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贝壳号 | 发布于2023-04-26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餐饮老板内参”,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中餐出海正火热,太二酸菜鱼大排长队

“好吃的太二酸菜鱼,来咯!”

响亮的吆喝声后,硕大的酸菜鱼上桌,酸辣开胃,引人频频动筷。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周五中午1点多,新加坡新达城B1层的太二酸菜鱼仍是满座。

拓展到新加坡的太二酸菜鱼有着不错的成绩,餐位要提前多天预定,排队是经常的事,消费者也不限于华人,门店内能看到更多元的面孔。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餐饮出海,成绩不错的还有海底捞,当地人气极旺,拥有20家门店,并以新加坡为起点,快速开拓出东南亚市场,开出了近60家门店。

有传闻称,新加坡门店是海底捞最赚钱的。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内参组织的的新加坡参访之旅,5天行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出海品牌——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绝味、江边城外、云海肴、大龙燚……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一商场内,姚姚酸菜鱼立起蒂芙尼蓝的围挡,写着“全球60+家店”。海外市场的开拓,似乎为品牌注入了国际化的荣光。

最新进入新加坡的瑞幸咖啡,简洁的蓝白小屋,开在繁华的乌节路上,首次下单只需0.99新币,这“套路”莫名地熟悉。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在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公告,新加坡以8.7分排名第一,未来5年,仍然是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经济体。

疫情期间,新加坡的餐饮业仍在向前发展,小吃摊、超级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的数据显示,一周多次外出用餐的占比为43%,每周至少一次外出用餐的比例为24%。

此外,新加波的华人占比为74.2%,语言、文化、饮食习惯等,新加坡都和中国有许多共通之处。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这些都是有利的大背景。中餐出海新加坡,亦如此时新加坡的天气一样火热。

但随着参访行程的不断深入,对话了当地知名餐企的创始人,拜访中餐出海“样板”后发现,中餐出海,虽有星辰大海,但道阻且艰。

劳动力紧张!但别只会用钱解决

劳动力紧张,是新加坡疫情开放至今,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的问题,餐饮行业也如此。

餐访营拜访了同乐餐饮集团开在乌节路的同乐雅苑,一家以烤鸭为主打的中餐馆,人均500元左右。

同乐餐饮集团有着40年发展历史,2001年3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创办人周家萌在采访时提到:“疫情之后遇到的问题是人力的紧缺,不是说我们高价请就会有人,你在新加坡要先请到本地人,才有申请外地人的配额,本地人都没有,怎么能做母鸡生蛋的事情。”

同乐雅苑500平方的大店,前厅后厨加起来,只有20多个员工。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同乐餐饮集团创办人周家萌分享品牌故事

楼上是出海的火锅品牌大龙燚,差不多200平方的店,6个员工,3个在后厨,3个跑前厅。前厅服务员不是看几张台子,是要跑全场,还要兼顾后厨的工作——切切葱花等小料。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在新加坡,如何招到人、留住人,是中餐出海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员紧缺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在新加坡,这个占比会提升到30%——35%。

餐饮老板内参的创始人秦朝在走访后算了这样一笔账:

“新加坡租金和深圳差不多,人力成本大约是国内的2—3倍,人均消费在我的观察中,差不多要乘以5了。

我在新加坡第一顿就吃了海底捞,大众点评上人均消费在300元左右,点了四个菜,半份牛肉、半份羊肉、半份毛肚、半份千层肚,外加一个锅底,最后结账是160新币。

这样一算,同等的租金,3倍的人力成本,5倍的价格,还是有利润空间的。”

