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的快与慢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5-04

5月1日,水滴公司更新招股书,确定发行价格区间为10-12美元/ADS,计划发行30,000,000股ADS,预计初始募资额约4亿美元,连同超额配售权发行股数,估值约为50亿美金。

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包括美团创始人王慧文的家族信托基金Kevin Sunny投资3000万美元、博裕资本投资1亿美元、厚朴资本投资8000万美元。

水滴公司于4月17日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WDH”。

上市成功后,水滴公司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保险科技公司。

过去5年,水滴公司既连接了大量捐款者和筹款者,也连接了大量保险用户和保险公司,还连接了众多医疗机构、药房和医药企业,构建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

作为一家保险科技公司,水滴在招股书中重点提到“先进的技术和差异化的数据洞察力”。

总体来说,水滴公司做了两个创新:一是保险销售渠道的创新;二是利用科技赋能保险产业链条,降本增效。

同时,这两点也是行业两个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更是一个样本。

01 

 搭“快车”下沉

2017年以前,互联网保险还是一个不温不火的存在,随着互联网流量巨头和老牌资本们的陆续杀入,让沉寂了许久的行业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数据显示,到2035年,中国健康产业将达到百万亿规模。资本对于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的信心与想象空间,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将保险保障产品的普惠性摆在首要位置,也正是水滴公司这些年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与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改变产品供给结构,提升消费需求,拓展下沉市场的道理一样。

水滴公司通过保险保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极大的满足了下沉市场等“边缘市场”用户的保险保障需求,为保险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旗下业务水滴保联合一些保险公司设计开发高性价比产品,也可以说是普惠保险产品,在用户可以负担的范围内,满足其保险服务需求。

此外,水滴公司另一重要业务水滴筹的崛起也搭上了下沉市场这趟“快车”。

在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看来,水滴公司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选择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切入口进入保险领域,并通过互联网的方法解决了触达用户的问题,也提升了下沉市场用户获得保险服务的效率问题。

更为重要的一项,是免费策略。一定程度上,水滴的发展受益于互助业务和筹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水滴筹,很多人曾在朋友圈中刷到过筹款链接:不仅可以进行网络大病筹款,而且服务免费。免费往往比付费更具吸引力。尤其拓展下沉市场时,免费无疑会更有利。

最终,水滴筹后来居上。招股书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水滴筹业务超过3.4亿人累计捐款超过370亿元人民币,为超过170万患者提供服务。根据iResearch的报告,水滴筹2020年在中国所有医疗众筹平台中募集资金金额排名第一。

水滴公司随之壮大。

如果说水滴筹等板块给水滴蓄下了一个庞大的用户池的话,那么水滴后续推出的“事后救助”商业板块,更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完美演绎。

大病求助可以解决一时或者个体的难题,但要彻底解决健康保障问题,借助商业模式是目前最好也是当下唯一的解决出路。

因此,水滴筹从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保险教育”的角色,启发了用户保险意识。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场景和需求同时出现时,这就是一个生态。

02 

 修炼慢能力

“快”可以让企业迅速变大,但唯有“慢”才能让企业回归商业常识,从而炼就自身品质和能力,才能走得更远。坚持“慢”并非易事。

但水滴这家企业的出发点很朴实:一切为了用户需求。

“我在三年前跟水滴保险团队说,未来我们要成为一个百亿保费的平台,当时很多同事不信,今天我们做到了;现在和同事讨论未来5年的目标,我认为到2025年,水滴保的保费收入要达到千亿规模。”去年8月20日,沈鹏在活动上说。

一方面是如火如荼增长的互联网保险,另一方面是保险意识不够完善的普通大众。消除横亘在其中的认知鸿沟,是实现保险普惠的第一步,也是水滴保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滴保通过场景教育,普及了保险知识,也为保险的惠普化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数据报告显示,通过水滴保首次在线投保用户占比超过了90%。2020年,水滴保首年保费达到144亿元人民币,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保单数为3070万张。

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但赔付比例不足以支付全部医疗费用,要想获得更高额度的赔付,只能靠商业保险。但是传统商业保险保费较昂贵,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得起。

作为母公司水滴公司“病前保障+病后救助”保险保障体系中“事前保障”的关键一环,水滴保通过互联网保险科技,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从产品到产业不断突破和推陈出新,大大降低了商业保险的入门门槛,让商业保险的普惠变成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水滴先后上线水滴好药付和水滴健康,标志着水滴正式进入健康管理行业,从为用户提供医疗资金来源拓展至健康管理。

其中 “水滴好药付”,面向健康体和带病体人群提供药品福利服务,旨在利用商业保险整合支付方和药企,让老百姓支付更少的费用享受到更好的药品和诊疗。

而这,也是沈鹏的初心,“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而这些需要时间,需要行业各方努力参与,这是“慢活”。

中金公司认为,未来十年,健康管理领域或是保险及相关行业的必争之地。未来水滴若能将医疗健康和保险保障板块内各平台的接口打通,有望打造“保险+医+药+创新支付”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高频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长期、持续地与用户交互,提升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和自身品牌效应。

据招股书披露,水滴公司营收分三部分:向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经纪服务的佣金;通过实施互助计划产生的管理费;为保险公司等提供技术服务的收入。

从该业务线发展路径来看,未来的水滴公司想象力不仅局限于保险佣金收入,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药店、创新支付

等业务将让水滴公司变成一个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

03 

 

水滴科技新基建

一家企业的价值也不止在于营收是多少,而是体现在对用户体验的极度重视和对前沿技术的应用创新。

水滴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投入建设,为客户带来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也通过多维度解析用户的行为,更好把握风控,隔绝风险。

普华永道发布的白皮书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趋势。此前,水滴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20亿元搭建保险科技新基建。

水滴公司基于对大健康行业的理解,逐步形成了

“AI+Blockchain+Data=Construction”的ABDC科技战略

,通过技术赋能大健康产业,从而实现线上化、流程化、数据化和智能化。

整体来说,A指的是人工智能,B指的是区块链,D指的是数据,这三者共同构建了水滴公司的水滴科技新基建。这也是水滴上市前夕的一个大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和数据的优势,为水滴的创新业务展开提供了强力支撑,也带来了营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水滴的技术服务收入分别是5909万元、5171万元和1.94亿元,收入占比6.4%。

水滴通过保险保障体系内多个业务板块积累了大量、多维度的用户数据,其中不仅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社交网络、页面浏览、捐款数额和频次等保险保障业务相关信息,通过充分利用过往积累的业务数据和医疗数据,在保险保障板块下可以获得更为立体的用户画像,进而进行精准营销和降低获客成本;在医疗健康板块下可以整合上下游资源,为药企、保险公司提供疾病和用户需求等数据,与多方合作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延展和创新。

有数据显示,到2035年中国健康产业将达到百万亿的市场规模,未来3-5年水滴将会成为一家围绕保险保障与大健康的生态公司。沈鹏说:“我们很幸运处在一个巨量规模的市场,水滴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做用户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产品和健康服务。”

对于水滴公司来说,五年的时间不长,但可以让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快速成长一个细分行业的独角兽,创立了水滴的沈鹏也有他的初心,他希望透过互联网+健康产业找到中国人自己的健康保障更普惠的模式。这样的初心是行业最需要的。

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保险公司与平台都是健康保障产业链上的关键参与者。

作为一家保险科技平台,水滴公司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保险领域潮水变化的方向,它的有所为亦或是有所不为,都对保险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具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

本文转载至牛刀财经公众号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后华为时代的手机新格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