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10-25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

  今天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靠基金,十年时间,赚十倍。

  这意味着,十年时间的总收益率为1000%。

  今年的一万,就是十年后的十万;今年的十万,就是十年后的百万。

  今天的百万,就是十年后的……我想都不敢想了。

  赶紧擦擦口水,理性讨论,十年赚十倍这事儿,真的有可能吗?

  首先,理论上,可能还是有的。

  我翻了2011-2020年这十年中,每年涨幅最多的基金。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发现,如果你能在当年年初买入它们,十年下来收益率将达到21188.76%。

  这个数字有点长,可能看着有点眼生,我翻译一下,大约是200多倍,很吓人。

  但是,实现的概率吧,约等于零。

  买过基金都知道,能买到当年的领跑产品,这事儿已经是史诗级难度,跟中彩票一样。

  要拿到这个收益率,得连中十回头奖,连续十回。

  国足都进过一次世界杯,但这样买基金的天选之子,目前还没出现过,难度你想想吧。

  那么,有没有某单只基金,在这十年里实现了十倍收益呢?

  我又翻了一下,发现,也没有。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这十年间,表现最好的是谢治宇的兴全合润,累计涨幅是六倍,离十倍还有不小差距。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把收益目标拆成年化收益率: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想获得十年十倍的收益,年化需要超过27%。

  众所周知,巴菲特他老人家,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大约只是十年五倍的程度。

  所以说,十年十倍的难度,比成为股神还要再大一些。

  国内从业10年以上的头部基金经理,年化回报大致也在这个水平。

  这样看来,买基金想十年十倍,好像有点,emmm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投资,收益率预期应该定在多少合适呢?

  我们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

  先看看复利作用下,不同年化收益率的长期结果。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每一列是年化收益率,从银行存款常见的3%到天花板巴菲特的20%不等。

  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投资产品,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内。

  每一行是经过x年后的累计收益,从1年到20年的数据。

  如果想翻一倍,3%的年化收益率,需要24年。

  5%的年化收益率,需要15年;8%的年化收益率,需要10年;

  10%的年化收益率,需要8年;15%的年化收益率,需要5年;

  如果是20%的年化收益率,只需要4年。

  理想很美,那么问题来了,基金的真实收益率到底在哪?

  考虑到时间越长的数据,越有说服力。我扒拉了从2005年沪深300指数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数据: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截至2020年,偏股混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7.77%,还是蛮高的。

  但有人会说,2020年是基金的大年。把它算进去,可能会高估一些,得到的数据,会有点“虚胖”。你还别说,有道理。

  那我们再加两段,一段是截至“熊了一整年”的2018,一段是截至“大病初愈”的2019。

  这次,整体的收益都降下来了,各类混合基金指数的年化基本分布在10%-15%。

  其实混合基金整体的长期收益率,也差不多就在这个范围啦。

  有个细节,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截至到2018年的年化收益率,是最低的。数据看起来,似乎最不漂亮。

  但是,数据看起来不漂亮的时候,反而可能蕴藏着投资机会。古语说得好,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不信你看这张图: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左边,是站在某个时间节点,用后视镜往回看的收益率。

  而右边,是之后的收益率。

  不难发现,回头看收益率高的时候,之后的收益普遍不高。

  原因是,历史收益率高的时候,往往是站在一个阶段性的高点,透支了部分收益。

  而历史收益率低的时候,常常就是熊市中的低点了,更容易向上回归。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基金的销售人员,买基金的收益要好于普通基民。

  你可能会猜“是不是他们懂得更多,有内幕消息?”。还真不是。

  真实情况是,在高点处,基金的历史收益率个顶个的好。

  大家一看漂亮的数据,这敢情好,入场热情高涨,产品根本不愁卖,但是高点买入的真实收益嘛。。。

  而整体收益率看起来惨淡的时候,比如2018年底,随便拎出一只基金,近一年都在亏钱,自然就无人问津。

  为了完成kpi,销售人员常常自掏腰包,而这时,往往正是熊市的低点。

  所以为啥人家的收益更高,你就懂了吧。

  如果你仔细观察前面的表格,还会发现,不同类型的混合基金之间,似乎还有规律:

  偏股型收益率 > 平衡型收益率 > 偏债型收益率

  “谁收益高就选谁,这还用想?”

  那你再看看这张表,我扒拉了不同指数每一年当中的最大回撤:

买基金十年赚十倍,这事儿有可能吗?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10/22,不作投资推荐)

  不难发现,这个数据和前面的年化收益基本是反着来的。

  偏股型基金尽管长期收益高,但波动也大,一年中有个20%的回撤,并不稀奇。

  相比之下,偏债类基金配置的股票仓位低,波动就友好得多了。

  古诗有云,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对投资来说,从来没有产品是完美的,只有适合与否。

  追求高收益,长投资期限,能承受很大回撤,偏股型基金自然是香饽饽。

  但对收益没那么高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又比较弱的人来说,就得打量打量了。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一个有趣的笑话:

  一位石油商人死后正要进入天堂,却被上帝拦在门外:“虽然你有资格进入天堂,但天堂分配给石油商们的地方已经满了,无法安排你的住所。”

  他恳求上帝准许他讲了一句话,上帝同意了。石油商人在天堂门口大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结果天堂里所有的石油商人人都向地狱蜂拥跑去。

  上帝非常吃惊,说:“你真是太聪明了,现在天堂里留给石油商人的位置都空了出来,你可以进入天堂了”。

  但这位石油商迟疑了一会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中去找石油吧。”

  格雷厄姆的这个笑话,生动描绘了人们在股市里的从众心理。

  其实选基金也是一样,每个人对投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承受能力,与其随大流,不如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对有些人来说,想搞钱,能力强,胆子大。每年赚20%,是成功的投资。

  对有些人来说,图安稳,要保值增值跑赢通胀。每年赚6%,何尝不也是一种成功呢。

  高收益,从来不是定义投资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投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

  可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理解,自然没有单一的范本。

  它可能是一套房,一辆车,一枚钻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可能是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养老金,或者只是,一份踏实的安全感。

  即使,没有想象中的十年十倍,投资,依然是一件蕴含美好憧憬的事情。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收获生活的幸福。

投资基金要赚钱,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行,这些行为要避免!