走访中,也有新加坡餐饮人提到,很多中餐品牌习惯用钱来解决问题,像洗碗工的工资就曾开到了1万7。减少对人的过度依赖,走上精细化的运营之路是必然。

进入微利时代的新加坡餐饮业,正向效率要效益,从供应链和自动化的角度来提升效率。

服务了新加坡三代人的长城集团,拥有超过200个经营据点。

产品80%环节由供应链解决,剩下由人完成的20%,也尽量用自动化来提升效率。新加坡的很多餐厅都采用了传菜机器人来提升效率。

在2019年,新加坡政府就进一步锁紧了服务业的外劳配额,间接地推动了能大量节省成本的利器——中央厨房的发展。

2019年的数据显示,长城旗下的220间店面和28家咖啡店,大部分食物都在中央厨房制作,每天有9吨处理过的肉类和海鲜,3吨的食物半成品,送往各处。

不断提速的新加坡餐饮正成为中国餐饮未来发展的效率模版。

找市场空白,品类独特性是关键

了解餐饮经营环境后,品类选择是餐饮出海另一难题,餐访营拜访了诸多本地餐企的创始人,带来了品类选择的众多启示。

在新加坡,中餐以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特色菜为主,融入马来西亚风味,同时还融汇了世界美食,日餐、法餐、韩餐、泰餐等。

口味相对比较重,喜欢酸辣、甜辣、胡椒。像获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松发肉骨茶,以中药熬煮排骨,并加入大量白胡椒,十分生汗。

新加坡餐饮的品类丰富度并不如中国,餐饮业的竞争程度也不如国“卷”,很多填补品类空白的品牌入驻后,一旦契合当地的饮食习惯,就会收获到较高的忠诚度。

像口味酸辣的太二酸菜鱼就是如此,“有了太二酸菜鱼之后,我们就不会去追太三、太四,会比较认这个牌子”,这些一些新加坡消费者的心声。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主打台湾芋圆的甜品品牌九鲜,在疫情期间快速起势,创始人分享原因,一是外带的模式,投入小,效率也高,外卖更复合疫情时的用餐需求,另一重要原因是品类的空白,品牌创立之初,新加坡并没有主做芋圆的甜品店。

同乐餐饮创办人周家萌也提到,提高利润的另一方法就是打造具有独特性的品类,从而拥有定价权,用高价值赢得高定价。

在新加坡,单品策略有着明显的发展短板,消费者希望一餐中获得完整的用餐体验。

餐访营拜访的Jinjja Chicken,是一家专注清真餐饮的韩式炸鸡店,品类非常丰富,多口味炸鸡外,还有韩式炸酱面、mini部队火锅、紫菜包饭、薯条等更多元产品,组成主食+小吃+饮品的丰富产品矩阵。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关于品类选择的方法,除了要考虑品类是否有独特性,赛道规模有多大外,还有一个具象的类比方法,就是“深圳实验法”,深圳于新加坡有很多相似处,例如相似的菜系、人口组成等,很多在深圳发展不错的品牌,有更大的希望出海到新加坡。

遍地“餐饮老店”,新加坡餐饮更回归本质

新加坡走访多日,感受最多的并非新模式、新品类,而是餐饮本质的回归。

我们探访了松发肉骨茶开在乌节路一商场2楼的门店,装修质朴,午餐时坐满了食客,菜品不多,招牌的肉骨茶,加上卤味、小菜和饮品。1969年创立的肉骨茶品牌,已经发展了50多年。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主打山瑞汤的陈生成山瑞补品,从1946的一家手推车开始发展,招牌山瑞汤肉质Q弹,裙边胶质浓厚,特色非常鲜明。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餐访营还拜访了多年拿下米其林一星的了凡香港油鸡饭,也是少见的摘星小吃,创始人陈翰铭15岁开始进后厨,专注做油鸡饭超过了30年,“世上没有一流的食物,只有一流的厨师。

不卷,有空白,但缺人,揭秘新加坡出海真相

了凡香港油鸡饭创始人陈翰铭与餐访营成员深入交流

新加坡稳定的商业环境,成为了品牌长久发展的重要根基。不少将产品做到极致的餐饮店,不仅能日日排队,收获食客的喜爱,更能获得榜单与奖项的加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少品牌更是从新加坡为起点,逐渐向周边区域发展。

餐访营成员,来自常青麦香园徐文杰提到,“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国际化、现代化最好的城市,汇聚了不同人口,特别适合进行东南亚市场的团队招募、口味测试、供应链搭建、品牌宣发等工作。”

轮值主编|陈黎明

视觉、插图|刘霞

编辑|陈黎明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狠人”汪俊林,接手郎酒的20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