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主旋律影片集体亮相,共探现实题材创作方法论|直击上影节开幕论坛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6-15

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新博弈”,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去年,包括《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夺冠》等主旋律献礼片均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为日渐发展成熟的主旋律电影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献礼片可谓迎来爆发期。

 6月10日,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有《1921》《中国医生》《长津湖》《望道》《大城大楼》等献礼片集体亮相,还特别策划了“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聚焦主题主线,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不仅如此,上影节开幕论坛中,来国内头部影视公司的领军人物还齐聚一堂,从实际经验出发,分享了主旋律影片应该以何种生产模式,保证主题电影高质量的呈现,干货十足。

 1

 多部主旋律影片集体亮相

 本届上影节,备受瞩目的当属开幕影片《1921》,该片集齐了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王俊凯、韩东君、袁文康、祖峰、张颂文、欧豪等众多演员,讲述了1921年“一大”代表面对多方阻挠,突破重围,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建党这一开天辟地历史时刻的故事。

 对此,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通过艺术和影像的力量能够回望百年,能够读懂百年初心,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一个事情,也是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中国影视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1921》,2021年,正值党的100周年华诞,主旋律电影的风靡,既是因为在艰难时刻全民迸发出更强的国家意识,也是整个电影行业、头部公司在该领域长期重点布局的集中爆发。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透露,今年中影集团策划了近十部重大主题作品,包括从五一开始上映的《悬崖之上》,以及《我和我的父辈》《在武汉》等。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则分享了上影出品的多部重大题材作品,包括《望道》《大城大楼》等。电影《望道》以党史重要人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首位翻译者陈望道的事迹创作而成。

 曾经推出了“中国骄傲三部曲”的博纳影业今年推出了“中国胜利三部曲”,其中,既有展现抗美援朝志愿军英勇杀敌的《长津湖》,聚焦武汉抗疫一线白衣天使的《中国医生》,还有致敬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无名》;万达电影则带来两部主旋律作品——讲述武汉抗疫故事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以及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我的父亲焦裕禄》。

可以看到,过去,主旋律影片的出品方,多是中影、华夏、上影等一流国有电影公司,近年来,随着《战狼2》《流浪地球》等主旋律大片成为爆款,主旋律大片中,既有在影视行业深耕多年的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传统影企的身影,腾讯影业、爱奇艺这种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影企也在积极担责。

2

「拍人民群众真正喜爱的」方法论

 各大头部公司争先入局的同时,主旋律影片早已从追求形似的特型演员到追求神似、兼具形似的实力派,再到当红流量小生,日益向年轻观众看齐。不过,尽管演员在变,但是主旋律大片的标准从未改变,即是周恩来总理当年批示的「拍人民群众真正喜爱的」。

 因而,在上影节开幕论坛里,以何种生产模式,保证主题电影高质量的呈现,亦是影视行业关注的重点。在这一方面,各大头部影视公司都给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表示,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和总结,中影找到了一条主旋律影片的成功表达路径——“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用艺术化的手法还原历史事件,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他认为所有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无不在真情实意的表达,与观众的情感碰撞上下足功夫。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从主创团队、创作手法、目标导向三个角度出发,分享了主旋律作品的创作经验:第一是为作品寻找到最合适的主创人员;第二是打破传统套路,只有手法创新才会吸引观众;第三是要重视市场收益,“如果没有良性循环,那我们今后的创作也将无以为继。”

 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以《长津湖》的创作为例,强调了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是影片成功的保证。他透露,为了逼真呈现在冰雪天气里,士兵嘴里的哈气,以及身上抖落的尘屑等这种细致入微的画面,整部影片有100多家特效公司共同参与,保证影片的每一帧都近乎完美。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指出,主旋律电影在创作过程中,第一点是要讲究对于历史的尊重,讲究严谨,讲究反映真实;第二点是在严肃和真实的基础上,如何用以合理的形式进行艺术化的再创作;第三点是要有一个有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历史,希望通过符合当下艺术表达的一个创作群体,方能保证我们用一部不同以往的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作品表达出来。

 当下,不管是现实的产业需求,还是社会对影视作品提出的正向价值要求,或是文化出海、输出中国符号的愿景,都让主旋律成为每一个影视创作者的必修课。

  3

 爆款内容唤醒市场活力

 在电影产业不断升级、市场不断扩容的今天,作品既需要照顾到观众不断变化的口味、让观众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同时也需要创作者与时代形成共振,创作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秀影片。

 这并不仅仅是观众对于优质作品的要求,还是影视行业长远发展的要求。毕竟现实题材作品对于影视行业的提振只是一时的,在防疫常态化的当下,如何保持市场的活力,有效的释放消费的潜能,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因而,影视公司还需结合市场变化,结合观众需求,结合行业本身的特点不断去创新。在这方面,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从题材、内容和机制三个方面谈了腾讯影业在这方面的做法。

 第一,从今年的元旦、春节、五一档等重要档期来看,观众认可的好的影片,往往都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表达,能够和观众有高度共情的。未来,一方面腾讯影业会和梁晓声老师、滕肖澜老师一起合作,去改编他们的优秀的我们的出版作品。另一方面也会发挥阅文非常优秀的网文创作、众创的平台,为更多作者结合现实进行创作的这种热情和创造力,为他们搭造更好的舞台。

 第二,IP是一个非常好的经过市场和用户验证的好故事,和用户集体情感的承载,希望能够加大更多在阅文平台上,在腾讯动漫的平台上验证的好故事,更多的改编好的IP,希望能够通过阅文,希望通过腾讯影业的合力,通过新丽的力量,让好故事生生不息,能够有更多类似《庆余年》这样的作品能够推出来,带给市场更多有题材的创新、拍摄的创新。

 第三,创意行业本质就是创新,让创意和IP还有好故事在创意的生态和IP的矩阵里边,才能够生生不息,应该打开电影行业的门,和剧集,和动漫,和文学,以及其他的文化娱乐的形态能够充分的优势互补,联动起来,这样才能为电影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带来更多好的作品,会带来更多的人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方面承担着塑造社会、影响社会的功能,使得更多观众从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也在日益增强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信心,为电影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国产电影早日实现百亿票房。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快递内卷时代,菜鸟飞出藩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