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贝壳号 | 发布于2022-07-21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已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威海首富陈学利,并不满足。

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村支书,用30多年时间,将威高集团从一个“小作坊”式的乡镇企业,发展为涵盖骨科、血液净化、医药商业、药业、医疗机器人等多个产业的综合型集团。目前,威高已挺进全球医疗器械前15大细分市场中的11个。

尽管已经年过七旬,但陈学利对规模和排名有着执着的追求,他梦想带领威高跻身世界500强,甚至是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之首。

而他的晋级“法宝”便是——分拆。

01 分拆,再分拆

前有威高骨科,现有威高血液,未来还有爱琅医疗器械。

早在2004年,当时以一次性医用产品(注射器、输血器、输液针等)为主营的威高股份(01066.HK)登陆港交所,陈学利收获第一家上市公司。

其后,在资本助力下,威高股份成功进军骨科(2005年)、血透(2008年)、介入(2018年)、药品包装等高耗材医疗器械领域。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威高股份收入结构 来源:威高股份2021财报

不过港股却对这家年赚20多亿的医疗企业不怎么待见,除了2020年因疫情引发医疗股暴动,威高股份连带获取β收益外,其长期以来的估值水平均不高。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数据来源:同花顺

当前,威高股份市盈率仅有16倍,和A股同行相比实在太过寒酸。如今其股价已跌回本轮上涨的起点,更是折回到12年前的位置。

估值低,资本价值难以彰显,农民出身的陈学利却深谙资本之道,随即启动他的“分拆大计”。2021年6月,威高骨科(688161.SH)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集团第一家分拆出来的企业。

可就在此时,带量采购正从医药领域延伸至医药器械,骨科行业遭受巨大压力。威高股份随行就市,股价连创新低,今年一季度利润出现罕见下滑。

即便如此,威高骨科这个“儿子”的动态市盈率(48倍)也是威高股份“老子”的3倍多。

今年6月27日,威高血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上市。与此同时,陈学利还有意分拆爱琅医疗器械上市。

威高血液所在的血液净化,和爱琅医疗的介入产品,是骨科之外,陈学利产业大厦的重要支柱。

2021年威高血液净化的透析器销售额市占率为32.4%,位列国内第一,行业还给予了其“中国血透之王”的称号。

过去三年,威高血液净化收入连续增长,从2019年的22.02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29.48亿元;但受疫情影响,净利润出现波动,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3.08亿元、2.69亿元。

血液净化之外,还有新故事。

2018年,陈学利主导威高完成两项重大资本交易,先是以8.8亿美元收购美国排名前三的介入器械龙头爱琅医疗,成功跨界至介入这一细分赛道。

同一年,威高还斥资2.83亿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华东数控002248.SZ),陈学利又斩获一家资本平台。华东数控至今仍在盈亏线上挣扎,考虑到数控机床和医药产业相差甚远,这极有可能是为威高储备资产上市的壳资源。

如今,陈学利已经积累了120亿元身家,但他为人十分低调,极少公开露面。陈氏家族更是身居幕后,儿子陈林目前已担任威高集团董事长,但在公开场合,威高的员工对陈氏家族都是讳莫如深。

从农民到大队支部书记,到组建福利院,再到挺进医疗器械行业,陈学利的人生经历和威高集团一样,趟过了多次大跨越。

02 排名,还是排名

“进入全球医疗器械50强,世界500强。”已经71岁高龄的陈学利,不乏宏图夙愿,“威高未来要冲刺世界医疗器械行业之首。”

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排名第50名是英国的康维德,营收为18.94亿美元(126.62亿元);威高股份去年营收131.52亿,可以说威高基本达到了全球TOP50的门槛。但和美敦力、丹纳赫等巨头相比,差距甚远。

由于国际机构统计的遗漏,迈瑞、英科、威高等很多中国企业并未纳入评选,所以要想稳固TOP50的位置,威高还需要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但和医疗器械里的世界顶尖选手相比,威高的个子还太小。2021年,行业头魁美敦力的收入是威高股份的15倍,强生医疗、西门子医疗分别是威高的12倍、10倍。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来源:MDO杂志 2021年度全球医疗器械公司“BIG 100”

