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10

昨天看到一个消息,王者被社会机构公诉了,理由是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据说还是全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还挺有典型性的。

结果细看他们给出的理由,评级,低俗色情,篡改历史……乍一看好像还挺有道理,但真心经不起琢磨。说实话,腾讯如何咱另说,但这个诉讼给出的理由,属实牵强,甚至让我产生了某种疑惑,咱们一条一条分析哈。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腾讯不断下调适龄标准,当前游戏评级不符合“12+”

我寻思我们国内什么时候有分级制度了,查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一个,由腾讯、网易、人民网牵头的中国式游戏分级标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这个条款巨婴不巨婴,以及它的可操作空间究竟有多大如图所示。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游戏适龄提示倡议》是人民网和几家游戏公司自己做的,政府并没有真正的参与,政府不会按照这个分级标准来审核游戏。并不是你打了个18+的标示审核就会放宽松一点。

所以,所谓的“评级”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游戏人物形象设计过于暴露,网站及社区存在大量色情、低俗等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内容

穿着暴露这个点,如果硬要说某些人物穿着暴露似乎有点道理,但从当下思想的开放程度来说,这点暴露倒也不算啥,一方面二次元和游戏中的宣传海报中走这个风格并不是王者一家独有,类似的图片一搜一大把,换装小游戏还有全裸的……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鲁迅先生说得好:“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唯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互联网平台鱼龙混杂,色情诱导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将之责怪到游戏宣传图上却是有点见仁见智了。首先作为游戏而言,人物形象并非核心卖点,本就没朝这方面注意的青少年不至于在游戏中拎着放大镜看这个英雄有多性感。

话说回来,12+的青少年性意识已经萌动,如何能真正规避得开?越是遮遮掩掩不让看的东西,就越是神秘,越是炫酷,越是有趣,越是带劲,越是要看,而摆在面前无遮无拦的东西新鲜劲过了之后反而索然无味。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与其穷追猛打,将一切都视为洪水猛兽,倒不如加以引导,教导他们应该怎么做。这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缺失的部分,不该让社会来买单。

游戏人物篡改了历史人物形象,践踏民族传统文化私以为,纵然王者故事纵然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改编和架空,却也谈不上篡改二字。毕竟,谁又会通过一个游戏去学历史呢?没有改编就没有创新,对历史的改编和创新全无益处?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难道不是很好的改编的例子吗?当然了游戏里的改编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没得比,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其根源就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再造而适应当下的鲜活的民间魅力。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游戏商场充值限额及抽奖模式违反了国家规定/潜在的诱导性沉迷设定弱化了未成年人的自控力,增加了沉迷风险游戏充值这点我说不好,违反规定的话该罚还是该整改都不多说但是诱导性沉迷设定就很迷。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说真的,这些孩子,即使没有手游,也会沉迷别的东西。就像是网上说的那句“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保护未成年or蹭热度?

退一万步说,即便以上理由全部成立,那么这些事情是今天才开始有的吗?早两年腾讯没整改王者之前这些问题不是更严重吗?这个社会组织为什么选这个点突然提起公诉呢?

且看这个事件里值得玩味的节点,一个是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还有一个是腾讯。

那我们就忍不住来阴谋论一下了,该机构该不会是趁着六一这个儿童的节日,再加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要瞄准游戏巨头搞一个大新闻吧?

毕竟从结果的角度看,该机构的公诉无论成败,从法律所能带来的影响都比较有限,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此举所产生的结果无非也就是舆论的又一波讨论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打出了名气,获得了关注,对未成年的保护而言真的有很大帮助吗?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口口声声叫嚷着保护未成年人,可此举出马,除了能加强成年人们原本的焦虑之外还能起到什么作用?明面上是游戏问题,实际上却是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问题,本就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责任慢慢解决,现在单单把其中一个企业拎出来,能解决什么?解决了这款游戏,就没有别的游戏了吗?难道要因噎废食的毙掉所有游戏?

要知道,保护未成年人,可不意味着干掉游戏厂商。

管管孩子,救救文化产业

被“保护未成年人”这把利剑又何止游戏?前有晋江文学城“脖子以下不可描述”后有动漫人物因头发颜色被下架。“保护未成年人”几个字就像是悬在文化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就会落下。

像什么绿色的血,死亡之前还友好的招招手,满面假笑的动漫人物,一刀切之下,连“洞穴”两个字都会被和谐掉网文小说……如此魔幻主义的现象就是这么真实的存在着。

家长自己教育不当,让孩子对危险的事物毫无戒备之心,却一味将责任推给了文化产品,不禁让人啼笑皆非。如果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作死,那么最应该做的就是将他们全部送到深山老林隔离,避免接触任何事物才对!

公诉王者荣耀,真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吗?

如果所有人都动辄上纲上线,随意列举“罪名”圈定文化产业,拿起大剪刀,把原本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病梅砍成整齐划一的树杈,那世上所有影视、书籍、戏剧都将不复存在。

结语

保护未成年人不是错,但成年人的需要也不该被忽视,被“过度保护”的未成年人和被过度忽视的成年人娱乐之间,差的不仅是一个分级制度,更是教育。

须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分级制度再完备也总有被规避的可能,而不能教会孩子辨别是非,分明是教育的失职,又为何要让全社会共同买单?

管管孩子,救救文化产业吧!

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观察” ,作者| 张文栋   出品 , 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美团抽佣变局:商家、骑手赚了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