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多家医疗企业财报,能赚钱的只有这3家吗?

贝壳号 | 发布于2023-06-12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良医财经”,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又到了财报季,那些上市的模式创新类医疗项目都混得怎么样了?

良医财经翻阅了十余家项目的财报,涉及在线医疗、医疗影像、植发机构,从卖药的、到卖技术的,再到线下开店的,最后发现,能赚钱的不足3成。

过去,这些模式创新医疗项目借着某一个风口,在一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各路头部机构纷纷捧场。现在,二级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那些有关概念、没有技术的、重度依赖营销的,成了裸泳的人。

曾几何,在线医疗火的一塌糊涂,最顶峰时,京东健康二级市场冲破了2000亿市值。随着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的火爆,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上市,寄希望在较短的时间窗口期完成资本市场一跃。

但不足两年时间,二级市场的价格急转直下。冲上港交所的叮当健康上市仅半年就给股东们来了个“下马威”,股价就一路下跌,目前已经跌破发行价。

比起波动的股价更让股东们担忧的是,手中持有的这些项目,损越来越严重,盈利能力较弱。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市值短期波动,未来随着行情变好,还有希望。但项目没有盈利能力,长期看根本赚不到钱,一旦到了解禁期,似乎结局只有割肉离场。

良医财经以在线医疗、慢病管理/AI医疗、医患管理类/辅助诊疗、线下机构四个细分赛道为例,试图解析模式创新的医疗项目,为何有人赚不到钱?那些能赚钱的,作对了什么?

01 在线医疗:钱都让京东、阿里赚了?

在互联网医疗的范畴里,最值得一聊的就是在线医疗项目。借助疫情难以线下就医的制约,这类项目在2年前风生水起。如今,都过得怎么样了?

5月23日,阿里健康发布了2023财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12个月,阿里健康总营收达到267.63亿元,同比增长30.1%。在报告期内,阿里健康的年度利润约为5.34亿元,对比去年同期亏损2.66亿元,全面实现扭亏为盈。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京东健康发布了2022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京东健康全年营收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52.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净利润达26.2亿元,同比增长86.6%,正式进入全面盈利时代。

作为医药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相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让市场对医药电商平台的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

日前,京东集团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同时,京东市值最大的子公司京东健康也发布了未经审计最新资料。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京东健康取得收入人民币139.5亿元,同比增加54.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11.57亿元,同比增加107.8%;经营盈利7.95亿元,同比增加1190.4%。

这两家颇具代表的互联网医疗项目,基因类似,都是以医药电商出发,如今,全部实现盈利,第一,两家都掌握了流量入口,第二,基于多年电商平台的运营,积累了技术能力。第三、背靠平台作为支撑。

不过,仅有平台大树,也不一定能盈利。平安健康就是如此。虽然同为互联网医疗项目,但是顶着“互联网医疗第一股“上市的平安健康并并不平安。

财报显示,平安健康2022年营收为61.60亿元,较2021年的73.34亿元下降16.0%。

2022年,平安健康的净亏损为6.1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净亏损15.39亿元收窄60.3%,其中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08亿元,较较2021年同期的15.38亿元收窄60.5%;经调整亏损为8.4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经调整亏损14.17亿元收窄40.1%。

这并非平安健康首次亏损。早前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平安健康的净亏损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9.12亿元、7.47亿元和9.49亿元,2021年增至15.39亿元,2022年则降至6.11亿元。

与平安健康一样,深陷亏损陷阱的还有叮当健康。

年报显示,2022年叮当健康实现净亏损28.42亿元,较2021年净亏损15.99亿元扩大了77.8%。叮当健康连续五年亏损,且亏损额度越来越大。

从营收规模来看,叮当健康营收规模在四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中最小,增长速度也不太突出。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叮当健康的营收增速为74.71%、65.07%、17.68%,作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头部的京东健康的营收增速为78.77%、58.30%、52.32%,均高于叮当健康。

叮当健康的营收为增速在2022年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较2021年下降了47.39个百分点,其增长后劲令人难以担忧。

从平安健康的案例可见,有平台并不是盈利的关键,而从叮当健康和1药网,也可推断,阿里、京东健康的成功归,不仅仅是选对了赛道。

1药网有限公司(原名壹药网)的前身1号药网成立于2010年7月,隶属于111集团,是海量用户正在使用的医药平台,也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合法网上药店。

