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18年“最苦最累”的活,京东在坚持什么?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8-30

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鞭牛士”,作者   林格木 ,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京东的二季度财报,有一组数据对比明显:营收达到2538亿元,同比增长26.23%,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经营利润却只有3亿,同比下降94%。

 经营利润下降,不禁让人好奇,京东把赚的2538亿元花到了哪里?

 从财报上看,京东持续保持低利润运营,但市场对京东的这份财报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反馈:在京东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京东的股价一路上升,截至8月25日收盘,京东的股价为294港元/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

 事实上,京东的二季度财报也透露了其他的信息:京东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拥有40万多名员工,并通过开放自身能力,服务全球19万客户。京东这个季度赚来的2538亿,和过去18年来的精力,都放在了最苦、最累的事但有价值的事上。

 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能够享受到与发达地区一样的高品质商品和服务,让广大中小微企业能享受到同样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京东一直在为用户、行业、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其自身价值也获得了社会及资本市场的认可。

 01  用户增长超预期,但“不想赚钱” 

2021年8月23日,京东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如果先抛开利润,仅看营收数据,京东在2021年第二季度依然表现出色。

 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 2538 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超出了市场预期的 2485 亿,同比增长为 26.23%,完美跑出了全社会线上零售两倍的增速。

相比之下, 第二季度,京东的净利润出现下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只有7.9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164亿元;能体现经营状况的经营利润也降幅较大,只有 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7.2亿元,更低于2020年同期的50亿元,同比下降94%。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透过财报来看,是因京东对扩大就业规模、员工薪酬福利、技术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并且让利于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这使得京东一直保持低利润率运营。

 作为京东的重要基础设施,京东物流确实发展迅猛。据财报显示,截至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实现总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外部客户收入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109.6%。

 来自外部客户的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构成了京东物流外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336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65.6%,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同比增长58.7%。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近1200个,包含其管理的云仓在内,仓储总面积已达约2300万平米。过去一年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450个,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间仓库增长总量。

 另一方面,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除兼职人员以及实习生外,京东有超过32万名员工。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为26万一线员工支付的月平均工资支出超过1.1万元,同时还为物流小哥提供包括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在内的六险一金。

 京东也于日前宣布,自2021年7月1日开始到2023年7月1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此外,京东还为员工提供诸如"安居计划"、员工救助基金、春节期间加班员工子女团聚补贴、特殊环境补贴、及新冠疫情险等一系列福利。

 此外,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00亿元。持续的技术投入有效地提升了京东的运营效率,第二季度,在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1天,履约费用率降至5.8%。物流投入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这份财报的一个亮眼数据是,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在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3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5亿,单季新增3200万,同比增长27%,创下其历史最高增量。

 二季度财报的另一个亮点是京东618周年大促的成绩。数据显示,6月1日—18 日,京东平台有超过 236 个品牌的下单金额突破 1 亿元,且全国 92% 区县、84% 城镇的消费者都享受到了 " 当日达 " 或 " 次日达 " 的配送体验。

 在今年的投资者大会上,京东曾立下“年活买家新增体量追平去年——“一个亿”的目标,从上半年6000万的进展来看,很有可能能够超额完成。

 从整体财报数据来看,京东的新业务虽然低利润运营,但发展势头良好;京东在保证营收能力、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用户增速却创下历史新高。可见,京东再一次进入了“不想赚钱”、而用利润换发展的时期。

 02 财报背后:下沉的京东

 京东的活跃用户增长能够持续创历史记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京东近年来持续对三至六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深耕,从而提升了对下沉市场用户群体,商品和服务的触达。

据京东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其80%的新增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而现有的活跃用户当中,超过70%的活跃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被送达三至六线城市。

 得益于快手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下沉市场用户的电商消费意识和习惯已经养成。三至六线城市和广大地域的农村,虽然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但这里的用户同样需要更快、更好的商品与服务。

 在电商行业在下沉市场获取流量的红利期过去之后,下沉市场的用户也不再仅仅满足于价格便宜,而是对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能以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持续满足下沉市场用户,谁就能在下沉市场获取持续增长份额。

 以西藏为例。

以往,一件普通大家电从下单到林芝米林县的配送时间,需要一个月之久,但现在,次日达或隔日达,即便在遥远的西藏同样可以实现。在这背后,是京东为了实现更好的服务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所付出的长达10年之久的努力。

