能不够高;效能不够高,往往是空间不足。

一个有效能的环境,大家都有成长空间,就能一起支撑环境,完成共同愿望;一段良好的关系,需要空间磨合,让人各得其所,携手同行;个人生命的成长,当然更需要空间,否则只能原地打转,哪都去不了。

曾经有段时间,我很自豪自己有种本事,叫作“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一说就命中”,觉得自己反应快、很厉害,为此得意洋洋。

但恰恰是那段日子,自己整天忙得团团转,周围的人也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但困局总是无解,也找不到出路。那段时间,我其实很怕和人在一起,觉得又烦又累,总觉得“遇人不淑”。

回过头看,那时的我表面上长袖善舞,其实成长早已停滞。

如今看来,造成这一切的就是空间不足。因为空间全被“自以为是”占满,导致自己内在、人际关系和组织环境都没有成长空间。

对所有事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不吐不快,非我不可⋯⋯这样的自己,活得太膨胀,正是不折不扣的空间杀手。

“想法”霸占了空间,没留余地给自己、给别人、给环境,因此没人在成长,自然效能低。

时间不够用,不是因,只是果。空间一出来,时间就不再是问题。

“真”有效能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活得如此之假,假到人生乏味。于是认真反省一番,我看到自己大半生所想、所说、所做、所感经常是不一致的,而这正是“苦”和“累”的来源。

因为只要一假,就一定对自己不满意,就乐不起来;只要一假,就必须“装”,装久了不累才怪。

我还看到,凡不真的时候,都“事虚”“行浅”,做事根本没力道,弄不出什么名堂。若是还把假事真做,用力硬撑,结果一定是自己不舒服,周围还会人仰马翻,日久必然弄出烂摊子,收拾个没完没了。

再仔细对照,我确认凡有好结果、生生不息、没有副作用,回忆起来会笑的事情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事发当时,我的所想、所说、所做、所感完全一致,是玩真的,反之亦然,毫无例外。

为什么“真”会产生这么大的效能?

首先,因为它节能。我们一般人因身、口、意不一,内耗的生命能量极大,能用来成事的所余能量不足。

而且当一群人在一起时,“真”能诱发“真”,“假”会招来“假”。可想而知,一群假人相互消耗能量的组织,还能做出什么好事?

其次,“假”是“耗能大户”,导致个人和组织动力不足,当然完成目标的概率和深度都会降低。

就算机遇好或本钱够,勉强达到目标,持续力也必然不足;就算费力维持,当遇到重大考验或挑战时,也必定力不够。一件事若不够真,根本就不值得做,不如别开始。

这么说来,“真”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让你不至于瞎忙,让你把人生最宝贵的资源——时间,配置到它该去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忙、很累、很苦、很吃力不讨好,很可能你活假了还不知道。

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有几件是从内心深处出发,所想、所感、所说、所做全然一致的?如果不少,恭贺你;如果不多,辛苦你了,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顺便提醒一下,率性、任性、目中无人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等都不是“真”,千万别弄错了。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美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香飘飘为啥不香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