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算估值,股票现金分红,对收益有何影响?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2-02-18

手把手教你算估值

估值,就是估算一下这家公司或者这个股票大概值多少钱的意思。投机需要估值,投资也需要估值。投机的估值,侧重于卖,考虑的问题是多少钱可以脱手;投资的估值,侧重于买,考虑的问题是多少钱买下来划算。

有些人的估值是数据和推理,有些人的估值是经验和感觉。当然,也有些人所谓的估值是跳进去以后的自我安慰,不过偶然自慰一下可以,自慰多了,铁定会招来镰刀凌迟大法,成功地被割掉韭菜根,黯然离去。

为了在市场里活着,无论是投机还是投资,无论是经验还是推理,都需要知道一些估值的方法,或者用来赚钱,或者用来壮胆。

估值的书籍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总体来说,只有两大类: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

所谓相对估值,简单的说,就是给目标公司(就是你要估值的对象)找一家可比公司做参照物,依照可比公司的市值与XX之比,得出一个系数,然后套用在目标公司上,得出一个目标公司值多少钱的结论。

这个XX有很多,常见的有市值/盈利之比,得出市盈率PE;市值/净资产,得出市净率PB(大陆之外,习惯叫市账率,就是市值与账面净资产的比值);市值/销售额,得出市销率PS;市值与经营现金流净额之比,得出市现率PC;市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芒格说Ebitda是坨屎)之比,得出市屎率;市值与屁股之比,得出市屁率PP,错了,没市屁率,这条负责搞笑……

总之,一句话,你可以选择可比公司市值与它的任何财务数据相比,得出一个可比公司的PX(劈叉),然后用这个劈叉乘以目标公司的该项财务数据,得出一个估值对象的“应该有的市值”,然后与现有市值相比,来表达是否低估或者高估。

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推到尽,相对估值法的理论依据是:市场既然给张三这个价钱,一定有他的道理;李四跟张三长得很像,也应该值这么多钱。

因此,相对估值法起效的条件有三:1)市场给张三这个价格,真的有它的道理,而不是一时癫痫病发作;2)李四跟张三真的长得很像,而不是你眼花了,误拿张飞做貂蝉的对象。也就是确认你的选的可比公司真的“可以“比;3)你的估值说辞,别人乐意信。乐意信嘛,原因很多,比如你的文章写的很出彩、你是很有影响力的分析师、刚好有人需要这个估值故事……等等。以上三个条件满足俩,相对估值法就会起效,在A股市场里,这种估值法很有市场的,最常见的就是所谓板块联动效应,即他家挖煤的,我家也挖煤的,他涨凭什么我不涨,这基本就算市屁率了,挺有用的,反正市场不缺人信。

单纯“炒”股的话,知道相对估值的劈叉PX,足够了。如果万一天生胆小,或者象老唐一样后天被吓破胆了,不敢炒股,那就稍微麻烦一点了,需要学习绝对估值法。

所谓绝对估值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以及其变型形态:股利折现法,它是唯一能在逻辑上说得通的估值方法,简单理解就是一家企业值多少钱,要看从现在到它消失的全部时间段里,我能从中拿回多少钱,这些未来可以拿到的钱折合现在的钱是多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100%确定3年后还本的债券,年息为5%,面值为100元,如果你想获得10%的回报率,这个债券多少钱你会买?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法模型。

怎么算呢?第一年末,你会得到5元;第二年末,你又会得到5元钱;第三年末,你会得到105元;这个债券总共回收的现金是5+5+105=115元,要价115元,你会买吗?当然不会,除非脑壳进水。你拿今天的115换未来三年陆续拿回来的115,这属于有病。

多少钱才值得买呢?首先因为是100%确定3年后还本,所以,我们不考虑风险问题。在你期望获得10%的年回报的情况下,第一年末的5元值多少钱呢?值5/(1+10%)≈4.55元,这个计算的含义是,如果现在给我4.55元,然后假如工商银行有一个10%利率的存款,我存进去,一年后我就可以连本带息得到5元,因而在10%的收益率要求下,一年后的5元等价于现在的4.55元。

同样,第二年末的5元,就等于5(1+10%)(1+10%)=4.13元。原理是将第二年末的5元,等于第一年末4.55元,然后第一年末的4.55又等于现在的4.13元。

