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评全听与不听的问题有哪些?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2-16

全听与不听

对股评全听与不听的问题,我们在第3节"专家与股评"中略作讨论。这里主要从心态上进行深入的研讨。

所谓全听的"全"包括:

①所有的股评家、熟悉的股友,甚至在证券部听到不相识的人有关证券内容的交谈,他都侧耳细听。

②各种宣传工具,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证券问题的宣传、报道、评论,都看都听。

③各种形式的股市沙龙、报告会,只要经济条件、时间允许,亦都尽可能参加。

这种全听的人,多是新股民,存在强烈的"证券投资知识饥渴症"。他们入市不久,对股市知识样样陌生,充满好奇,恨不得一夜之间,将所有证券投资知识统统吞进去。他们谦虚、好学,不管男女、老幼,个个甘当证券交易的小学生。并特别喜欢打听、询问。

他们无法鉴别消息、传闻的真假,无法判别各种评说的正确与错误。在某个时候,当他们听到太多的多头意见,便成为追高的急先锋,不知道"风险"为何物。在另一个时候,当他们听到太多的空头意见,又蜂拥去杀跌。他们是股评家的忠实听众,又是股评家的"马前卒"。

据了解,1997年6月之后,许多屡买屡套的中小散户,多是听信了股评和机构推荐的个股。漫牛走势不变之说,绩优股中长线持有之说。使他们买绩优股变成了买风险,中长线持有变成了长期套牢。

1996年 12 月15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一部分报刊、电台、电视台、声讯台的股评节目和证券咨询机构极少进行风险告诫,而是一味鼓噪,有的甚至传播谣言,误导股民。"这种现象,恐怕短期内仍无法消除。

与全听相反,有的股民不听任何股评、也不看其他股评文章,其中不乏独立见解者。他们认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赢得高兴,输也心服。当然,里边也有一些原本是"全听派",只是上当受骗多了,或者误听误信后遭受过重大损失,才走向另一个极端。

就人数而言,全听的比较多,尤其是新股民里边;不听的很少。全听不是不好,对初入市、不了解股市 ABC的人尤为重要。问题出在全听之后全信,不进行调查研究。当多头意见占上风时,忘记了风险;当空头意见占上风时,又匆忙斩仓;当多空分歧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不听者虽不受别人的影响,但也失去许多汲取信息和专家们分析问题的机会。毛泽东同志曾批评党内"不看报、不读文件"的官员为"大党阀"。

现在我们炒股,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理由不多去了解情况、吸取别人的见解。但必须戒除全听全信和盲从。笔者至今仍天天读股评文章,听电台、电视台的股市评论。那里有我许多良师益友。

但对一般的或与自己意见相同的文章,常一目十行浏览而过。而对于有特别见解或与自己意见相反的文章,则细加研读。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在生活中少听顺耳的话,多听逆耳的话,炒股亦然。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股市中的西瓜与芝麻是什么意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