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贝壳号 | 发布于2022-10-12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引入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来,医疗公司赴港上市热潮不断,数十家企业通过18A章登陆港交所,其中医疗企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022年9月15日,港交所再度传来利好消息,正研究在上市规则中增设一个新的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的需求,或将新设《第18C章》,处理硬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请。而其中,医疗科技作为硬科技的核心部分,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2022年10月10日,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健世科技正式挂牌港交所,每股定价27.8港元,完成1.55亿港元融资。上市首日,健世科技小幅上涨1.62%,报收28.25港元/股;次日仍然保持上涨势头,截至10月11日收盘报收28.8港元/股。

健世科技的IPO,让医疗科技企业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未来或许将会有更多的医疗科技企业通过18A和18C章冲刺IPO。不过在港交所降低了准入门槛后,已经上市的医疗科技企业表现如何呢?在2022年即将过去之际,我们盘点一下这一年医疗企业的现状。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港交所上市企业名单(股价截止2022.10.11)

01清晰医疗

清晰医疗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香港眼科专科私营医疗机构,具有包括眼科专科医生、专业注册视光师及护理人员在内的专业团队,可以为病人提供各类眼科检查、治疗及手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清晰医疗营收分别为2.07亿、2.18亿和2.22亿港元。

2022年2月18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6.17倍,发行价为1.6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1.09港元,上市以来下跌31.88%。

“金眼科,银牙科”,眼科医疗服务对于患者而言可谓是刚需且暴利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按收入计算,清晰医疗在SMILE手术、多焦距人工晶体置换术及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这三个细分手术领域中都居香港首位。清晰医疗当前的问题在于手术容量受限,仅有2家医疗机构导致其营收增速缓慢,另一方面太依赖专家,招股书显示明面上与清晰医疗没有关系的医生,贡献了公司1/3的营业收入。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2乐普生物

乐普生物是乐普医疗的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业务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拥有多个临床阶段ADC(抗体偶联药物)候选药物,7月22日,乐普生物的普特利单抗正式获批。截至目前,乐普生物未公布营收。

2022年2月23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5.65倍,发行价为7.13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8.2港元,上市以来增长15.01%。

普特利单抗是乐普生物唯一一款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产品,不过却为国产第8款PD-1单抗,竞争对手众多。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能力依然需要时间验证,且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业务的开展。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3瑞尔集团

瑞尔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医院连锁企业,旗下共有112家口腔医疗机构,其中瑞尔齿科品牌有51家,瑞泰口腔有54家,另外还有7家医院,覆盖全国15座城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瑞尔集团营收分别为10.8亿、11亿和15.15亿人民币。

2022年3月22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1.74倍,发行价为14.62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7.13港元,上市以来下跌51.23%。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口腔种植体将进行集采,种植牙医疗服务进行价格调控。毫无疑问,未来口腔医院的暴利时代或将终结。国内一万人中,仅20-30人接受种植,随着市场规范和价格的下调,口腔医疗市场或将迎来用户规模的爆发。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4瑞科生物

2012年成立的瑞科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疫苗企业,已建立涵盖宫颈癌、新冠肺炎、成人结核病、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及流感等12款候选疫苗组合。截至目前,瑞科生物尚未产生营收。

2022年3月31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10.65倍,发行价为24.8,截至发稿日股票为21.6港元,上市以来下跌12.9%。

瑞科生物构建了技术壁垒,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瑞科生物正在开发REC604a及REC604b,分别为重组HPV四价疫苗和重组HPV九价疫苗,采用了瑞科生物自主开发的新型佐剂,并有望减少剂量方案至2针,但依然面临研发压力。瑞科生物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尚未展开商业化,未来瑞科生物的商业化表现值得期待。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5云康集团

云康集团是一家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诊断外包服务、向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和向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云康集团营收6.78亿、12亿和16.97亿人民币。

2022年5月18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1.35倍,发行价为7.89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14.3港元,上市以来上涨81.24%。

中国医学运营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云康集团享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特别是新冠检测。云康集团当前营收约有六成来自新冠检测业务,后疫情时代,云康集团急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6美因基因

成立于2016年的美因基因,主要业务是基因检测及癌症筛查服务,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级检测平台,并且是中国唯一在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实现盈利的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美因基因营收分别为1.24亿、2.03亿和2.37亿人民币。

2022年6月22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9.62倍,发行价为18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11.76港元,上市以来下跌34.67%。

基因产业正在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美因基因的一大优势在于背靠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消费级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服务的流量有基础保障,为保住领先地位,还需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提高产品和市场竞争力。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7智云健康

2014年成立的智云健康,深耕医疗SaaS领域,业务主要包括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及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数字化慢性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智云健康营收分别为5.24亿、8.29亿和17.57亿人民币。

2022年7月6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7.89倍,发行价为30.5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13.46港元,上市以来下跌55.87%。

