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社:为什么优秀的民营企业都在反腐?

意见领袖 | 发布于2021-06-0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德林社”,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留下来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句,如今其已经成为寓意反腐败的名言。只有将到处乱生的恶竹斩掉,才能让松树健康长到千尺。“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侵蚀组织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主流的组织构成,亦面临着“腐败”的困扰。毫不夸张的说,不能直面并解决腐败问题的企业,难以成为有持久生命力的组织。这两天,看到碧桂园文商旅集团原总经理张强涉嫌索贿受贿。当然,到底张强所涉何事及相关事件定性,最终要需要司法机关作出裁定。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张强案是碧桂园内部纠察发现的,目前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如果是这样,其意味着张强案背后是碧桂园主动反腐,要知道,碧桂园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147位,是中国地产行业乃至民营企业的龙头,其中信号自然值得细品。

事实上,除了碧桂园,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反腐且被外界所知的案例越来越多,大体来看,这样的案例多发生在被外界评价公司治理还不错的大公司身上。比如,2017年华为消费者BG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腾鸿飞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内网通报原菜鸟网络副总裁及地网业务负责人史某利用职务收受贿赂数百万元,严重违规被处分……为什么越是知名度高和优秀的公司越是在“高调”动真格地反腐?这背后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这些民营企业业务体量大且在快速发展期,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客观上有更多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诱惑;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清晰自己企业成功的基石是什么,敢于也必须根除腐败。腐败不能忍,民营企业1号位亲自抓作为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非常低调,外界很少看到杨国强关于企业具体经营的长篇大论。但是,杨国强关于碧桂园企业文化的论述却一再被强调和为外人所知。

“对于贪腐行为,公司绝对不会容忍,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底线。对于国家法律、公司制度,要有敬畏心,警钟长鸣。”这段话在碧桂园内部几乎人人都会背,它是杨国强对于公司文化特别是“反腐文化”的核心立场。有分析认为,此次碧桂园文商旅集团原总经理张强案,可以看出碧桂园对腐败现象的态度是零容忍的。同样作为民营企业的“1号位”,华为的任正非对于腐败的痛恨也和杨国强类似。任正非在内部反腐演讲《内外合规多打粮,保驾护航赢未来》中表示,“维持生存的根本就是不能腐败”。2017年,华为方面称,原消费者业务中国区销售主管滕鸿飞日前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彼时,滕鸿飞所在的消费者BG对华为的营收贡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华为披露的当年半年报,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公司总收入的37.23%。如此,任正非依旧坚决反腐,并表示公司不因为腐败而不发展,也不因为发展而宽容腐败。

京东的“1号位”刘强东对员工贪腐则被形容为“抡起大锤砸铁锈”。在2016年双十一前夕,京东集团对外一次性公布了10起典型腐败的事件。对涉事员工全部开除并公布姓名,以显示出在“双11”电商促销前夕,该公司打击腐败的决心。与京东相比,另一家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反腐上也不遑多让。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内网通报原菜鸟网络副总裁及地网业务负责人史某利用职务收受贿赂数百万元,严重违规被处分。这起案件被定性为菜鸟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廉政案。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皮海洲:沪港互挂ETF产品上市是多赢,更加方便投资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