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24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 “君临财富”,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谁是我大A吹牛皮大赛的冠军?

 光启技术莫属。

 我大A从来不缺乏吹牛皮者,通过蹭概念、在短期内快速拉升估值后减持股份,年年都有。

 但他们大多是垃圾,多年之后,往往身败名裂,消失在股海浪涛里。

 但光启技术不一样,他是有点真本事的。

 虽说经常忽悠散户,但经营业务仍在一点点推进,好转,因此充满了迷惑性。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光启技术,原名龙生股份,2015年3月龙生股份以7.15元每股的价格,向达孜映邦、光启空间技术、达孜鹏欣资源等共计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10.07亿股,募资72亿元。

 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变为达孜映邦,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刘若鹏。

 2017年6月16日,公司完成更名,由“龙生股份”变更为“光启技术”。

 光启技术自2014年到2016年,其营收均保持在4亿元左右,净利润分别为3913万、4033万、6594万。

 主营业务为汽车配件,主要产品有滑轨和调角器,两大产品长年以来占其营收90%左右。

 就是这么一家普普通通的公司,在牛市巅峰竟然能市值达到千亿,牛市结束后也有近400亿市值。

 究竟是什么在支撑他的价值呢?

 他又吹过哪些牛皮,炒过哪些概念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他的前半生。

 2015年3月,公司定增募集72亿元用于“超材料智能结构”等项目,将全部用于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15年8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新栋梁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9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光启尖端100%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为4.46亿元。 

公告称,光启尖端致力于从事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和军工超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及产品生产。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打造成覆盖民用与军工超材料均衡发展的研发与生产商。

 2017年12月20日,股价低迷的光启技术有5082万股解禁。

 在此节点,公司公告称拟签订重大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对方属于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行业,拟与合作对方在设计、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和智能出行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7年12月24日,携带4.46亿元现金购买光启合众持有的光启尖端100%的股权的消息复牌。

 复牌当日一字板涨停,次日涨停价开盘,随后大幅杀跌,此后股价处于阴跌状态。

 2017年12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市签署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超材料相关业务、“军民融合”领域及智能物联网相关业务等几个方向上展开深度合作。

 2018年1月3日晚公告,为了依托雄安新区区位优势与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开展超材料前沿技术和先进材料研发平台建设,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拟在雄安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雄安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各种概念蹭来蹭去,散户们炒的不亦乐乎。

 大股东们也选好了心心念念的海景别墅。

 2017年11月30日公告称,股东姜照柏拟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4620316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5%;姜雷拟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980135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6%。

 近两年公司低调了一些。

 但在2020年,公司又搭上了“隐身材料”概念,上演8连板涨停,涨幅最高超过4倍。

 2020年7月29日,深交所向光启技术发出关注函,针对公司近期股价的异常波动,进行了关注问询。

 8月4日晚间,光启技术“底气十足”的对此前关注函作出了回复。

 其中,针对银星基地、顺德产业基地项目等问题,光启技术表示,银星基地是公司下属子公司深圳光启设立在深圳市龙华区银星工业园的科研生产基地,是目前公司生产超材料产品的唯一生产基地。

 不得不说,公司玩概念的水平比经营的水平高出几百倍,历史上可谓是劣迹斑斑。

本月初,光启技术再次借12亿订单逐步落地卷土重来。

 这一次,我们是吃瓜看戏还是出手买入呢?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2017年公司完成了超材料尖端装备企业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注入,经过三年的建设,2020 年公司超材料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 60%。

 公司主营业务已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转型成为超材料尖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超材料是一种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其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主要来自人工的特殊结构。

 超材料设计思想的基础是通过在多种物理结构上的设计来获得超常的材料功能,目前已经发展出的超材料有左手材料、光子晶体以及超磁性材料三种。

 具体到产品层面,目前主要的超材料包括仿生塑料、热电材料、钙钛矿、气凝胶、Stanene、光操纵材料六种。 

超常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其应用范围覆盖了工业、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电磁超材料,对未来的通信、光电子/微电子、先进制造产业以及隐身、探测、核磁、强磁场、太阳能及微波能利用等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超材料研究企业呈现出光启技术一家独大的局面,公司掌握新一代超材料技术产品的深度计算、智能制造以及高效测试等核心技术,与尖端装备行业结合,率先应用到了我国尖端装备领域。