原本慢下来的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下焕发了全新的风貌,不过C端的企业依然需要面临商业化模式问题。智云健康以B端作为切入点,针对药企、药店、医院的开展业务,商业变现也越发乐观。不过,慢病管理依然是智云健康需要克服的挑战,守好B端业务,慢病管理业务未来可期。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8润迈德

润迈德2014年成立,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先行者,主要的项目专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系统(caFFR系统)及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血管阻力指数系统(caIMR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商业化。2020年和2021年,润迈德营收分别为609.7万和8119.9万人民币。

2022年7月8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6.35倍,发行价为6.24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2.85港元,上市以来下跌54.33%。

虽然创新医疗器械一直备受政策支持,但面临的商业环境的不成熟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营收规模偏小,是润迈德最简单的现实问题。不过,9月底,润迈德医疗caFFR系统成功获得澳大利亚医疗用品管理局(TGA)批准,开启了海外捞金的润迈德有机会摸索出新的商业化战场。从长远看来,暂无集采风险的创新医疗,有充足的价格、市场开拓以及利润回收空间。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09中康控股

中康控股是一家医疗健康数据提供商,目前聚焦的是医疗产品及其渠道数据,主要业务模块包括数据洞察解决方案、数据驱动发布及活动、SaaS。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中康控股营收分别为1.78亿、2.02亿和3.24亿人民币。

2022年7月12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2.21倍,发行价为5.36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3.32港元,上市以来下跌38.06%。

短期内,针对院外市场展开业务的中康控股,在商业模式上取得了营收利润双双增长的优异成绩。不过院外市场依然存在拓客成本高,以及用户留存的运营问题,从长远上看,更加容易建立壁垒的院内市场依然是中康控股需要攻克的一关。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10微创脑科学

作为微创医疗的子公司,微创脑科学深耕神经介入赛道,产品涉及脑血管的阻塞、破裂,脑卒中、脑出血等病变的治疗,先后研发apollo颅内动脉支架系统、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与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微创脑科学营收分别为1.84亿、2.22亿和3.83亿人民币。

2022年7月15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45.27倍,发行价为24.64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24.8港元,上市以来上涨0.65%。

产品角度:自2004年首款产品APOLLO批准上市以来,微创脑科学累计拥有30款商业化产品及候选产品。市场布局:部分产品成功进入了美国、日本、巴西等市场,未来计划继续扩展国际团队,以将产品覆盖亚太、拉丁美洲、欧盟、英国、中东及非洲。在被外资品牌垄断神经介入的蓝海市场,微创脑科学市占率仅4%。更加普惠的微创脑科学,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11百奥赛图

成立于2009年的百奥赛图是一家创新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国际性生物技术公司,以专有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小鼠平台、综合动物病患模型及高通量体内抗体发现平台为依托。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百奥赛图营收分别为2.54亿、3.55亿和2.29亿人民币。

2022年9月1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5.93倍,发行价为25.22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25.5港元,上市以来上涨1.11%。

随着医疗科研行业的爆发,上游的模式动物提供商也迎来了自己的风口。作为医疗科研上游的“卖水人”,百奥赛图创新动物模型已成功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市场规模受限,百奥赛图难以成为巨头,但更容易成就小而美。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12叮当健康

2014年成立的叮当健康,是领先的数字医疗健康到家服务的服务提供商,通过开创线上至线下解决方式为主导的即时药品零售及医疗咨询。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叮当健康收入分别达到12.76亿元、22.29亿元及36.79亿元人民币。

2022年9月14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7.2倍,发行价为12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11.92港元,上市以来下跌0.67%。

医药O2O时代的王者,“28分钟上门送药”的服务成就了叮当健康,但也限制了叮当健康的进一步下沉。伴随着监管和竞争加剧,叮当健康的卖药生意正在经受着市场的挑战。

盘点2022年港交所上市医疗企业,他们在做什么,市场表现如何?

13艾美疫苗

2011年成立,公司主营八款商业化疫苗产品,产品组合涵盖了6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包括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领域。招股书显示,按2021年批签发量(不含COVID-19疫苗)计,艾美疫苗是中国第二大疫苗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7.4%。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艾美疫苗营收分别为9.52亿、16.38亿和15.7亿人民币。

2022年10月6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获认购约3.15倍,发行价为16.16港元,截至发稿日股票为36.3港元,上市以来增长124.63%。

艾美疫苗商业化产品有八款针对六个疾病领域的疫苗产品,其中乙型肝炎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为公司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商业化疫苗产品。不过管线众多十分考验艾美疫苗研发能力,好处在于相对成熟的市场,更容易展开商业化,艾美疫苗需要守好自己的后花园。

我国有14亿人口,发展医疗科技是必然事件。若港交所落实18C章,作为硬科技非常核心的部分,医疗科技未来的资本道路将会更加顺畅,企业的表现或许将会出现新的变化。此外,对于医疗科技产品的研发以及临床,也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管理者军师的未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