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恒大这些年:用鸡蛋换大妈到访、传单发遍每个垃圾桶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8-13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作者:唐伯虎,贝壳投研经授权发布。

上个月,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申请冻结恒大子公司1.32亿元资产的新闻在市场流传,高负债的恒大再度引起关注。

近2年,恒大负面新闻缠身,拿地骤减、股价下跌的背后,关于恒大破产重组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也负面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恒大的质疑:期房是否会烂尾,资金链是否会断裂。

知乎上,有恒大的员工称因为拖欠款项,协议酒店已经不让恒大员工入住;有质疑恒大管理官僚导致如今积重难返的;有员工表示收入大打折,称“公司不行了的”。

这些负面背后,等不到恒大的正面回应。市场也对恒大失去了信心,过去一年中,恒大的股价由22元左右,一路下跌至7元附近。

恒大的危机到底由何而来?是房地产行业的日薄西山、还是一个深埋在恒大发展历史里的隐形地雷?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群恒大员工、地产从业者的故事,他们之中:

有的人曾是恒大置业顾问,曾经一度为了增加楼盘到访率、保证业务完成“恒房通”里规定的目标,不惜给住在附近、不打算购房的大爷大妈赠送鸡蛋吸引他们来楼盘看房;

有的人曾负责恒大营销,领导要求她为了传播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要把“传单发到每一个垃圾桶”才算工作完成;

还有的人是恒大业主,几年前被恒大的品牌光环吸引,购置了一套房产,交房时才发现承诺的装修货不对板,同等地区的楼盘几年内涨幅已跑过恒大。

在他们身上,除了亲历恒大这些年,也有另一些值得让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宣告结束后,那些趁风口而起的人,该如何落地。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为了到访率,给大爷大妈送鸡蛋“在恒大呆越久,越觉得地产行业套路深”Lee | 恒大置业顾问,29岁2019年开始,我就开始觉得房地产不好做了。

那时万科罕见地先发出“我们要活下去”的信号,紧接着行业内就有不少人都在谈,“地产撑不下去了”。

(当时刷爆地产圈的万科“活下去”,图源:网络)

紧接着2020年初,恒大开始打出房子75折的广告。

这个打折在大城市其实是营销手段,先涨价、再打折,但在三四线城市,恒大的折扣是实打实的,确实是降价甩卖,但“千人哄抢、日光盘”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

最让我感觉恒大待不下去的是在今年,公司内部规定没业绩就没提成,还让我们销售房产以外的理财产品。

我心里隐约地觉得恒大不太靠谱,有些期房可能会烂尾,现房可能不能网签。因此,每次朋友推荐我房子的时候,我也会隐晦提醒他们多看看别的盘,

“别的公司楼盘不香吗?”

对于恒大出现目前的危机,我是一点也不吃惊的。

2015年,我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一开始由于学历不高,在武汉当地的地产网站做编辑,次年找朋友推荐进了恒大做置业顾问,底薪6000元,还有各种补贴。

当时地产还属于黄金时代、房价开始暴涨,处处都是“楼王”、“日光盘”,还有不少朋友在我入职前就套近乎,想问我有没有提前帮他们“锁定房源”的资格,因而,这笔工资加上售房佣金,我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不过,随着在恒大工作时间越长,我逐渐发现这个公司并不如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

首先,所谓的置业顾问干的就是普通销售的活儿,当房子不愁卖的时候,大家都吃得到红利,但短板也很明显——大盘不行的时候,你再努力也无法突破职业天花板。

此外,就是恒大的营销套路让人干得很心累。

恒大比较常见的套路是,选买偏远郊区便宜的地,然后利用恒大自身品牌抬高溢价。

比如,2018年四川某地棚户区改造,周边房价5000元左右,等恒大开盘就联手碧桂园一起宣传,开盘价就7000多元。

为了让高价更站得住脚,恒大也很喜欢推“精装房”。

通过成本更低的装修材料,每平追加1500元至2000元的精装修费用,结果每到交房我们就要和业主扯皮。

许多业主会来售楼中心指责我们“货不对板”,争吵、坐在大厅哭,拉横幅比比皆是。但更多心有不满的业主,都是选择吃哑巴亏,收房后砸了重装的。

更让我疲惫的是,全员卖房、强制营销、虚假广告无处不在。

恒大内部有个销售系统叫恒房通,每个销售都必须安装,并通过该系统结算售房佣金,每单2-3万元不等。

我在恒大这些年:用鸡蛋换大妈到访、传单发遍每个垃圾桶

(恒大员工在网上曝光“恒房通”考核,到访率影响实际收入,图源:网络)

到访率是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人每周至少要带30个左右客户看房,营造出房源抢手的感觉,如果无法完成指标就要扣工资。

我所在的盘比较偏远,面对的人群都是一些大爷大妈,为了吸引这群人,我一般会买些鸡蛋,承诺他们来了就能领。

后来附近的楼盘都扎堆开盘,当地的大爷大妈都被各种销售“疯抢”。

为了完成业绩我不得不去找黄牛,来一个就给20元钱。

除了线下造假,线上我们也要营造出恒大房源抢手的感觉。几乎每个销售手里都有好几个账号,互相转发公司发的营销文、给朋友圈点赞,这些都会记录在我们的考核里。

前段时间恒大又开始说自己要造车,我心里对这家公司就更没底了。

前有贾跃亭,再加上公司各种细节上粉饰数据,我一度觉得造车这件事更像是给外界作秀,毕竟做假也可能出现在这条线上。

在这样的泡沫狂欢中,公司走向末路难道不是必然的?

背十几斤传单,养活9万员工“生不去恒大,死不去万科,生死不去碧桂园”苏唯 | 前恒大渠道员工,32岁 我们地产行业里有句话,“生不去恒大,死不去万科,生死不去碧桂园”,说的就是这三家地产公司压力大,尤其是营销口。

恒大营销部压力大已是“公开的秘密”——整个恒大集团接近9万名员工,就靠着地产板块卖房子、回收资金养活。

2016年,我加入恒大渠道部,先后做过恒大渠道的电开和拓客专员,前者主要做电话销售,后者在楼盘附近发传单。

大部分恒大的楼盘选址都不在市中心,但这不妨碍我们依然每天要发几十斤传单。领导还说,“垃圾桶里面没有我们的传单,就是没发到位"。

营销固然重要,我们也努力去做了,不过恒大依然出现现在这个局面,真的不是我们的锅。

在我看来,公司想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资源量超9000万吨,新能源大热下,西藏珠峰机会在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