 君临此前说过,我国的基础材料、精密制造等领域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而材料这种基础科学又绝非一日之功,再加上材料领域离绝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

 也难怪上市公司热衷于利用这些普通人听不懂的概念来炒作了。

 按照公司的说法,公司开创了超材料的设计、超算、制造、生产、检测、标准的全产业链体系并实现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

 截至 2020 年 12 月,公司以及关联主体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授权已达 2000 余件。

 2020 年内公司申报专利 182 项,获得授权 99 项;光启尖端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审合格并取得证书,其作为主要编写单位参与的 2 项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三项国军标已经正式报批。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重要,哪个蹭概念的公司手里没有一大堆专利呢?

 传统的材料都还没搞定,现在又冒出一个超材料的新概念,对没有技术背景的投资者而言,根本没有能力去分辨技术落地的可行性、专利的含金量。

所以,这种公司的投资者,要么是炒概念快进快出的,要么是无视基本面、虔诚的信徒留着传给孙子的,两种都不是健康的投资心态。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想要真正“投资”这家公司,我们必须回到市场的角度,看看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如何。

 超材料当前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军工产品是典型的需求决定供给,部队提升装备,要用到相关材料,公司才会产生销售。

 只要公司接到军方订单,概念即可得到证实。

 2020年公司实现超材料研发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36.76%。

 公司作为一级配套制造商与某客户签订了基于超材料的先进多功能机载产品独家研制任务协议等相关协议,所含产品总重量占整机机体结构重量近 10%。

 该系列超材料航空产品价值占整机价值比例不低于其重量占比,是超材料技术大规模全面应用的里程碑。

 批产交付方面,2020 年公司新增 1 项产品由研制阶段转入批产阶段,实现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 2.6亿元,同比增长 65.55%;

 公司连续进入了两家客户的合格供方名录,成为重要客户的金牌供应商,并且收到某客户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

 其中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供货金额超 12 亿元,12 亿框架订单在 2021 年上半年逐渐落地。

 例如6月16日光启技术公告,子公司光启尖端与客户A签订了1.02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产品重量合计约529公斤,该订单属于公司已披露的超过12亿元订货需求范围内。

 尖端装备领域客户开始采购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能是公司从炒概念走向做实事的拐点。

此外,在 2019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光启技术首次公开展示了水下尖端装备蓝遁系列、水面尖端装备定方系列、舰载航空装备寄奴系列、远洋卫星通信苏武系列等覆盖水下到水面及海洋航空的超材料海洋装备。

 并且定方、蓝遁系列产品已与中船重工旗下企业签订千万级大单,随着持续发布的订单公告,也进一步说明光启超材料“黑科技”已经落地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2020年,公司研发的某高性能电磁超材料获得了中电科旗下公司千万级别的订单。

 运用电磁超材料作为隐身战机的蒙皮大大优于统的吸波涂层,靠引导电磁波,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不仅仅应用在隐身战机上,对于三军武器装备都具有战略意义,如潜艇的通风管、055 舰的透波桅杆等装备都有需要。

 2017 年,全球超材料在武器装备隐身技术中的应用规模在 1.3 亿美元左右。

 随着各国研发投入加大,到2025 年,全球超材料在武器装备隐身技术中的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 11.7 亿美元左右。

 光启技术的“白起”高性能电磁超材料的量产,使得公司完成了超材料工业体系的构建, 并率先应用到了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上,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在产能方面,光启尖端完成了深圳生产厂房的扩建工程,产能由4000公斤/年增加至8000公斤/年;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生产基地建设。

 其中,总投入14.9亿元的顺德产业基地项目于2019年8月开始施工,一期已于2020年封顶并试生产,并于2021年3月18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该基地将为公司新增产能40000公斤/年。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公司开始做实事了,是一件好事,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是不是可以直接入场投资呢?

 我们复盘过去一年来两次大涨,确实和企业经营的进展有关系,但普通投资者知道消息时,恐怕为时已晚。

 换句话说,公司从炒概念变成了炒信息获取能力,兜了一圈,散户仍然处于最劣势的状态。

 连冯柳这样的投资高手都假定自己在信息获取上毫无优势,散户们为什么会坚信在一个规则还不完善、内幕信息保密工作很差的市场上,自己可以获取信息优势呢? 