除了意欲问鼎医疗器械行业,陈学利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2019年威高集团表彰大会上,他声称,“要将威高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医疗器械和医药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2021中国500强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以2020年企业收入排名

2021年,威高集团总收入已突破500亿元,而世界500强的门槛是240.43亿美元(1607.39亿元),尚有千亿之差。

所以,从规模体量来看,陈学利的“世界500强”、“全球医疗器械首位”的梦想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体量上的鸿沟,医疗器械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科技研发上还有不小差距。

陈学利深知技术研发的重要性,“我是农民,但我有100多位院士朋友。”殷敬华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职,陈学利亲自登门拜访,邀请殷敬华来威高挂职,他的到来直接催生了静脉留置针的国产化。

“基础创新耗时很长,花钱很多。但要意志坚定,威高做手术机器人,用了十几年;做骨科研发,用了二十几年……就是要持续地、长期地布局和投入。”威高已有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并用国产平价替代进口产品。

譬如,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弥补了国内20多年的空白;曾令患者“闻价兴叹”的心脏支架已经低于万元,而且还在持续降价;曾成本100元/支的胰岛素注射器如今只需20元/支;血透患者透析一次从1500元降到如今的300元……

全球医疗器械可归纳为15大类,威高已进入其中的11大类。并在诸多领域做到了国内第一,但陈学利却认为“产品还是不全,要把这11大类产品做全、做好、做优,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打造一个完整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医疗器械的发展无止境,现在世界临床有七千三四百种,十年之后,估计有八千三四百种。”在陈学利的规划中,“威高未来每年上市30-50种产品,满足患者对于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需求,同时保障威高的持续发展。”

03 对标,再对标

“单一的输液器支持不了威高的发展。”在行业里打拼30余载,陈学利深知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规律。在他的带领下,威高开始跨赛道整合。

相比医药领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颠覆者不同,医疗器械格局相对稳定,各行业以迭代创新向前演进。

医疗器械细分行业繁多,但各细分领域天花板较低,每个子赛道差异很大,领先者的优势地位很难被打破。所以追赶者要想突破瓶颈,必须进行跨赛道整合,或者另辟蹊径。这也就是为什么陈学利矢志不渝的强调要“做别人没有的产品。”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创业初期,威高只能生产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也就是吊瓶。但这种医疗耗材价低利薄,难以支撑起陈学利的雄心壮志。

更严峻的是,如果威高只做一次性耗材,就会停滞不前,这是医疗器械行业的生存法则。“我们的危机意识非常强烈,如果没有新产品的补充,我们的收入就要倒退、市场就要萎缩。”

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1949年,在车库诞生的美敦力,经过73年的自主研发和频繁并购,以医疗电子产品起家,成长为横跨心血管、糖尿病、骨科、介入、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世界巨头。

在美敦力的发展历程中,跨界并购助力其成为多元化医械航母。1998年以来,美敦力发起了超过700亿美金的并购,其中2015年以近500亿美金合并柯惠医疗,借此迈进微创领域,并一举超越强生医疗,成为行业“巨无霸”。

威海首富要拆出一个世界500强?

此外,罗氏、GE医疗等巨头的扩张都离不开资本并购。珠玉在前,陈学利以世界领头羊为对标,期望通过构建多个资本平台,进行多元扩张。

甚至在集团层面,威高集团还成立了金控公司,下辖股权投资、融资租赁、财务公司、资产管理、金泰小贷等金融类子公司。此外,威高集团还发起成立了威海蓝海银行,这是山东首家民营银行。

近期,威高集团还携手与中泰证券,推动威高旗下资产境内外上市,拓宽融资渠道。金融层面的多线程发力,无疑也是为医疗器械主业做战略储备。

“晚上千条路,白天还得卖豆腐。”陈学利时常引用这一俗语告诫自己和员工,尽管自已已经“交班”,但他依然保持着早晨4点半起床,7点准时到办公室,90%的精力关注医疗器械行业的生活节奏。

即便退居二线,深谙行业发展规律的陈学利,依然操盘着“威高系”向前走。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陷入瓶颈的威马能否拯救奄奄一息的猎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