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23

编者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雪球佛系小资”,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这两年来片仔癀的股价不断的新高,而片仔癀的药被茅台化了。一粒3g的片仔癀自2005年,一共涨价16次,2020年1月最近一次调价,从530元/粒上调到590元/粒。就这,还不一定买到,"药中茅台"不是白叫的。

近期,买片仔癀也和买茅台一样,需要提前排队且每人限购2粒,线上买也是拼手速看运气。

线上,590元一颗的片仔癀几乎难觅踪影,不少商家售卖的片仔癀单粒价格在900元至1600元不等。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护肝、消炎是片仔癀的两大疗效,被称为"中华特效抗生素"。但要论功效,护肝、消炎的药不在少数,为何只有片仔癀能受到如此追捧? 

片仔癀的成分和配方也颇为稀奇,这是受到追捧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其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理论上)。片仔癀的意思,即"一片即退癀","癀"是福建话——"热、毒、肿、痛"之意,片仔癀的功能描述显示,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的成分,包含3%麝香、5%牛黄、85%三七、7%蛇胆。虽然麝香的成分是最少的,成本却占到了一粒片仔癀总成本的55%。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2020年片仔癀肝病用药产品的成本费用率为18%,在成本中92%来源于原材料,天然麝香和牛黄一共占原材料的比重达到了90%。天然麝香和牛黄都具有稀缺性,根据西南证券的报告,我国每年的麝香产量约为600kg,但需求量约为1000kg。我国天然牛黄每年的产量不到 1000kg,需求量约为5000kg。 

片仔癀对热毒之症确有疗效,但其中的作用机理并未阐明,也没有科学数据做支撑,虽然今年7月,我国首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其中有一条——中药经典名方,豁免临床试验,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意在保护和发展中医。但片仔癀的争议仍在。

"护肝"是片仔癀向大众传达的功效,而二级市场上,"伤肝"的茅台又被大家一直看好。茅台+片仔癀,这或许就是有钱人的健康,投机者的财富吧。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但今天的故事,只是过去的延续,片仔癀承担了太多药品以外的压力。在富裕阶层一定程度的通胀和资产荒的情况下,当找不到比较好的炒作标的(过去房子长期承担了这个角色),片仔癀这种"医疗奢侈品"就成了新的炒作对象。我国设了一个"国家保密配方"。保密程度分三级,最高等级是"国家绝密级配方",保密期限永久。除了原材料天然麝香的"真贵",片仔癀的第二重"贵"在于它神秘、权威的配方。

原料和配方已经让片仔癀形成了垄断,几乎是独家生产,市场上造成了稀缺效应,再加上资本炒作,受到追捧也不在话下了。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所以片仔癀的股价也不断的涨,除了片仔癀自营旗舰店外,有三家电商药房有片仔癀出售,价格分别为1035元/粒、1100元/粒和1176元/粒。而在京东健康平台上,有商家对该药物标价为1100元/粒。药物价格仍被“炒”到千元以上。

今天纵观整个医药板块,整体跌幅为1.39%。具体到其他个股,康泰生物跌超10%,智飞生物跌近8%,长春高新跌幅逾6%等。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连续多日被炒高价,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7月16日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片仔癀作为药品,是有一定有效期的。从消费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出发,不应盲目购买囤积,更不宜服用超过有效期的片仔癀。另外,该局表示,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销售药品,以及销售过期药品,是违法行为。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主要原料为天然麝香,原料具有稀缺性,天然具备提价基础。从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国内零售价一共提价9次,从325元的零售价提升到了590元,提升81%。出口零售价一共提了10次,从14.5美元/锭提升到了51.8元/锭,提升257%,具体情况如下: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称,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8.4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56%;利润总额13.46 亿元,同比增长 2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4 亿元,同比增长 28.85%。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这业绩能支撑四百多的股价?悬!”“不到30%的增速,真的撑得起这么高的市值吗?”