  在我们投资过程中,常常把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选基金上,力图能找到全市场涨的最好的那只基,但其实,我们投资收益,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客观因素,即基金经理投资水平,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主观行为因素。

  所以即使我们从众多的基金中,选到好的基金、好的基金经理,也不一定最终能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我们的投资行为影响更大,而这个因素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A股的波动性相对较高,这也让基金投资中的择时操作更显艰难。景顺长城基金根据过去五年的数据做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5年,客户由于投资行为将最终的投资收益拉低了11.62%,相比基金经理过去5年为这些基金创造的平均年度净值增长率19.57%,客户投资行为的损耗率接近-60%。

  哪些行为对收益的损耗最大?调查数据给出如下负面行为清单:

  负面行为一:频繁买卖

  我们时常会听说,某客户买了基金,由于忘记密码或者卸载了相关软件,多年后发现赚了很多倍,诸如此类的新闻。

  虽然不可忽视这些小概率事件中当事人运气的成分,但试想若是我们频繁查看基金账户,频繁操作,就算基金最后翻了几倍,我们也可能拿不住。

  投资比的不是谁的动作更多,谁的交易更频繁,谁更勤奋。“追涨杀跌”“抄底逃顶”“波段操作”这些高难度动作往往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是毁灭价值。

  股市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被称之为二八现象。也就是说,一只股票的大部分涨幅可能是集中在20%的时间段内完成的。频繁交易的后果很可能是,在市场大幅拉升的时候,我们并不在场。

  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和芒格一致认为的那样,一生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的投资机会就可以了。投资中,“躺着不动”也是一种智慧。

  但是想要真正做到“躺平不动”也不是一件容易时,上涨时兴奋、下跌时恐慌才是人的天性,所以想要管住频繁买卖的手,可以借助一些外力,比如封闭基金。

  有数据统计,持有基金时间从3个月到5年,正收益概率从60%提升至90%,持有总收益率也从5.29%提升至65.56%。

  选择封闭式产品,相当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基金持有时长,这样就避免了因为频繁交易带来的损失。

  负面行为二:跟风追涨

  我们都知道,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基金产品,是简单有效的投资策略,然而市场起伏震荡,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很难克服。

  市场的价格就像钟摆一样,围绕着价值中枢,在低估与高估间反复更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在市场狂热和难捱的寒冬中会被抛之脑后。

  想要在市场恐慌杀跌时顶住压力沉稳应对,牛市成功逃顶,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普通投资者的压力和挑战都是巨大的,“择时”被称为投资中最难寻找的圣杯。

  如何不择时,又能赚取不错的收益?我们可以借助外力—基金定投。基金定投采用“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的策略,基金申购量是均匀的:无论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采用定期定额的基金投资方式。

  首先避免了需要选择入场时间点的大难题。同时顶住了“亏损”的压力,市场处在低位时用低成本买入更多筹码。

  虽然是中庸之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帮我们战胜了自己,同时也战胜了这个市场上大多数追涨杀跌的人。

  负面行为三:过早止盈止损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基民容易在如下两种情况下做出止盈止损行为:

  1)持有的基金从亏损到回本

  当持有的基金从亏损到回本的那一刻,全身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同时,还会有一种想要赎回的冲动。这是非常正常的,人天性里会想要偏离痛苦和恐惧。研究表明,亏损和赚取同样数量的钱,亏损带来的痛苦是赚钱获得的喜悦的2.5倍。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最主要的是事前预防。我们买基金恰好在最低点的概率非常小,在买入基金后,出现一段时间的亏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在买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会有亏损再到回本的过程,也会出现离场这种本能的冲动。

  这种冲动是必然存在的,但幸运的是,冲动的大小和持有基金时的亏损幅度也是高度相关,亏损幅度越大回本时想要卖出的欲望越强烈。如果亏损幅度很低,比如最大回撤只有3%以内,虽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因为幅度较小,影响也比较小。

  因此,在买入基金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能够接受的亏损幅度是多大,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知道自己底线的,前期可以保守一点,随着经验的积累,对于自己的底线也会逐步清晰。

  2)赚钱出现较大回撤的时候

  除了亏损到回本的时候容易想卖出基金外,赚钱然后出现较大回撤的时候也会很想卖出基金保住盈利。

  比如说之前因为市场好已经获得了50%的收益,近期市场出现调整,回撤达到了20%,看到收益逐渐减少,会产生严重的损失厌恶,想要卖出落袋为安。

  那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浮盈出现回撤这个是看市场的,很难提前判断,如果只是简单的有一定盈利就取出来,这是不正确的,这种方式很容易错过大牛市。

  所以,当你想卖出的时候,不妨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方向,要是依然是长期最看好的方向,不妨再多观察些时间。

  买基容易养基不易,最重要的是心态。正如巴菲特能够摆脱追涨杀跌的惯性,做到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优秀的投资者往往能理性判断,跳出市场情绪做出“逆人性”的选择。

  投资中,光基金经理给力还不够,基民自身的操作行为也很关键。大多数情况下,降低收益的多是频繁而错误的操作,所以只有降低了决策数量,才可能真正提高决策质量。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如何根据经济循环阶段来预测股市行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