同理,第三年末的105元,就等于105(1+10%)(1+10%)(1+10%)=78.89元,含义同样,现在你给我78.89元,我去存年收益10%的存款,三年后同样能拿到105元,因此在10%的收益率假设下,三年后的105元就等价于今天的78.89元。

综上所述,如果我想获得10%的回报,这张债券我最高出价只能是4.55+4.13+78.89=87.57元。

上面这个计算过程,就叫做现金流折现,而这个10%就叫折现率。它的逻辑非常清晰,这张债券全部生命周期里(三年),带给我的全部现金流是三年内的利息15元,加上三年后还本100元,合计115元,按照10%的折现率计算,它的价值就是87.57元。估值结束。

然而,股市里可没有这么纯正的投资品。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之说;其次,公司经营利润可不一定和债券利息一样,全是白花花的现金,有些利润可能是会计做账作出来的,是欠条,水中花镜中月;再次,即便是含(现)金量十足的利润,但公司也不能像债券利息一样全部给你,它经常还要投钱进去更新设备或者扩产什么的,需要资本再投入;最后,公司每年赚多少钱可没人给你打保票。

这四个难题,就造成了股票无法象债券一样清晰的计算出来一个准确的价值,这才是“估值”的“估”字的含义。

怎么解决呢?

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一说,我们的“本”就得依赖下一位接盘侠出价才能拿回来。接盘侠在什么价格“一定”会来,这是股市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个确定了,我们的“本”才能保住,避免了我们想别人的“息”,别人谋走了我们的“本”;

其次,公司的利润要区分是真赚钱(现金)了,还是只赚账上数字。如果只是账上数字,你还得估算它何时变成钱,能变成多少钱;

再次,如果你计算出公司创造出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数字,由于这利润也不能分光,公司可能还要更新设备或者扩产什么的。我们还需要去厘清,哪些投入是维持现有获利能力必须耗费掉的钱,哪些是为了扩大获利能力的新投资。对于维持现有获利能力的钱,我们将它当做费用处理(就叫维持费吧)。每年获取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里,减去维持费,剩下的就是自由现金流。每年能创造出来的自由现金流,加上你计算的接盘侠会给的钱,一起按照你想要的回报率(折现率),按照不同年限收到的钱分别折现后加总,就得到了这个公司的估值;

然而,由于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估算,既没有国务院文件,也没有银行担保,所以我们还需要给这个估值打个折扣,算成你承担未知风险的代价(风险溢价),最终,你可以买入的价格,出来了。

除了你要求的折现率是个确定的数字以外(你可以任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N位,只是折现率越高,显然自己能出的价格就越低,买不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的东西都是变量:1)接盘侠出价;2)利润真假;3)每年的自由现金流(它几乎不可能是一模一样多,可能还有波动);4)折扣。这四个变量+折现率,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估值”的不同。

赔钱的投资决定,一定是以下一种或几种因素:过高的估计了接盘侠出价,被市场繁荣骗;将假利润当做了真利润,被公司会计骗;高估了每年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被自己的乐观骗;折扣要求太少,被不确定性骗。

不容易吧?本来就不容易。谁说投资赚钱容易,那一定是骗你的。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

要赚钱的投资决策,一定是保守估计接盘侠的出价;仔细甄别真假报表利润;确认自己能够“大体”估算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至少留出30%以上折扣。

当然,虽然不容易,但也很简单,比如老唐就多次在雪球说过,我的估值法很简单,两句话:三年后15倍市盈率卖出能获利100%,我就会买;高杠杆企业打7折。

这里代表着:三年内有机会在15倍市盈率水平交给接盘侠;能确认利润为真;能大体预测出三年后的利润水平;留有一定的折扣,实际上三年能赚百分之五六十就已经满意了。

难点在,但最难是。认真读财报——解决;理解企业、选择那些至少能看清楚三年以后净利润水平的企业——解决问题,这没有捷径,凡是说有捷径的,要么傻要么坏。

然后嘛,简单了,傻傻地等个便宜价格,再待其远高于15pe的合适时机将筹码交给接盘侠。重复。这就是笨笨夹头(价投)投资生活的全部。

股票现金分红,对收益有何影响?

