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跌去2000亿港元,美团进入电商搅局

贝壳号 | 发布于2022-03-02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美团的痛,在外卖上找不到解药。

2月18日,美团市值掉了2000亿港元。

这天,14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要求互联网平台降低服务费,给餐饮业纾困。对于股市而言,这是美团的利空;对于美团而言,外卖的钱已经不香了。

现在,美团能做的就是加快“掏空”外卖。

2000亿的生日费

2月18日,是王兴生日。3年前,他在不惑之年说的那句“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并不多,愿付非凡代价的更少”时不时还被人引用。

今年,王兴的43岁生日过的静悄悄。这个充满好奇、热爱思考、不吐不快的中年宝宝,这年应该没发表生日感言。

1小时跌去2000亿港元,美团进入电商搅局

(图源:网络)

有报道称,去年王兴已经清空了个人的社交平台,也有人说只是设置了时间限制。现在王兴的微博,已经设置半年可见,页面仍一片空白。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第12条提到,要求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

该文件发布后,美团股价急转直下,尾盘1个小时跌去14.86%,市值蒸发了近2000亿港元。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贵的生日费了。

1小时跌去2000亿港元,美团进入电商搅局

(图源:网络)

下调服务费标准,意味着给商家让利,这事美团做过。去年5月,美团推行新费率,将佣金拆分为技术服务费和履约服务费。

红星资本局报道,目前技术服务费已经降到了6.2%,相比过去20%的抽佣比例确实低了很多。但是有商家表示,平台又会在其它名目上收费,比如配送费。

该商家的一个订单显示,美团的配送费、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三项的费用加起来,已经占据了订单价格的29.7%。美团佣金实则降了个寂寞。

而美团这么做,当然也“有理可依”。美团曾说过,自己每送一单外卖赚的钱不足两毛。这背后完全是靠规模经济。

去年三季度这一规模经济达到264.85亿元,同比增长28.0%,占总营收54%。只不过,该季度美团的亏损也扩大到了55.3亿,其中外卖业务的利润率已降到3.3%,这大部分成本都耗在了外卖小哥上。

而去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7个部门还发过一个叫做《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发布后,美团跌去近14%,和现在的情况如出一辙。

维护外卖员权益是增加美团的成本,降低商家的服务费则是降低美团的收益,这两项政策一个是成本的大头,一个是营收的主要组成,无疑是在动美团的命根。

所以美团在佣金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就正常了。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游戏不可持久,尤其是在当下实体店经营整体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拿平台开刀是必然。

逃离外卖

2012年,王兴提到了亚马逊的飞轮效应:通过电商吸引客户,持续将资金投入物流、云计算等业务,所有业务共同用力带动飞轮。

在一次采访中,有媒体曾问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美团是家什么样的公司。王慧文回答说,美团对标的是亚马逊。

按照这个构思,外卖只是美团底层基础设施般的存在。

外卖的格局已经稳定了好多年,据前瞻产业研究研究数据,2020年1季度,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7.3%。

在懒人经济下,外卖已经随处可见,不管是一般的餐饮店,还是烧烤、奶茶店等,都会加入美团、饿了么,这些平台背后连接的不仅是商家,还有海量的用户。

据财报数据,截至三季度,美团过去一年的交易用户达到6.67亿,活跃商家为830万,均创下历史新高。

美团已经有了肥沃的土壤来培育自己的大树。

现在,美团做的最成熟的当属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去年三季度,该业务已经提供了86.2亿的营收,难能可贵的是,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的经营利润率还达到了43.9%,远高于餐饮外卖的3.3%。

此外,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新业务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营收达到了137.2亿,已经是餐饮外卖业务收入的一半,而且营收增速是外卖业务的两倍多。

可见,在外卖建立起来的流量池里,美团不愁新业务的推进。只是,目前这两个业务问题也不容忽视。

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有利润,但是在去年三季度的营收里只贡献了17.7%,很难承担美团万亿市值的大任;新业务有营收、有增速,但是亏损也达到了惊人的109.1亿,同比增长了437.5%,直接让美团过去9个月的经营利润化为泡影,倒贴101.0亿。

手握6亿用户流量的美团,急需在这块肥沃的土壤下,培育新的大树,让自己的飞轮转起来。现在,美团寄予厚望的是电商。

踏进电商的死海

说起电商,就想起了王兴对马云的评价,“我仍然认为马云有诚信问题”(支付宝剥离阿里巴巴事件)。对淘宝的假货问题则写下“一堆人质疑拼多多却不质疑淘宝(是如何起家的),这已经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健忘”。

如此怼阿里,过去看是正义使然,现在看则暗藏王兴对电商的野心。

去年10月,王兴将美团的战略从“美食+平台”改为“科技+零售”,正在去外卖的标签。现在,美团上的电商板块,已经完成了从“团好货”到“美团好货”到“美团电商”的名称迭代,最近又在申请“美团电商”商标。

1小时跌去2000亿港元,美团进入电商搅局

(天眼查截图)

如果说过去美团只是把“团好货”当做一个模式试验,如今的“美团电商”就是要正式操刀了。

12月16日,美团电商板块上线了“珍箱”,类似于小红书,淘宝上的“逛逛”,有些是图文,有些是视频。现在,美团电商的品类也已经从当初的百货、食品拓展至手机、电脑、电器、生鲜等。

但目前来看,局限也很明显。“珍箱”上的点赞量基本都是个位数,和同行没法比;美团电商的品类虽然很全面,但是商品的品牌和数量却很少。

以鞋类为例,缺少大众常见的知名品牌;有的店铺打开,只有少量的几个商品,而且商品封面基本都是一样的。

从销量上看,卖的最多的还是果蔬、生鲜、食品等品类,3C产品的销量不好,很多产品只有“想要”,并没有购买和评价。

为了吸引用户,美团现在正在进行补贴,有的电子产品的补贴价已经达到千元。以iPhone 13(256GB)为例,有的店铺已经补贴500元——但是相比拼多多上的百亿补贴,还是多了200来块。

按照目前的动作来看,未来美团打响电商第一枪的方式应该是拼多多的方式:补贴。但补贴过后,能不能在存量市场找到一席之地,有待验证。

现在,各个电商巨头早已进入下一阶段,天猫开始探索自营业务“猫享”,京东高端久了弄出来了“京喜”,淘特的年度活跃用户去年已经达到2.4亿,拼多多在电商平台补贴了百亿后,已经下到田间地头。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增量,不断将脚伸到对方的位置,努力变成对方的样子。

美团就像段永平,像vivo,喜欢后发制人。美团曾说“我们深信,线上零售业务的终局是由‘万货商店’演变为‘万物到家’。”美团在末端上建立起来的配送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万物到家”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但在此之前,美团是否先要考虑下,在电商已成一片死海,巨头都在“外逃”的时候,美团能钻到什么空隙,让别人跑来你这里买货?

在这两个文件下来后,美团微利的外卖业务是雪上加霜,就像评论说的,外卖越来越公共事业化,这意味着美团要通过外卖创造的利润支撑万亿市值已经不可能。

不过,外卖业务已经为美团后续的成长提供了流量土壤,现在美团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外卖业务的利润,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基础设施,从这里打造出自己的现金牛业务,支撑起自己的万亿市值。

从酒旅到社区团购,从出行到接下来的电商,这才是这个飞轮得以运转的根本。

参考来源:

1.中国企业家杂志:王兴的无限游戏

2.红星资本局:对话外卖平台商家:对抽佣规则早有怨言,看似降低实际更贵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二手电商讲不出一流故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