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12-1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第一只投资基金——淄博基金设立于1991年10月,私募基金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淄博乡镇企业发展,比起老牌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中国的基金业起步甚晚。50年代当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迅猛发展时,中国正处于建国初期的不断探索中。我国在建国初期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可以说刚刚引导中国进入证券社会。年轻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和壮大,对于基金的管理规范成为基金发展的先觉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规范和公平的基础之上。自1992年6月深圳市证券管理机构发布了《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后,大连、海南、沈阳、天津、中国证券交易系统、南方交易系统等金融管理机构也陆续颁发自己的基金管理条例。到1996年底,我国共设立大小75只投资基金,基金类凭证47只,总募集规模73亿元。其中在沪深两地交易所挂牌及联网上市的有38只,其余的为上柜交易。我国老的投资基金(相对于1998年新批设的证券投资基金)从投资的方向来分析,几乎都是多元化投资的综合性基金。但从我国投资基金设立的初衷来看,大多数老基金应属于证券投资基金,这表明我国老证券投资基金不太规范,在我国已有的75只老基金中平均规模为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在沪深两地挂牌及联网上市交易的老基金平均规模为1.26亿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起步晚、时间短,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较晚,但短短几年内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任何年轻的事物在它发展的初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7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基金管理方法,其间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老牌国家,因而在基金的发展和管理上不能完全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开拓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金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可以稳定股市,引导理性投资,对于筹集资金、丰富金融品种、活跃证券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证券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单一

证券投资基金按基金的受益凭证可否赎回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基金两种。开放型基金即为通常所说的共同基金,在美国又称为投资公司或互惠基金;在英协系统中则称为单位信托基金。开放型基金是随时对投资者开放,基金发行受益凭证的单位份数是不固定的,可连续发行新的受益凭证,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基金单位,也可以随时出卖或转让基金单位,购买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价格,则按基金的资产净值计算。

封闭型基金发行的规模是固定的,发行期满后,基金就封闭起来,总基金份数不再增减,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后投资人要买卖基金,都须通过证券经纪商,在交易市场上买卖。因此封闭型基金相似于普通股票交易。基金买卖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由市场供需状况而定,并不必然反映基金的净资产价格。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基金交易价格可能以高于净资产值价格成交;反之,可能以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成交(打折)。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方式不完善,组织结构不规范

在我国现有的大多数投资基金中,经理人(或管理人)与保管人(或托管人)之间未能严格分离。如在大连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的5只大连本地基金中,其组织体制均表现为管理人和托管人为一家的特色。证券公司或银行信托公司担当管理人的角色,下属的基金管理部或证券部则担当托管人的职责,而这种管理人、托管人分立不明的现象在其他地方的上市基金中也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信托财产(从受益人处募集来的资金)与固有财产(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混淆运用的问题。以投资基金为存在形式的信托财产似乎表现为由管理人提供,但实际上是由受益人提供,受益人凭借证券化的受益权向管理人行使受益权。“信托财产独立性”是我国目前投资基金管理方面所忽略的问题。信托财产按信托制度规定不具备主体法人资格,而是以管理人作为名义所有人对信托财产予以管理。但这部分信托财产是“独立财产”,与管理人本身的固有资产是完全隔绝对待的。然而从90年代初近乎自发兴起的投资基金并未遵循这一精神,导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甚至出现基金管理机构借信托财产为本机构谋取超过信托投资本身限定的应有利益现象。个别的甚至成为赤裸裸的为本机构投机股票、期货而获得自营资金的方便之门。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不规范难免引起运作上的不规范,使基金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监管和有效的运作。同时,基金财务和审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不足,对基金净资产值的计算和公布没有足够重视,计算标准不统一,重要事项不具体等问题也存在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增加了基金资产管理的风险。

三、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小,品种综合性过大

我国基金市场上较规范的老基金有75只,6000万以下规模的达到65只,1亿元以上规模的只有10只。天骥基金以5.8亿元的规模居于榜首,平均老基金规模仅3000万元,仅仅相当于市场上较有实力的大户。1998年以前我国100亿不到的投资基金规模与高达16400亿元的上市股票总市值,5000亿元的流通股票值相比显得过小。从基金业较发达的美国看,各类基金拥有的全美的股票比重在1996年底超过了50%,而且美国投资基金数量为3423只,基金资产总值达14 000亿美元。

老基金规模偏小使得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狭窄,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无法发挥,机构投资功能无法体现。另外老基金规模偏小加大了规范化改造的难度。目前,我国投资基金在品种方面的综合性和全能性是我国投资基金同国际惯例意义上的投资基金的一个主要的不同之处。已运作的投资基金大多缺乏特定的投资目标、方向。大部分老投资基金在其基金章程中论及投资目标时,大都用词笼统,较为一致的用语,是为投资者谋取最大利益。至于基金是追求当期收入型,还是追求资本成长型;是高风险高收益型,还是稳健型,投资人无从探起。此外,国内老投资基金虽然在募集时都对基金投资范围作了说明,但界定模糊,仔细分析后便会发现,其投资范围几乎覆盖了国内目前可以投资的一切领域,而且各投资领域的投资限制也只是一个较高比例的极限限制,如不超过60%等,这就使得投资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选择投资领域,在投资趋利心理驱使下,基金管理者忙于投入某些高赢利产业,却忽视了分散投资原则和是否具备相应领域的投资管理经验,这极不利于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而且在我国沪深两地挂牌及联网上市交易的25只老基金在1997年的投资结构中,实业投资比例平均为44.61%,房地产投资比例为12.19%,而证券投资比例为23.12%,仅占总投资的1/4。证券投资比例最高的为天骥基金,比例不到70%,甚至有4家基金完全没有证券投资。实业投资比例过高,证券投资比例偏少,使得基金投资回收期长,资产流动性差,影响了基金的赢利性。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业绩不佳

我国有相当部分的机构投资者热衷于二级市场的短期炒作,不仅没有成为稳定市场的支柱,反而成为加剧市场波动的力量;不仅没有为投资者提供专家水准的服务和收益,反而表现出明显的经营不善。特别是1992~1993年间设立的一些基金,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和法人股而形成历史包状。即便在1996年、1997年的牛市中也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收益性,操作实绩反而不如一些散户。由此可见,与大规模发展基金市场相适应的基金管理人队伍并没有形成,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那么,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怎样逐步完善发展成为适合国情的投资工具,是迫切需要发掘的研究课题。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新基金的推出对我国市场有哪些主要影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