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学霸就业真相:从女博士当城管,到内卷中学讲台

贝壳号 | 发布于2022-11-04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来咖智库”,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11月3日,2023年度国考报名结束。来自光明网消息,截至当日17:55,总报名人数已突破250万,相比2022年增加了50万人,同比增长25%,资格过审最大竞争比超5800:1。

关于考公的话题,我们之前都讨论得很多了,在“求稳”这一大趋势之下,考公的白热化竞争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今年上半年,就因为有北京大学女博士报考北京酒仙桥解道城管岗位,引发了大家对名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大讨论,现在大家发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识。

985学霸就业真相:从女博士当城管,到内卷中学讲台

不得不说疫情的到来加剧了这样的趋势。一旦“编制”成了追捧的对象,就连清华、北大这样顶尖牛校的毕业生也难逃魔咒。其中一个明显的外部效应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将目光投向了中学教师岗——学生们发现自己努力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回学校当老师。

01 学历价值严重缩水

前几日,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公布了今年招聘上岗的新任教师,有7人毕业于清华北大,1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这11人中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是硕士毕业,甚至还有1人曾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不只温州,之前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拟聘教师名单中同样名校毕业生扎堆,拟聘的22人,其中15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3人是硕士研究生。郑州第十一中学今年的录用名单同样阵容豪华、名校毕业生云集,从网上曝光的拟入职名单看,8人中有7名都是研究生,来自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山大等985名校。近些年,名校本硕博毕业生扎堆任教的现象,正由深圳中学、北京人大附中等一线城市的学校扩散至二三线城市的顶尖中学。

在教育专家看来,随着国内研究生培养规模增大,硕士、博士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现象将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整体学历提升是大势所趋。能够高新聘请名校硕博毕业生的学校实力财力雄厚,基础教育是相对比较靠前的,对于高水平的硕博有一定的需求。对于高校而言,很多重点中学招聘清北等名校毕业生,是为了培养竞赛生的。能够入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将直接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对于学校的升学率也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此外,学校招聘多位名校毕业生对于学校扩展生源、提升社会知名度都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近些年考研考博的人数增多,学历内卷内陷于各行各业,在教师编行业,尤其是省内排名靠前的中学,学历普遍很高,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02 为什么要执着考编制

“教师天团”频现,名校毕业生“大迁徙”,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薪的吸引。

据了解,深圳中学整个教师队伍中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师有100多人。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预算,深圳中学2021年用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预算为2亿元,该校职工总数为471人,每位职工平均年薪超过40万元。最初的深圳中学引进名校毕业老师,一方面是依托一线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的综合优势,另一方面是高薪的强大吸引力。

高薪吸引顶级名校毕业生的策略,被不少地方所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第一中学,开出年薪50-60万招聘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毕业生。2022年,准格尔旗以80万年薪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引进教育人才。收入达到预期标准,一年几十万的高薪,相比一些科研院所、大学的起薪比要高出一大截,高薪在近两年不稳定的社会就业环境下对于名校毕业生还是有着很大吸引力的。

做题家们辛苦寒窗苦读了十几年,能找到一个工作压力不大,薪资待遇还算满意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编制的稳定。

近几年,疫情对的肆虐导致经济下行,一刀切的政策对众多的实体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多少的企业破产、倒闭、难以为继,多少人员面临着工资折半甚至是失业的风险。而生活并不会因为疫情就按下暂停键,每月的房贷、车贷还需要按期偿还,苟延残喘下愈发显出“铁饭碗”的优势。目前就业环境每况愈下,大家对于就业的最优解——稳定,而最稳定的莫过于“体制内”。以前还会考虑私企、民营企业,拿着让人羡慕的高薪酬,畅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考公的人一年多过一年,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成果上岸还都是未知数,而且有些专业能够报考的岗位又十分有限,好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已经填满了。

中学教师编稳定又体面,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也大。去一个还不错的城市,选择一份教师的职业,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第三,工作压力相对较小。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学招聘教师有些是按照“非升即走”的原则,还有一些大学设置“专职科研岗”,不仅没有编制,如果最后达不到升职称的要求的话,可能还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此外最近几年,不少985、211高校的招聘标准水涨船高,普遍标准已经由博士学位加拥有海外经历,变成拥有海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或拥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即使能够成功入职部分985、211高校,也面临着巨大考核压力。除非是一些热门的专业在找工作时也相对轻松,而一些文史哲专业在就业中真的屡屡碰壁。

公办中学教师岗有着稳定的编制,极大的减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中学教师岗的工作与大学老师相比,没有论文的折磨、没有试验的枯燥,没有科研压力,因此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将中学教师岗位列入就业意向。2016年,一名北大博士放弃985高校特聘副教授的岗位机会,选择到重庆南开中学当化学教师。他说在大学做科研有点枯燥,自己更适合在中学教学。

第四,社会待遇好。

名校毕业生去二三线城市任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并非人人都向往一线城市的繁华和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有人喜欢二三线城市相对舒缓放松的生存状态。一线城市的竞争和生存压力真的太大了,而且人才饱和,房租贵、消费水平高,遍地都是硕士、博士。名校毕业生的履历在一线城市真的算不上稀缺,也不算是特别出挑的背景;在二三线城市却被当地企业或者政府当做宝贝一样捧着,差别待遇不止一点点,是天差地别。

小A是川大的研究生,2014年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机遇回到了家乡小县城做了一名高中老师,其当时的学历在整个学校都是天花板级别,受到了学校的重视,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领导层任务。温州对于人才引进有很多好的福利政策,包括给人才提供廉租房,提供买房优惠,优先落户,孩子优先入学等等。像是三亚的人才引进也是“一掷千金”,动辄大几十万的人才津贴+购房补贴,以大价格招揽高校毕业生。

结语

不过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新生人口断崖式下跌、人口规模逐年缩减,适龄的学生也逐渐减少,学校多而学生少,势必会面临学校合并或者收缩,对于老师的需求也会减少,天然的教师的岗位相应的也会减少。2021年,1062万个婴儿在中国降生,比以饥荒载入史册的1960年还少了340万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生儿数量523万,专家预测2022年新增人口会低于1000万,自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达到新世纪顶峰后连续第六年下降。

这可能预示着更激烈的结构性竞争的到来。对于省内名列前茅的中学招生定然不必发愁,对于老师的要求会更加的严苛,学历内卷更加的加剧;而对于一般的中学而言,自身实力和财力都有限,对于老师的招聘只能是挑好学校剩下的,在生源问题上本身就存在差异,但这种高新聘请名校毕业生的情况会加剧这种差异。除此之外,名校毕业生还会和师范学校的学生产生很大的竞争。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如何经营好县城购物中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