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突变+保护率下降,新冠加强针会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吗?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11-30

编辑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氨基财经”,飞鲸投研经授发布 。

今年以来,辉瑞和科兴等制药企业,因为新冠疫苗的造富能力,站上风口。不过,投资者在惊叹新冠疫苗是一台印钞机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有一个疑问:新冠疫苗的造富故事,究竟能持续多久?

在不少人看来,新冠疫苗的可持续性不会太强,毕竟接种率已经越来越高。但很显然,现实世界的数据告诉我们,新冠疫苗或许是一个长远逻辑。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率都下降明显。

背后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病毒突变带来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体内中和抗体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带来的第三针需求。

不管是哪个原因造成的,加强针都必不可少。这也为疫苗还未上市的药企提供了最后的机会。

可以预见,未来加强针是确定性需求,并且不少研究指出,异源序贯接种加强针会带来更强的保护力度。这意味着,后来者将有机会与先发者们同台竞技。

当然,竞争也会愈发残酷。因为越来越多药企在赶来路上,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竞争,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谁的加强针先上市,谁的保护效果更强,谁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那么,错失先发优势的药企来说,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呢?我们拭目以待。

/ 01/

随时间推移,

疫苗保护率不断降低

2019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世界的和平,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已有五百多万人丧生。

危急时刻,疫苗大显身手,通过激发人体的获得性免疫,帮助人类抵挡病毒的进攻,成了人类与病毒交战中的关键武器。

简单来说,疫苗给我们的免疫系统提前来了一场“实战演习”。疫苗模拟成病毒的样子进入人体,使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来对抗病毒,并形成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住病毒的特征,使得下次病毒入侵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这样,当真正的病毒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得以第一时间辨别出这种病毒,针对该病毒做出特异性免疫,阻断其在人体内的复制。但接种一次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

根据《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显示,新冠疫苗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在不断下降。具体来看:

Moderna的mRNA疫苗的有效率从3月份的89%下降到10月份的58%;

辉瑞的mRNA疫苗有效率从3月份的87.9%下降到10月份的45%;

强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效率更是从3月份的86%骤降到10月份的13%。

病毒突变+保护率下降,新冠加强针会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吗?

这并不令人意外。无论接种哪种技术路径的新冠疫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逐步下降,自然会使得疫苗保护率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频频出现的突破性感染。

同时,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和记忆细胞印象中病毒不能完全匹配,导致记忆细胞无法识别变异病毒,也会使得疫苗有效率下降。

不久前,Moderna公司CEO称,预计现有疫苗在应对奥密克戎方面的效果,将远不如应对早期新冠毒株。因为新毒株的突变有着“快速降低免疫力的巨大潜在风险,无论先天性免疫还是来自疫苗的获得性免疫”。

Moderna认为,保持免疫力的唯一策略,就是再接种官方批准疫苗的加强针。

对于人类来说,最优解是消灭新冠病毒,但实现起来比较难。目前普遍的预测是新冠疫情将是长期的,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定期接种加强针,以保持体内中和抗体水平以及应对变异毒株。

/ 02/

混种加强针,后来者“上桌”的希望

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前,全球多地已经陆续开打加强针。加强针需求的出现,为后来者带来了上桌机会。

与接种基础针时的情况不同的是,随着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问世,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异源接种序贯接种的概念。

所谓异源序贯接种,是指采用与之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作为加强针,也就是混种加强针。采用与之前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则被称为同源接种。

根据免疫学理论和过往其他疫苗所积累的经验,异源序贯免疫的效果往往优于同种疫苗的连续使用。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有不同的抗原展现形式,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各种形式的抗原,能够训练产生更加平衡和全面的免疫反应。

那么,在真实世界中,异源序贯接种的效果是否真的强于同源接种呢?智利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病毒突变+保护率下降,新冠加强针会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吗?

10月25日,智利政府在世卫组织的一次磋商中发布“智利Covid-19 疫苗有效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接种第二剂疫苗14天后,不同疫苗对于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

两剂科兴:53.99%

两剂辉瑞:84.32%

两剂阿斯利康:71.43%

而在接种第三针加强针14天后,对于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

两剂科兴+阿斯利康:93.58%

两剂科兴+辉瑞:94.98%

三剂科兴:73.58%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打三针的效果好于打两针,而采取异源序贯接种加强针,无论第三针使用腺病毒疫苗还是mRNA疫苗,其效果均要好于同源接种。

国内也有此类研究。11月23日,张文宏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题为“接种两剂灭活疫苗后接种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作为加强剂,显著增强抗RBD反应和抗新冠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的研究论文。

研究结果证实,接种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初免”后的4-8个月,再接种第三剂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进行加强,对18-59岁的健康成年人而言是安全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

尽管关于混种加强针的研究还未透彻,但根据现有的数据也不难看出,混种加强针能带来更好的保护效力。

这对于那些疫苗还未获批上市的国内药企来说,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们看到了“上桌”的希望。

/ 03/

加强针能否成为致富班车,

还有这两大悬念

对于国内新冠疫苗玩家来说,加强针是否是致富班车,还有两个悬念。

首先,是“混打”在国内是否可行。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王华庆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是不能进行替换的,也就是说,首针接种了两针次的灭活疫苗,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

根据卫健委的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24日,我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群已达到10.8亿,占全国人口的76.8%。

由此不难推测,国内基础针的增量空间所剩无几,如果不能进行混打加强针,后来者在国内几乎分不到任何新冠疫苗市场份额。

眼下,随着各项研究临床数据的出炉,序贯免疫看起来拥有更强大的效果,WHO已经允许异源序贯接种加强针,国内对于异源序贯接种加强针的可行性也在探究之中。

对后来者而言,能否进行异源序贯接种关系重大。

换句话说,在灭活疫苗强大的攻势下,加强针是后来者打破先发优势的最后机会。

中银证券预测,2021年11月下旬至2022年5月将是国内加强针放量的时间段。加强针为每人1剂次,对应需求量为10.43亿剂次。这10多亿剂加强针,将成为后来者争夺的重点。

其次,是加强针的需求,能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

上文已经提及,加强针的需求,来自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病毒突变带来的需求,二是本身中和抗体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带来的第三针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病毒突变是否每年都会产生,以及突变之后是否会突破现有疫苗的保护;第二,在第三针之后,会不会有第四针、第五针,甚至是如同流感疫苗一般每年接种?这些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随着后来者源源不断入局,加强针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新冠疫苗的赛道早已由蓝海变为红海,国内至少18家药企涉及新冠疫苗开发,除了已获批的6款疫苗外,进度较快的沃森生物、三叶草生物均已进入临床三期。

加强针方面,国药、科兴、沃森、康希诺均正加紧研发,三叶草生物等后来者也表示正在研发。

这又是一场关于研发速度和效果的比拼。谁的加强针先上市,谁的保护效果更强,谁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后续加强针需求每年都需要,但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其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已远不及基础针。

想要靠加强针,如科兴一般再写一个半年净赚500亿的造富故事,再无可能。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样本是如何产生偏差从而降低我们估计模型参数能力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