 2011年,京东物流在拉萨开设了第一个配送站,消费者可以购买小家电、手机、服装等商品。

 2015年4月24日下午,随着第一批价值约30万元的货品驶离西南仓储中心,京东正式启动了西藏地区大件配送业务,首批开通的地区包括拉萨及周边地区。

 但这依然只是起点。在最初的几年,尽管京东的基础服务站逐渐开设,但一个大件包裹要想及时送到西藏消费者的手中,仍然相当困难。

 此后,京东和西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仓储物流、“电子商务进农村”、科技数据等方面加速落地。2017年5月25日,京东在西藏的仓储物流园区正式投入运营:京东拉萨仓储物流园成为电商企业在西藏运营面积最大,且包含中小件、大家电在内的物流园区;中小件和大家电商品同步首次实现本地发货;配送速度大幅提升,中小件商品和大家电商品均首次实现“次日达”。

 2020年12月,京东在拉萨电商园区再次升级了3万平米的西藏公共仓储物流中心,80%的本地订单需求都可以实现拉萨直接发货。同时,还扩充配送网点、增加末端车辆、引入AGV智能机器人、智能供应链等多种手段。

 同时,在2020年,京东还承接了为西藏47个县打造农村电商运营及产业服务体系的任务。在西藏林芝“一区六县”,京东家电专卖店实现全部覆盖,将“万人县城”的网购速度提升为2-3天,门店有货1天即达。

 2019年8月,京东物流对外发布“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及周边乡镇,准备对偏远地区的订单实现24小时配送。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12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服务触达全国超55万个行政村。

 另一方面,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京东也在积极拓展新渠道。除去拓展京喜电商、抖音、线下店等新渠道,京东重仓的业务京喜拼拼,也正在逐渐显示出它在下沉市场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推动京东低线城市的新用户增长的再次提速。

 与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相比,京东的该业务虽然布局稍晚,但京东的优势在于,其多年部署的长链物流及履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复用于此业务的操作链条,通过长短链条的结合,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京东CFO许冉也曾多次强调,京喜拼拼的发展思路并非不惜代价加大补贴、追求短期数量及速度,最关键的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此次财报会议上,许冉明确了该业务的三个战略方向:重点区域加大能力,提高订单密度以提升运营效率;与当地政府合作推进“菜篮子”工程;整合用户界面及物流、B2B网络,实现更好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此外,京喜拼拼需继续推动与小商家、夫妻店的合作,提升其使用京喜拼拼B2B便利店业务的渗透率。

 与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相比,京喜拼拼及京喜电商,与京东原有的零售用户重合度相对较低,在未来,或许可以持续为京东贡献更多的下沉用户。

 在流量红利消失、电商公司们奋力挖掘下沉市场的当下,京东的基础设施体系,再次显现出了它的巨大优势。

 03  重新认识京东

 在京东正在用利润换增长、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可以看到的是,京东对自身形态的重新定义和探索。

 在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升级。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机会中,很多实体企业正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新型实体企业”正在不断涌现。京东就是其中的一家代表企业。

 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就曾表示,从对物流和自营商品的重投入、聘用超过25万名一线员工、以及拥有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来看,京东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与平台企业有着显著区别。“与平台企业不同,京东是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

 在京东将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向更广大的偏远地区延伸时,除了能保证其自身业务能得到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之外,京东还通过服务实体经济,释放了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活力,带动了当地产业带、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曾晨看来,京东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

 概括而言,新型实体企业是指既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同时又具有数字技术和能力、有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并通过大量实践,实现对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企业。而最近几年,京东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

 面向乡镇农村,京东从2016年在河北武邑县打造跑步鸡开始,介入养殖、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技术追溯等环节,陆续打造出游水鸭、飞翔鸽、游水鱼、跑山猪等标准化的农特产品,形成品牌化的京东扶贫产品矩阵,在全国更多地区复制推广开来,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了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和物流、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计划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0000亿产值,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面向大型企业,京东则发挥其供应链与技术服务能力,满足汽车、能源、机械、家电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做“数字大脑”力促提质、降本、增效。 

 此外,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通过京东打造C2M反向供应链,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出发驱动生产,不仅提升了新品开发能力,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定制化需求,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制造业转型。未来三年,京东称,将为超过10000家制造企业打造C2M反向供应链。

 京东的供应链还连接着全国300多个城市数百万中小门店,以及超过180个产业带的制造工厂。社区超市、花店、药店、汽修店、五金店等,通过接入京东供应链,获得在选品、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在做好到店生意的同时,还能拓展它们店铺的线上运营能力。产业带的制造工厂,则可以通过京东“厂直优品计划”,实现降成本、拓销路,并能获得包括技术、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0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京东发布了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满天星计划”,在全国各地启动“一城一策”式专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这项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6个城市,支持近25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在行业竞争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之下,京东这份看起来“赚钱”不多的财报,反而博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投入换增长”的时代又一次来临,只不过,这次比拼更多的是企业的责任,以及对整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秉着长期价值,已然是共同富裕的典范。

 而在这次比拼中,京东已经走在了前面。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拼多多要往哪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