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常做常新是什么意思?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2-23

股市常做常新

俗话说∶历史决不会简单地重复。

以历史的眼光看股市,我们会发现,股市炒作的热点和题材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年的股市行情,决不同于去年,去年的股市走向也与前年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按照以往的经验来选股、炒股,就会吃尽苦头。

1994年中国股市在三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一改往日的漫漫熊气,迎来了火爆的牛市行情。股价节节攀升,涨势喜人。这其中,出尽风头的要数以外高桥为首的浦东概念股以及以望春花、新锦江等为代表的上海本地二线股。

而到1995年,股市掀起了一场大盘股革命,"上海石化"、"安徽马钢"、"鞍山一工"、"成都量具"、"成都工益"等冷门股突然大放异彩,成了股市中的明星。而上海本地股,这些昔日市场中人人追捧的股市宠儿,则成为倍受冷落的"死亡板块"。

一些沉醉于其往日的辉煌的投资者屡买屡套,最后只好割肉出逃。相反,买异地股、买低价股、买大盘股则成为当时广大投资人的共识。到了1996年,,沪强深弱的格局被深强沪弱的局面所取代,当深圳市场投资者赚得盘满钵满,笑逐颜开的时候,有多少沪市的投资者望着那象蜗牛一般爬行的股指和股价,怅然若失,扼腕叹息。而时光演进到1997年上半年,经过股市大跌的洗礼,炒作成长型绩优股则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四川长虹",从 21元的价位炒到了60多元,股价整整翻了三番,令奉行不追高的投资人大跌眼镜。对于这种市场行为,可以从著名股评家曹海先生1997年3月19日在《金融时报》深股日评中的一段话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曹海先生分析指出,去年的一个教训就是∶广大中小股民不断入市,为股市提供了一种支持动力。然而,由于新股民较多,容易轻信误导消息或市场分析言论。

此外,中小股民偏爱买中低价股,而对上市公司业绩认识不深,选股主要以一位数还是两位数股价为依据,这一点显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现在看来,作为机构主力,既要把握中小股民心态,但同时也要有机构自身的特色,即重视理性投资。

因此,机构投资者1997年上半年投资战略向高价股和绩优股的转移,其目的就在于降低投资中的盲目行为,规避市场风险,强化理性投资氛围。

曹海先生的一席话廓清了1997年上半年的中国股市特征。常做常新的股市充满了魅力,充满了神秘,充满了机遇又布满了陷阱;常做常新的股市为投资者的创新精神和高智能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如何判断股价波动的底部?有哪些方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