2022财年,1药网全年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4.17亿元,同比增长37.76%,营业收入为135.17亿元,同比增长8.78%。公司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2.77%,营业收入为41.48亿元,同比增长19.86%。

如今回溯这一行业,越发具有头部虹吸效应。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有着较强的电商基因,且有着而较大的流量入口优势,这都使得两家在互联网医疗的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同为医药电商的1药网和叮当健康,想要获客,则需要更多成本。

随着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的品牌更强,消费者也会选择头部平台作为第一选择。而平安健康,虽然背靠平安大树,但似乎仍然找到更好的变现途径。其先天的商业模式和保险导出的方法论,让这家第一个港股上市的企业仍然困于盈利的难题。

难道,钱都让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这样医药电商赚走了?

02 慢病管理+AI医疗:无一盈利,全员亏损

从掌上糖医转型的智云健康是互联网医疗时代,一个慢病管理的资深玩家。去年7月,借着“AI+医疗”的热门标签、头顶“慢病管理第一股”的智云健康登陆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接近200亿,,但此后股价便一路下行,如今市值不足50亿。

根据财报显示,智云健康2022年实现收入29.8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70.1%,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66%。虽然业绩增幅较大,但仍然难掩亏损隐忧。

财报显示,2022年,智云健康年度亏损16.9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3.33亿元。将其财务数据再向前翻,2019年至2021年,智云健康的年内亏损额分别为5.65亿元、28.97亿元、41.53亿元,加上去年的亏损,累计亏损已经接近80亿。

同样为健康管理的思派健康也面临同样尴尬。

2022财年,思派实现营业收入41.19亿元,同比增长18.58%,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3.71亿元,。

据其财报显示,2019-2022年思派健康的亏损额分别为5.96亿元、10.42亿元、37.49亿元、13.72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达67.59亿元。而与亏损并存的是较低的毛利率,据财报显示,2022年思派健康的毛利率仅为8.2%,个位数的毛利率对于正在急速扩张的思派健康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

与思派健康类似,同样以AI+医疗为噱头的,还有医渡科技。

上个财年,思派健康总收入为12.3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7.66亿。

目前,医渡科技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板块,分别是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和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其中,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作为医渡科技经营时间最久的业务板块,报告期内收入达人民币4.45亿元。

之所以难以盈利,或与其费用高昂相关,财报显示其运营支出为8.38亿。此外,销售费用4.14亿、行政费用3.37亿,在自营业务营收并不十分显眼的当下,这些费用正在拖业务的后腿。

在健康管理和大数据AI方向上的上市医疗项目无一盈利,原因除了竞争者众多之外,流程长,见效慢,且投入非常大,这都使得业务难以形成稳定闭环。此外,这类项目获客成本较高,使得本身商业模式较为脆弱。此外,大数据方面,随着监管趋严,第三方机构很难拿到数据。且数据处理成本很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过去几年,AI+医疗的风口正盛,很多项目借力起飞,但如今,风口一过,一些标榜自己为大数据或者AI的项目纷纷转型。比如思派健康布局特药药房、健康保险和SMO等业务,形成“医+药+险”业务模式;森亿科技则进行了医院信息平台建设;零氪科技的重心转向了医药开发和营销。

03 医患管理类、辅助诊疗:难以解决支付问题,落地之路难寻

2018年前后,带有AI性质的辅助诊疗项目得到了一级市场投资人的疯狂下注,同一时期,只要是医疗影像类项目只要创业,几乎都会被投资人们拜访一圈。

在这其中,鹰瞳科技就是一个非常具备代表性的项目,鹰瞳的主营业务方向就是基于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通过视网膜影像、多模态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既有医疗+的脉络,还有AI诊断的加持,让鹰瞳发展得十分迅速。

不过,虽然在一级市场得到青睐,但上市至今,鹰瞳股价并不显眼,目前市值仅仅为11亿上下。而在2021年鹰瞳科技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75.1港元,募集资金15.66亿港元,市值超过70亿港元。

公告显示,公司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1.32%,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8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6.20%,基本每股收益为-1.75元。一个事实是,鹰瞳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4年出现了净亏损的情况。

作为第一家上市的AI+诊断的公司,鹰瞳一直是市场关注的所在,这家企业当前的股价表现和营收情况,再一次印证了市场观点,AI医疗行业难以发展的关键在于,规模化商业落地非常难。

从业务模式看,鹰瞳卖的是自家产品,这个影像产品需要进入医院,这就涉及谁来买单的问题?医保还是医院?再或者是患者?