所以,当公司的订单规模披露出来后,大股东们已经拿着镰刀翘首以盼韭菜入场了。 

按照券商的一致性预期,公司2023年利润有望达到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0%。

 以PEG估值,按照2021年预期实现利润3.4亿元计算,也需要150倍PE才是当前市值水平,PEG已经高于1.5倍。

 也就是说,即便确认公司经营效益真实、未来几年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当前估值水平仍然偏贵;

 但如果股价跌回到近两周启动前的水平,即300亿市值左右,就显得合理多了。

 但是启动时,有几个散户能知道相关消息呢?

看来,和大客户达成合作协议,仅仅是把公司从黑名单释放的拐点,还不是投资者出手的拐点。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如果能够切入民用领域,将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超材料的性能优势将在通信天线、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中证明其独特价值。

 随着 5G 网络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推出,以及紧随其后的互联和自动驾驶汽车增长,超材料预计将在这些新兴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近年,超材料领域的初创公司发展迅速,随着未来几年涉及天线设计的核心专利的相继到期,该市场将更加活跃。

 如同 2005 年—2008 年期间 ,3D 打印早期专利到期后的产业爆发。

 5G 网络基础设施的推出,将为超材料天线应用新兴市场提供早期动力,推动该领域市场规模到 2023 年迅速突破 40 亿美元。

 超材料器件还可能逐步在雷达和激光雷达领域找到应用,随着雷达和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应用中越来越重要,超材料将有助于缩小这些传感器的尺寸和成本。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穿戴式智能装备,公司目前正处于孵化和发展阶段,在公共安全、智能安防以及防疫等领域均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来自广东省公安厅的一条消息显示,在部分地区的防疫检查突击队使用了光启的智能头盔开展工作。

这款智能头盔能实现传统红外测温摄像头的自动测温功能,工作人员佩戴头盔后,即戴即用,智能头盔会对5米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扫描,测出司乘人员的体温。

 有了这款智能头盔的助力,工作人员可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准确检测过往车辆司乘人员的体温“揪”出体温异常之人。

 目前该智能头盔在防疫检查突击队中使用相较于传统体温检测仪,智能头盔的检测效率是其三倍。

 如果公司能够借助智能头盔切入普通的To B领域,甚至和AR/VR结合切入To C领域,公司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从前些年的炒概念,到如今的比赛信息获取速度,散户们无一例外都是受害者。

 如果这只股票仍然停留在比拼信息优势上,面对拥有人脉资源、调研团队和资金的机构,散户就是等待绞杀的羔羊。 

即使具备快速的信息获取能力,由于公司长期处于炒概念状态,几乎没有公募基金参与,目前的定价机制还处于混沌状态。

 叠加公司产品处于放量早期,业绩爆发性强但不稳定,散户、游资博弈情绪浓厚,出手很可能伤到自己。

 有投资者可能认为没有公募基金,那么等公募基金接盘不是更好?

 虽然公募也经常高位接盘,但要么是业绩稳定、只是估值不合理,要么是板块性的故事。

 目前超材料只是光启技术一家公司的故事,蹭军工概念又不是核心品种。 

因此,只有公司的产品能够稳定的占据军品供应链席位,同时在民用领域打开空间,那么内幕信息优势将大大缩小,业绩可预测性更强,公募基金才有可能产生兴趣。

君临曾提过,来的太早是烈士,来的太晚没肉吃。 

对这样一个股市浪子,刚刚有所改正就看好也很容易成为烈士,但我们可以给一个观察的机会。

待到拐点出现再进行投资,对自己的资金才是真正的负责。

刚刚,A股吹牛冠军又回来了!

投资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偏差,从而引发错误的投资决策。

当风险来了的时候,对于中长线股民来说,公司隐患不能提前发掘,往往到东窗事发的时候,接连几个跌停将其埋入市场,再难崛起。

当机会来了的时候,中长线股民又犹犹豫豫,不敢上车,看不清公司中线发展逻辑,还以为只是短线热点,以致错失了一只10倍大牛股。

如今,君临研究政策后,确定投资策略,围绕着高端制造、消费医药、TMT、金融地产等重点行业,已建立起了六个维度的深入跟踪体系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尿垫、湿巾、生理裤……3000亿“宠物经济”财富帝国的残酷竞争残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