分季度来看,片仔癀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净利润5.65亿元,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比第一季度略低,分别为18.49亿元、5.49亿元。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7月21日晚间,片仔癀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九龙江集团”)因自身资金需求,自本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总计不超过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即不超过约603.32万股,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按照片仔癀7月21日当天的收盘价489.76元计算,此次控股股东拟减持的股份市值高达29.5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7月21日当天,片仔癀股价创历史新高。去年年初,片仔癀的股价为100元出头,到本次减持公告发出,片仔癀的收盘价为489.76元/股,一年半内股价翻了4倍,“中药一哥”名副其实。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大火”的片仔癀今日开盘后股价直线跳水,下午也依旧没有止跌,继续走低,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跌停价440.78元/股,相较昨日总市值跌去近300亿。 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提醒和片仔癀控股股东的减持,是否会让片仔癀的“爆火”和股价的“冲刺”降温、回调,还需观望市场反应。现在片仔癀完全脱离基本面,就是炒作预期主导的。片仔癀在市场上被“热炒”,从一“小众药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消费需求真假难辨,却俨然变成了一场药企、渠道商和资本的狂欢。

大股东要甩货30亿了这是正常,被炒到这个位置不减是不正常。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值得一提的是,片仔癀的第二大股东,是一位名为王富济的投资者。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王富济持有片仔癀4.48%股份。若按片仔癀股价最高点计算,王富济的持股价值可达133亿元,成功跻身百亿富豪之列。不过,同样随着片仔癀22日的暴跌,王富济的持股身家缩水11亿元。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王富济持有的片仔癀股票,在12年的时间里暴涨90倍左右,同时暴赚上百亿元。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的炒作价值可能已经超过其药用价值”。在此之前类似的另一典型案例,是同样擅长营销、多次提价的东阿阿胶。有数据显示,东阿阿胶的零售价从2001年的80元/公斤狂奔到2019年的5996元/公斤,在19年时间里提价19次,涨价75倍。同时其股价也一路上涨,巅峰时期其市值曾一度到达450亿。而东阿阿胶目前来看股价已经腰斩。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片仔癀如此炒作,很难说不会重蹈东阿阿胶覆辙。药品与酒的投资场景不同,“白酒还有消费场景,药的场景在哪?何况,药品还有使用期限,过期的药品还有价值吗?”什么人有事没有事吃点片仔癀?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片仔癀并未为了治疗病毒性肝炎,而是看中了其护肝保肝的保健作用。从处方药逐渐“保健品化”,片仔癀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

线下体验门店加上会员直销的模式,由药企掌握终端定价权,也维持了片仔癀“高端化”的奢侈品属性。

如此一来,片仔癀是药,又不完全是药——礼品属性突出的片仔癀,成为一种特定消费人群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需要警惕一点,在片仔癀股价大涨后,部分基金悄悄撤退。比如,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一季度新进为片仔癀第7大股东,持有0.37%股份。到了二季度,该基金已经大笔减持了。 

片仔癀今日下跌给了股民启示:一旦白马股在高位遭遇减持,股价很可能暴跌。

所以这里面有很大以部分黄牛和经销商他们进行对于片仔癀囤积炒作。中成药片仔癀价格一路上涨,甚至出现“一粒难求”“一粒千金”的情况。片仔癀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不可盲目购买、囤积、服用,让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吃上便宜药、放心药。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国内消费市场依然信奉“神药”传说,片仔癀之后还有广誉远,广誉远之后,资本市场也迟早会制造出下一个“神药”。广誉远就是资本投机炒作没有任何的价值存在。  

广誉远的火爆不仅在股市体现,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部分财经博主一边表示看好广誉远的股票,一边鼓吹广誉远的产品效果好,市场已经供不应求。这家公司是广誉远的核心企业,它主要负责生产和销售传统中药以及中药饮片等,龟龄集和定坤丹都是它的主要产品。

药是治病还是炒作?为何“药中茅台”突遭惨痛一击  

广誉远从5月开始的短短2个月内,从20元附近涨到最高45元,涨幅超过150% 自2020年5月起,东盛集团便开始疯狂减持。东盛集团经过十余次的减持,直接持股数量已于2020年一季度末的7286.47万股降至1643.74万股,持股比例由14.31%降至2.47%,退意明显。

药是用来治病的,囤药不就是潜意识认为自己有病或者可能会生病吗?投资人也许起初在遇到这种概念炒作股赚了几次钱,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但炒作这种股就如同吸毒,慢慢上瘾,不能自拔,最后十次赚的不够一次亏的。不要被利益冲昏头脑,这些资金炒作都是从哪里涨起来,最后跌回哪里,无一例外。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光伏行业会诞生万亿市值公司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