如果不能解决支付问题,鹰瞳想要规模化扩展市场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这类影像类AI项目,市场上还有一家上市的医疗服务项目——医脉通。不同于上述医药电商、健康管理等to C端的项目,医脉通对标的用户是医生。在其平台上,医脉通注册用户数量约6.20百万名,其中约3.72百万名用户为中国执业医师,占中国执业医师总数约85%。

作为市场上并不多见的医学知识库,差异化发展,也给了医脉通很大的成长空间。2022年财报,医脉通年度收入为人民币3.14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为人民币2.13亿元,同比增长6.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17亿元,同比增长188.9%。

而在良医统计的13家医疗上市项目中,医脉通也成为了唯三实现盈利的项目。不同的用户人群、扎实的内容、长期深耕赛道,坚持差异化的路径,这都是医脉通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反而是那些,红海竞争的赛道,借助资本一发冲天的项目,如今大多数参与者已经销声匿迹。

04 线下机构:获客成本高昂,重度依赖营销

过去三年,因疫情影响,不少线下医疗机构收到了较大的冲击。但随着这一负面阴霾消散,各家机构都跃跃欲试在今年实现新生。

作为线下体检头部机构的美年健康,在过去一年实现营收85.328亿元,上年同期为92.158亿元,同比下降了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31亿元,上年同期为6158万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了965.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78亿元,上年同期为7272万元,同比下降880.84%。

2022年底,美年健康的董事长俞熔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喊出了2023年的4个目标,其中一个就是要让美年健康实现扭亏为盈,在2023年实现全年盈利。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就在5月,深交所对美年健康的年报发出问询函,重点提及客单价与毛利率的矛盾及销售费用、应收账款等多项财务数据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公司连续四年因为财报问题收到交易所的问询函。事实上,不仅仅是交易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公司2022年财报及2023年一季报中,还藏着诸多隐忧。比如高达40多亿的商誉,这还已经是做了13.5亿减值计提之后的数据。

内部问题、财务矛盾之余,作为一家线下机构,美年商业模式的基因就导致了成本较高。且面相消费者,较为依赖广告等营销手段。

同样有此问题的还有雍禾医疗。

公告显示,2022年雍禾医疗实现营收14.13亿元,同比下降34.85%;股东应占溢利-8397.60万元,同比下滑171.43%;毛利8.73亿元,同比下滑44.77%。

近几年,随着90后“秃如其来”的脱发烦恼,植发机构开始在资本之路上狂奔。作为第一家上市的植发机构,雍禾医疗由盈转亏也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从商业路径看,植发机构也有“先天不足”,运营成本非常高。山西证券显示,植发门店租金和医疗器械支出占总成本约 15%。目前受制于植发高昂的客单价,植发机构门诊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一般门店面积上千平米、租金费用较高。医疗设备价格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基建综合成本较高。

此外,这类机构重度依赖营销,行业综合获客成本平均 2000 元/人。而且,植发属于低频消费,消费者不会频繁光顾。

2022年,雍禾医疗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尽管较上一年下滑了28.51%,但仍达到7.67亿元,销售费用率约为54.18%。可以说,公司近半成的收入都被用在了营销推广和员工成本方面。无论是美年还是雍禾,都存在线下机构依赖营销、运营成本较高的难题。

05 良医财经的思考:想赚钱?不能靠营销,要有流量、有技术、差异化运营

在良医调研的13家上市医疗项目中,只有3家实现盈利。纵观这盈利的三家,要么有大流量平台的深耕、要么有技术的积淀、要么差异化发展。

而那些深陷亏损的企业,也有着相似的地方——借助某个资本风口而起,因没有差异化能力,如今股价下跌、缺乏盈利能力。

在商业海洋,一个巨浪就能冲上百米高空,同样,没有起飞实力的,也会被浪头击落。

风口转换,如今的投资行业仍然热爱医疗项目,但与前几年不同,原创药和医疗器械才是投资人们关注的重点。模式创新的热潮不再,这些已经上市的项目,抓住了最佳的上市窗口期,但如何长治久安的发展才是当前的关键。

纵观上述项目,在研发投入方面发力的并不多,且大多重度依靠营销获客。这也使得自身运营成本较高。无力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建立壁垒。

未来,想要赚钱,先要营销减负!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当打假博主来到奶茶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