一、摘要

推论一:【股票现金分红前后PB的变化】

推论二:【定量评估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股票现金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PB回归增长率对ROE有叠加作用,投资收益率 = (1+期初ROE)*(1+PB回归增长率)-1。

企业经营获得净利润,这些盈利可以现金分红,也可以存留下来继续投入企业运营。

(2)如果盈利有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当期末PB回到期初PB时:

(a)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b)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c)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PB回归增长率参考【公式2】,投资收益率参考【公式4】或【公式5】。

推论三:即使期初ROE水平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分红前PB和分红比例的影响下,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可能差别很大。

二、前言

股票的现金分红,主要与公司的盈利情况和公司的分红政策相关,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有影响吗? 如果有影响,那么如何定量的评估这种影响呢?

本文将从定量分析和推理的角度,评估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然后,根据推论制作一个计算模型。

再然后,使用推论进行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最后,简单的谈了谈我个人对“模糊的正确”的一些理解。

ps:另外,我还思考过股票现金分红具有的保障作用(或安全垫作用),以及在提供相对稳定现金流方面的意义。不过,这两个方面不属于本文要讨论的范围,就不在这里论述了。

三、术语与说明

(一)术语

分红比例:是指企业的现金分红与净利润之间的比例。

期初ROE:是指企业经营按期初净资产计算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财务报表使用的是加权平均ROE,与本文中的期初ROE有一定的区别。

PB回归增长率:本文定义的术语,是指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后PB回归到分红前PB的增长率。即 PB回归增长率 = 分红后PB/分红前PB -1 。

(二)说明

(1)现金分红虽然可以当成是收回了成本,但是并不表示没有占用成本,所以,从分红再投资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更为合理。另外,本文所说的分红再投资是指按除权除息价再投资。

(2)本文暂时不考虑再融资和回购的影响。(ps:类似本文的推理,再融资在不同PB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但是与现金分红的影响相反;回购在不同PB情况下同样会有不同的影响,与现金分红的影响相似。)

(3)由于期末PB相对于期初PB的提升或降低,导致的额外增长率对于投资收益率来说只是一次性的影响,时间越长,对投资者的年化收益率的影响越小。并且为了简化分析推理的过程,在考虑投资收益率时,假设期末PB与期初PB一样。

(4)本文只是从定量分析和推理的角度,评估股票的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并给出实际应用。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满足相关设定,但是推导的结论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四、公式推导与结论

----------------------------------------------------------------------

(一)推理一:简单推理现金分红前后PB的变化

假设:每股净资产为b元,每股现金分红c元,那么,分红后每股净资产变为b-c元(b>c)。假设,分红前PB为x,分红后PB为y 。

推导:

考虑“分红前股票市值=现金分红+分红后股票市值”的情况(目前A股分红时股价的除权除息也是按照该原则处理的),即 bx=c+(b-c)y

得出: y=(bx-c)/(b-c)

继续得出:y-x=(bx-c)/(b-c)-x=c(x-1)/(b-c)

经分析:

当x<1时,y

当x=1时,y=x 。即:当分红前PB等于1时,分红后,PB没有变化。

当x>1时,y>x 。即:当分红前PB大于1时,分红后,PB变大了(分红后的PB比分红前更大了)。

结论:

(1)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后PB小于分红前PB。当PB回归时,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会上升,所以会提升整体收益率。如果分红再投资,会更进一步的提升整体收益率。

(2)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前后PB不变。投资者持有的总市值也不变,对整体收益率无额外影响。

(3)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后PB大于分红前PB。当PB回归时,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会下降,所以会降低整体收益率。如果分红再投资,会更进一步的降低整体收益率。

(二)推理二:更具普遍意义的定量评估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如果一只股票按照PB来估值,期末PB与期初PB相同,不分红,那么,长期下来,当期末PB回到期初的PB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将等于期初ROE。

如果有现金分红(并且分红按除权除息价再投资,暂时不考虑手续费和红利税的影响),那么,现金分红将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呢?

假设:期初每股净资产为b元,PB为z,持股数量为n股,期初ROE为r,年末进行现金分红,分红比例为a,则每股分红bra元,分红前每股净资产变为b(1+r),分红后每股净资产变为b(1+r-ra);假设分红前PB为x,分红后PB为y 。

推导:

同样,我们考虑“分红前市值=现金分红+分红后市值”的情况。那么得出,b(1+r)xn = bran + b(1+r-ra)yn 。

得出:y = ((1+r)x-ra)/(1+r-ra) //公式1

得出:

PB回归增长率 = x/y-1 = ra(1-x)/((1+r)x-ra) //【公式2】 并且得出:

(1+r)*(1+PB回归增长率)-1 = (r(1+r)(1-a)x+ra)/((1+r)x-ra) //公式3

继续推导:

假设分红后按除权除息价进行再投资,那么,最终持股数量 = 原数量+分红购买数量 = n + nbra/(b(1+r-ra)y) = n(1+r)x/((1+r)x-ra))。

如果最终PB回到期初的PB值z,那么,最终持有市值 = 最终持股数量*分红后每股净资产*最终PB = n(1+r)x*b(1+r-ra)z/((1+r)x-ra) 。

由于期初持有市值=nbz ,根据投资收益率=最终持有市值/初始市值-1 ,

得出:

投资收益率 = (r(1+r)(1-a)x+ra)/((1+r)x-ra) //【公式4】

由于公式3与公式4的右值是相等的,

得出:

投资收益率 = (1+r)*(1+PB回归增长率)-1 //【公式5】

结论:

股票现金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PB回归增长率对ROE有叠加作用,投资收益率 = (1+期初ROE)*(1+PB回归增长率)-1。

企业经营获得净利润,这些盈利可以现金分红,也可以存留下来继续投入企业运营。

(1)如果盈利不分红,当期末PB回到期初PB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2)如果盈利有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当期末PB回到期初PB时:

(a)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b)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c)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PB回归增长率参考【公式2】,投资收益率参考【公式4】或【公式5】。---------------------------------------------------------------------- (三)结论

从上面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 推论一:【股票现金分红前后PB的变化】

(1)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后PB小于分红前PB。当PB回归时,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会上升,所以会提升整体收益率。如果分红再投资,会更进一步的提升整体收益率。

(2)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前后PB不变。投资者持有的总市值也不变,对整体收益率无额外影响。

(3)当PB>1时,股票现金分红,分红后PB大于分红前PB。当PB回归时,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会下降,所以会降低整体收益率。如果分红再投资,会更进一步的降低整体收益率。

推论二:【定量评估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股票现金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PB回归增长率对ROE有叠加作用,投资收益率 = (1+期初ROE)*(1+PB回归增长率)-1。

企业经营获得净利润,这些盈利可以现金分红,也可以存留下来继续投入企业运营。

(1)如果盈利不分红,当期末PB回到期初PB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2)如果盈利有分红,并且分红再投资,当期末PB回到期初PB时:

(a)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b)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c)如果分红前PB>1,则PB回归增长率<0,那么,投资收益率 < 期初ROE。

PB回归增长率参考【公式2】,投资收益率参考【公式4】或【公式5】。

推论三:

如果使用ROE和PB来估值,并且暂时不考虑再融资和回购的影响,在长期来看(不考虑市场情绪的影响),投资收益率取决于长期年化期初ROE、长期平均分红前PB、长期平均分红比例 3个因素。(ps:如果使用PE估值,在长期来看,投资收益率取决于净利润增长率和股息率。不过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就不在本文论述了。)

即使期初ROE水平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分红前PB和分红比例的影响下,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可能差别很大。五、股票现金分红对投资收益率影响的计算模型

根据上面的推论,得出以下计算模型:其中,期初ROE、分红前PB、分红比例 3项需要手动设置,PB回归增长率、预期投资收益率两项是自动计算出的理论参考值。六、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一)《一样的ROE 不一样的回报》分析 文章中举例说明了现金分红对不同PB企业的投资回报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给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定量分析推论与公式。现在,我们根据本文的推论与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看看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与他举例说明的结果一致。

分析过程:

(1)A企业的期初ROE为36%,企业盈利全部分红(分红比例a=100%),并且分红再投资,分红后PB=3,分红前后PB不同,经分析,分红前PB=(30+3.6)/(10+3.6)=2.4706

根据公式4计算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r(1+r)(1-a)x+ra)/((1+r)x-ra)=(0+0.36)/(1.36*2.4706-0.36)=12.00%

(2)B企业的期初ROE为36%,不分红(分红比例a=0%),即分红前PB=3

由于不分红,所以投资收益率可以直接等于ROE,即36%

或者,根据公式4计算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r(1+r)(1-a)x+ra)/((1+r)x-ra)=(0.36*1.36*1*3+0)/(1.36*3-0)=36%

(3)C企业的期初ROE为16%,不分红(分红比例a=0%),即分红前PB=2.5

由于不分红,所以投资收益率可以直接等于ROE,即16%

或者,根据公式4计算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r(1+r)(1-a)x+ra)/((1+r)x-ra)=(0.16*1.16*1*2.5+0)/(1.16*2.5-0)=16%

