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硬科技投资的技术底层逻辑

意见领袖 | 发布于2021-08-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友会”,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教育去资本化,地产去金融化,医药去市场化,平台去垄断化,投资逻辑也被全面重塑。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文件精神不难看出,硬科技企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硬科技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未来的硬科技行业赛道有哪些?硬科技公司具备哪些特点?硬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如何?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先生在本期清友会企业家俱乐部分享中给出了答案。农业时代人类曾面临“马尔萨斯陷阱”,技术进步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农业革命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人口的增长实际上也是经济的增长。

农业革命的增长相对来说是线性的,技术没有进入到加速阶段。但工业革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指数型增长的时代,所以量化历史学家常常认为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瓦特和博尔顿对人类的贡献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王侯将相的功劳。在农业时代的人生活不可能像工业革命之后那样,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的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的增长以及物质生活的提升。所以最大的慈善是科技不断进步,让经济能够不断地增长。技术进步才是人类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农业革命一直有“马尔萨斯陷阱”,中国有300年的历史周期律,其本质的原因是农业革命也是一种技术革命,但这个技术革命是人类利用了地球上已有的生物资源。比如说种子、动物,但是这时期最大的生产资料其实是土地。所以在农业时代最核心的游戏规则是要成为地主。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农业革命时代最大的成功人士终局是成为土豪。但是工业革命后游戏规则改变了,最大的生产资料从土地变成了机器,这时才有了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是技术和资本结合在一起,资本越多投入到机器里,回报就越高,这就是金融和科技的关联。为什么农业时代最大的问题是“马尔萨斯陷阱”?这是因为人口增长是指数型,而农业产量的增长是线性的。人口增长一旦到了极限,超过了土地的承载极限,就会产生瘟疫、饥荒以及很多的问题。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经济的增长也进入到指数型了,这时候人口增长不是问题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人口增长放缓,在技术进步不够时,会导致金融危机和工业衰退。

我认为社会分为三大系统——知识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社会首先有知识系统,之后才会产生经济系统,经济系统就会带动社会系统的变革,同时反向制约知识系统的发展。硬科技实际上是知识作用于经济的,因为科学发明的是公共的知识,但是仅靠知识是不能产生生产力变化的。技术和硬科技才是真正推动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因为技术是把东西发明出来,制造物品。过去中国主要是在做经济系统,建国的最初30年主要完成了社会系统的变革,到1978年,单独进行社会系统变革已走不通,必须进行改革开放,经济成为最核心的发展位置。发展了经济后,社会系统就得到了实际的发展。目前的经济问题要从知识系统下手,只有知识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才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要将三个系统全面考虑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企业出现问题,国家对部分行业进行管控,主要原因就是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思考,没有从系统出发。仅发展企业、仅发展互联网没有考虑到社会系统,当社会系统变得复杂化,经济系统是不能够独立于社会系统而存在。企业发展要思考所做事情是对这三个系统都是有利的。经济系统也遵循熵增定理,知识系统需要给经济系统持续输入能量经济系统也遵循熵增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条重要的物理学定理,人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我们接收了外界的能量。经济系统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持续的输入,经济系统也是会崩塌的。经济增长要通过知识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技术,新技术创造出新产品,经济才能够不断地循环起来。而当前问题是科技进步变慢导致了经济衰退,知识系统是给经济系统输入能量。在这个框架下思考,国家出台各种调控政策,实际就是因为单从仅资本角度考虑一定会造成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国家出台当前政策的本质底层逻辑还是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1978年之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从“十四五”之后中国的发展方向已经改为以科技自立自强,尤其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

问题的核心已经从经济的问题转到硬科技的问题,包括教育的调整也是为了适应科技创新的需求。中国现在要培养的教育人才绝对不是靠现在的培养模式,而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更宽松的一些方式。靠刷题是培养不出来中国未来需要的人才,过去中国更多的是发展制造业,培养标准化人才是工厂时代方式。但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培养模式一定要变。国家希望通过教育改革解决民生的痛苦,培养出未来10年、20年能够支撑中国转型成为创新国家的人才。只有知识系统的进步才能推动经济新动能发展,促进社会系统进步,这是中国最近所有政策的底层逻辑。这个趋势其实从十八大就已经开始,只是现在这些政策密集出台,因为从“十四五”之后已经全面转向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梳理一下人类硬科技的历史,可以把科技分为五大方向——物质、能源、信息、空间和生命。

这五大领域是最核心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都逃不开。人类最核心的能源正在从化石能源转向新能源,从信息时代转向智能时代,交通方面人类探索走出太阳系,无人驾驶等等。生命科学也在飞速发展,按照这个趋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提前做好布局。经济周期的本质是技术周期,谁能引爆新一轮技术革命就能率先走出困境从经济周期规律看,3年是是一个“基钦周期”,10年是一个“朱格拉周期”,60年是一个“康波周期”。60年的“康波周期”本质上是经济学的规律,但是它只是现象。底层的支撑规律是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周期,也就是技术创新的周期大概是60年,从高速增长进入到缓慢增长。

无论是蒸汽机还是集成电路,技术从开始发展到最后把技术扩散到全球的周期大概也是60年,技术性能挖掘到极限的周期大概也是60年左右。当前瓶颈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从60年代开始的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经过6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技术瓶颈。摩尔定律很难延续是因为集成电路的高速增长已经过去了,到了尾声。经济发展也到了尾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资本主义在和马克思思想结合研究可以看到一些端倪。1776年蒸汽革命开始,马克思出生在1818年,1848年在他30岁的时候写出了共产党宣言,在他的青春年华见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末期。蒸汽机已经到了产能过剩,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的问题,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在科技革命早期,金融和资本是高度结合的。在蒸汽机刚推出时,大量资本投向机器,在高速增长时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回报,这是技术和资本的双螺旋。但是当一项技术发展到尾声时,其增长变缓,资本再投到这个技术获得的回报会非常低,会出现资本与技术脱离。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其必然走向虚拟经济,像郁金香泡沫等等。

资本脱离技术之后短期可以挣钱,长期来看是一种空转,不能够增加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最终会崩盘,就会造成金融危机。所以社会变革与经济变革是相关的,每一次硬科技的出现都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比如说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土地革命,出现了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现在我们面临21世纪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再回潮,就是因为当前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与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尾声是一致,开始反思其中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引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谁能够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谁就能够率先走出目前的经济衰退。我认为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一定是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新机遇。中美竞争主要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美国过去高增长时期可以与中国合作,把中低端的技术转移给中国。但中国发展非常迅速,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200年时间内三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消化吸收。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本质是承接发达国家扩散的技术红利,加上人口红利。当前问题是人口红利已经不在,同时发达国家技术红利扩散的红利也在,必须要自己解决技术创新来源的问题,这就是中国为什么现在重视创新的根本原因。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Tags: 瘟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沈建光: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推高全球通胀中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