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住长线黑马并能跑完全程的是些什么样的人?

股票入门知识 | 发布于2021-11-03

遗住长线黑马,并能跑完全程的是些什么样的人?

答∶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能逮住长线黑马,并能跑完全程的很多是大智若愚和股市保持一定距离的投资者,而股市专家、高智商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知情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股市专家、高智商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知情人很少同长线黑马结缘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进行一番剖析。

先说股市专家与长线黑马少有缘份。股市专家,顾名思义就是对股市颇有研究、造诣很深的人。说他们持有长线黑马的本领不如一般的投资者,有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别看一些投资专家论述黑马起来头头是道,但到真的做起来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讲,是纸上谈兵,不关自家痛痒;做,是真刀真枪,自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一些股市专家推荐一些长线黑马也很在理,别人听后买了捂住不放,最后成了大赢家,而他们自己呢?却往往迟迟不买,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良机。

我们认识的一位股评人士,长虹上市不久,他就竭力向周围亲朋好友推荐长虹是一匹大黑马,他反复叮嘱大家,只要长期投资,买进后放它个三、五年,肯定会有大的收获。有人听了他的推荐后,买进长虹后一直括着不放,现在果然成了大赢家。而他自己呢?

在1994年向别人推荐长虹时,他没买;1995年长虹在 15元价位时他买了些,后来又抛了;1996年长虹股价除权后涨到了 20 多元,他才抖抖忽忽地买了一些,现在他手里的长虹般票虽然没抛,但收益已大不如听他的话买进长虹后一直捂住不放的亲朋好友了。我们问他,为什么你向别人竭力推荐长虹是一匹大黑马,而自己却不能对它一往情深呢?

他内疚地回答我们∶我向别人推荐长虹是一匹大黑马,是我经过仔细研究后,看到了长虹公司的经营方式与众不同,长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当时我向别人推荐时,自己也想买一些,但就是因为当时股市低迷,迟迟下不了决心。

到1995年一轮多头行情开始后,自己下决心在 15 元价位买了些,本想长期投资,不料这中间长虹因违规停牌,复牌后股价一路往下滑,这时自已又紧张了,慌不择路地在长虹复牌后就将它卖出了。后来就心有余悸,一直没敢再买。

到了1996 年长虹股价除权后涨到了 20 多元,这时自已才懊悔起来,横想竖想长虹是个非常好的股票,如果不买将又要失去一次机会,于是咬咬牙买了一些,因为有了以前低位抛售长虹的教训,所以这一次总算捂到现在还没有放掉。

虽然股市专家不都会有像他这番经历,但像他这样的股市专家肯定不在少数。报纸上曾介绍一位著名金融专家,在 24元价位买深发展,只涨了 2元钱就抛了,后来再也不敢买进。与他同时买进深发展的人,股价涨到 40 多元才抛售,盈利比他大10倍。连这位金融专家自己也承认他做股票本领远不如一般投资者。

他还坦陈,他的儿子、女儿都在炒股,但拿不定主意时总爱向散户股民请教,却从不问他这个经济学权威的父亲。最后他以自已的亲身经历得出结论∶像他这种专门研究金融证券的人绝对不适宜炒股。这位经济学权威的真知灼见,也给那些严格地按照股市专家的预测买卖股票,一年兢兢业业做下来,总是亏的多赚的少的投资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除了股市专家很少能与长线黑马结缘,在知识圈内高智商的投资者能捉住长线黑马的人也很少。原因是这些人过于理性了。理性投资本来是件好事,但事情一旦过了头,真理就成了谬误。记得在 1991年沪市刚开张时,一批报社记者手里就握有不少豫园商城的原始股票,当时是 100元一股(相当于现在 100 股),后来豫园商城股价涨到 1000 元,他们纷纷卖出了。

在他们看来股价涨了10倍再不抛就没有机会了。如果豫园商城股价再涨上去,已属搏傻行为,只有疯子才会继续参与。然而在他们抛出后,豫园商城股票还是义无反顾地一直往上涨,到1 万元才止步(当时就是在1 万元高价位买进,捂住不放的,至今仍然获益不浅)。豫园商城股价能涨到1万元,这是那批记者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最近我们和一些参与股市投资的大学教授进行了接触,当我们谈到一个成长性极佳的股票可以涨几十倍、几百倍时,他们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再好的股票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涨法。他们认为,如若股价真的有这样涨法,那完全是一种过度投机的行为,怎么涨上去的又会怎么跌下来。对于这些过于理性的教授们,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别的不说,就是在沪深两地早期上市的股票中已经涨了几十倍、几百倍的股票不是就有好几家吗?现在这些股票非但没有怎么跌下来,相反,有的还在继续涨。可见过于理性的人也是和长线黑马无缘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上市公司的知情人,这些人捉住长线黑马的也不见得多。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职工都握有内部职工股。按理说他们手里拿的都是原始股,成本很低。他们对自己的企业状况很了解,是不折不扣的知情者,应该最有条件做好本公司股票了。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我们曾走访过一家上市公司,他们内部职工股上市时,适逢大势低迷,有些人眼见股价天天往下落,就赶紧抛了。事隔几年,这只股票翻了几番,但全厂竟找不到一个继续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在全国颇有声望的资深股评家安妮女士对知情者不能捂住长线黑马有一番精彩的论述,她说∶"四川长虹无疑是只好股票,1995年底至 1996年初在 7~8元的位置横盘几个月,本厂的职工未必会去买,由手对大势缺乏信心,对市场的最终认同没有把握,许多人甚至在这个价位把自已企业的股票卖掉,结果卖出了一个历史最低价。你说他对自己的企业不了解吗?对电视机行业不熟悉吗?都不是,关键是因太近的距离,太短视的眼光。"

参与股市的人有数干万,能捂住长线黑马的寥若晨星。那么究竞什么样的人才能逮住长线黑马,并能跑完全程的呢?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这些人都是大智若愚,并和股市保持一定距离的投资者。

说他们大智若愚,是讲表面上看不出他们有何过人之处。他们买股票一不精通股市的技术分析,二不会高抛低吸、摊低进货成本(说不定他们一买进就成了套牢族)。而他们唯一的长处,就是能在数百家上市公司中,准确地挑选出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进行果断投资。他们的投资策略是∶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这些投资者买进好股票后权当长期储蕾,股市上的风风雨雨,股价的涨涨跌跌,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不到5 年、8年他们决不会结帐。平时他们关心的只是公司成长发展的情况,他们与股市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并且极有耐心,不到收获期绝不会出售。

在他们看来,具有高速成长性的好股票,犹如邮市中的猴年邮票,越捂越值钱。他们正是具备了这些极好的投资素质,才最终捂住了长线黑马,成了股市中赚得最多的一族。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资产重组题材认为很多黑马都是从中产生的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认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