(4)D企业的期初ROE为12%。企业盈利全部分红(分红比例a=100%),并且分红再投资,由于分红后PB=1,分红前后PB不变,所以分红前PB=1

由于分红前PB=1,所以投资收益率可以直接等于ROE,即12%

或者,根据公式4计算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r(1+r)(1-a)x+ra)/((1+r)x-ra)=(0+0.12)/(1.12*1-0.12)=12%

(5)E企业的期初ROE为12%。不分红(分红比例a=0%),即分红前PB=1

由于不分红,所以投资收益率可以直接等于ROE,即12%

或者,根据公式4计算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r(1+r)(1-a)x+ra)/((1+r)x-ra)=(0.12*1.12*1*1+0)/(1.12*1-0)=12%根据本文的推论与模型,计算出的投资收益率与文章中举例说明的结果一致!

(二)芒格关于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说法不一定正确 芒格说过从长期来看(比如40年)投资者的回报非常接近公司的ROE水平(我在网上找到的芒格关于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说法,同时也被很多人引用的说法): “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6%有太大的差别,即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 账面价值低很多。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 观。”

但是,根据本文的推论,有如下情况:

(1)企业不分红或很少分红,存留收益继续投入运营。那么,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会接近企业的长期ROE水平。

(2)企业持续分红,如果长期平均分红前PB<1,分红再投资,那么,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会超过该企业的长期ROE水平。并且长期平均分红前PB越小、长期平均分红比例越大,那么长期年化收益率会远超过该企业的长期ROE水平。

(3)企业持续分红,如果长期平均分红前PB在1倍附近,分红再投资,那么,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会接近企业的长期ROE水平。

(4)企业持续分红,如果长期平均分红前PB>1,分红再投资,那么,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会低于该企业的长期ROE水平。并且长期平均分红前PB越大、长期平均分红比例越大,那么长期年化收益率会远低于该企业的长期ROE水平。

…… 由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在(1)、(3)情况下,投资者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会接近企业的长期ROE水平。但是在(2)、(4)情况下,长期年化收益率会与企业的长期ROE水平有差别,某些情况下该差别是比较大的!所以,芒格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

(三)高ROE,高分红比例的股票,有些可能很美好,而有些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首先,ROE的质量和未来的持续性需要投资者自行把握,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该企业是通过持续的高比例分红维持了未来的高ROE,根据本文的推论:

(1)长期下来,如果平均分红前PB偏低的话,那么,投资收益率会接近于ROE或大于ROE,实际的投资收益率可能会比较美好。

(2)长期下来,如果平均分红前PB中等偏高的话,将导致PB回归增长率为负且绝对值较大,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比ROE低很多,实际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并那么不美好。 所以,高ROE,高分红比例的股票,有些可能很美好,而有些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四)…… 还有一些其他实际应用,比如:

为什么优质(持续的合理或较高的ROE)、严重低估(非常低的PB)、高分红比例的股票的股价是有很高的保障的?

…… 等等,就不在此展开叙述了。 文章已经够长了,相信只有很少人能够仔细看到这里了吧……七、题外话 很多球友会觉得没必要这样计算或者过于精确了、犯了“精确的错误”、现实情况可能并不会如此,所以这篇文章没有意义的。

但是,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谈一谈我个人对“模糊的正确”的一些理解。

“正确”是指从某个角度,推导的原理、过程和推论的正确。“模糊”是指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定量推理时的假设,计算出来的理论值(如果有的话)只是一个参考值,是可以做模糊处理,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

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它从自由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推导的原理、过程和推论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各项参数可以有不同的设定(或 者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满足设定),计算出的折现值是可以是毛估的,可以进行“模糊”处理,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当然了,每个人的投资体系不同,有些投资 者可能会用到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估值,虽然我的投资体系中并没有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的模型,但我还是认为该模型是有意义的。

同样的,我认为本文的推导原理、过程、推论是有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或投资。

“模糊的正确”,我并不认为是“模模糊糊的认为正确”就可以了。特别是定量分析方面,我认为首先是推理、论证、统计等保证了方向或概率的“正确”,然后是“模糊的”进行容错,预留安全边际。

不仅本篇文章,我的其他一些文章也有过类似“精确”的推理,推导的过程与推论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我的投资。希望本文对大家也有所帮助!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炒股获得成功首先要做到这些,如何识别下跌是洗盘还是出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