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K线?K线分析方法的由来是怎样的?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21

K线分析方法是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最普遍、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它起源于日本。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1467~1615年),整个国家是分裂的,各大领主之间不时爆发战争。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经济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当时整个日本都没有统一的货币,但是人们需要交易,只能使用大米作为交易的媒介。为了更加方便,封建领主就将大米存放在大阪的仓库之中,领取一封合约,到市场上进行交易。17世纪下半叶,大阪堂岛大米会所成立了。为了记录每天的米市行情变化,当时的日本米市商人就发明了一种K线。

18世纪,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整个日本进入和平发展时期。1710年,大阪堂岛大米会所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合约一“大米库券”。这个时候,大米库券的交易已经不涉及具体的实物大米,因此大米库券又被称为“空米”库券。随着大米生意的经纪业的繁荣发展,大米库券的交易也变得非常活跃。

就在此时,日本大米市场上出现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叫作本间宗久,他进入了日本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场,投身于大米期货交易。凭着其过人的市场见识以及对大米市场的深刻研究,本间宗久在日本大米市场上呼风唤雨,快速地积聚了惊人的财富。

那么,本间宗久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能够从大米交易市场中获得惊人财富,其中有何奥秘呢?奥秘就在K线上。原来本间宗久是根据K线图的形态变化来进行交易。后来,本间宗久把他在大米市场上所采用的交易策略写成了两本书,其中一本非常有名,叫《酒田战法》。这部《酒田战法》就是K线技术分析方法的前身。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改进,如今K线技术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和期权等证券市场,在我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广为流行。

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将日本的K线技术分析方法引进西方,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技术之父”。随后,K线技术分析风靡全世界,成为技术分析方法的核心。

因K线形状像蜡烛,故而K线图又被称为蜡烛图。K线有黑白之分,因此又被叫作阴阳线图。K线图是现在的股市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图,K线的形态能反映出主力资金的操作心理,职业投资者在进行大盘转折判断和潜力股套利时最常用的也是K线图。

K线图的特点是直观、立体感强、信息量大。通过K线图,人们能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便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实际分析中常常要研究和分析较长一段时间K线图的走势,来找出其可能前进的方向。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在股市投资中,K线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