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红杉、CPE等大佬重仓区!十大热门新面孔,谁最值得入手?

贝壳号 | 发布于2021-07-19

编者按:本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瞪羚社”,贝壳投研经授发布。

近期,一些在IPO前就被寄予厚望的医疗公司密集上市,其中密集的涌现高瓴、红杉、CPE等大佬的身影。

上市之初,巨大的涨幅总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真正的价值检验,还在后头,“是金子,总会发光”。

一、市场最爱的CXO

这批CXO的质地谁最好,市场似乎在这一波板块的调整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1、皓元医药:

在皓元身上,仿佛看到了药石的影子,但差异化的是,皓元的工具化合物有1.2万种,略超药石的储备。

公司“分子砌块CRO+特色原料中间体CDMO”所带来的近年业绩成长性是惊人的,分子砌块业务无论是客户质量、自研能力和海外收入的认定都很难挑刺,而CDMO业务招股书仅仅一句大部分业务都是委外加工,则展现了公司未来募资投建自家工厂落地后盈利能力的可提升空间。

公司在这波CXO板块调整中的抗跌能力,其实已经说明了市场的态度。

→传送门:《下一个4年4倍的药石科技?又一家强劲的CXO登场,成长性秒杀诸多同行!》

2、诺泰生物

作为一家生于CDMO赛道的选手,诺泰生物的布局颇为出色,“小分子(澳赛诺)+多肽药物”双主业布局强力驱动,业绩成长性和确定性都能看的见。

即便小分子CDMO国内已经诞生了如凯莱英、合全药业等巨头,由于澳赛诺的选择工艺路线和药物难度更高,对比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等同行上市公司,在毛利率遥遥领先,展现了极为卓越的核心竞争力。

在多肽CDMO方面,大规模多肽药物生产一直是国内厂商困扰的问题,诺泰生物创造性的开发了多肽药物的最优合成策略,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使公司具备了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的大生产能力(国内厂商普遍克级、百克级)。未来诺泰增量的爆发力,大概率由多肽CDMO部分贡献。

经历了一轮CDE新政和新股情绪消退后的杀跌,公司市值在慢慢接近击球区,而值得注意的风险,也许只有管理层的瑕疵。

→传送门:《下一个凯莱英?大家都不想错过的CDMO新选手,热门药物领域一马当先!

3、阳光诺和:

远看阳光诺和,有点像美迪西或药明的一站临床前CRO服务平台,近看原来只是一个“化了妆的姑娘”,公司一体化的服务偏向仿制药的研究开发(70%营收),附加价值的差距甚大。

上市后一度够到80~100倍的市盈率,即是巅峰,短时间内估值回落至真正的同行华威医药、博济医药、新领先等企业水平才是合适的价值区。

仿制药外包开发的业务虽然不受市场待见,但公司的创新药自主开发业务可能将是未来估值切换的转折点,自主立项是公司选择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容易推荐给客户的品种,包括特色仿制药、改良型2类新药,创新药等。2020年该项业务收入占据总营收的7.31%,至少推升至30%才会明显改善公司估值。

→传送门:《新晋CXO暴涨风潮!又一家小而美的玩家将登陆,能否兑现“小美迪西”之名?》

4、百洋医药:

如果没有品牌运营的核心能力,百洋医药可能将沦为众多默默无名的CSO中的一员,但公司上市之初,市场估值的过分透支似乎对百洋有过高的期待。

百洋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公司的“品牌高速公路”,成体系的品牌运营团队和数据平台能够使得其能够承载足够的多的品牌在这条高速上奔跑,在上面跑的品牌越多,公司的服务费用愈加可观。

但不可忽视的是,品牌运营管理是需要长周期的,即便近两年引进,重磅单品需要在院外市场释放出它的光芒仍然需要数年的时间,百洋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迪巧品牌钙片也是如此。百洋对标“利洁时”的健康品牌运营商业模式,仍待市场考验。

以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评判,目前公司仍然不在价值区,需要时间消化透支的估值。

→传送门:《Biotech找他补短板!最独特的CXO龙头,引领商业化时代的投资浪潮!》

二、器械,集采和竞争激烈都是硬伤

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板块而言,无论是集采还是竞争玩家数量增加都可能成为杀估值的理由,唯有尚处于蓝海或导入期的细分可享受溢价。

1、威高骨科:

威高是当之无愧的骨科耗材龙头,三个细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脊柱类国内第1、创伤第2、关节第3,无论是从产品品类的丰富度和全国的配送能力及供应来说都存在极大的优势,这就为未来骨科耗材赛道的全面集采提供了丰富的战术选择空间。

但,成也集采,败也集采。

在全国关节集采方案落地前,几个地方性的联盟集采已经释放出了入围规则相对温和的信号,可大幅降价(下挫60-70%)却难以避免,2019年国内骨科植入物市场308亿,全面集采降价后市场萎缩2/3,仅剩百亿出头,却要容纳十几二十家公司争夺。

一旦市场空间萎缩、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行业个股估值下行不可避免,威高骨科作为行业龙头,目前净利率水平在15%左右,未来随着进口替代、老龄化加剧、产能释放等因素释放,年复合增速20%可期,估值平稳、业绩推动市值上行。

→传送门:《低调的巨头威高骨科,是ALL IN骨科大赛道的最佳选择吗?

2、亚辉龙

化学发光的市场争夺,未来仍取决于流水线。亚辉龙是自免诊断产品国内领先的特色IVD厂商,也是化学发光领域国产第二梯队参与者;凭借着自免特色项目与巨头厂商的差异化,在迈瑞、安图、新产业的强压下依旧取得不错的流水线装机成绩,虽然凭借着特色项目装机,但流水线装机后能否带动其他项目上量仍然需要检验,未来“装机+单产”的双击才能驱动业绩的爆发。

不得不说,亚辉龙仍然是国产发光上市厂家中最具弹性的一家,目前国内自免诊断市场被进口产品为主导,近年开始进口品牌的垄断逐渐被打破,公司凭借着自免及其他特色项目的进口替代发力以及自身规模的低基数,有望在未来3年保持净利层面的40%的年复合增速。

疫情之下,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IVD企业拿下上市公司的身份,POCT又或是化学发光,已然不是如同疫情前时代那么吃香了。随着竞争加剧和细分行业稀缺性不再,IVD行业的整体估值下行已成定数,另外疫情收入占比较大的企业市场会博弈景气度的顶点,近来的行业部分公司的连日下挫已经说明问题。

亚辉龙凭借着更高成长性值得较发光细分更高的估值,但未来还是需要以更保守的估值预期去赚业绩成长的钱。

→传送门:《稀缺的IPO门票!异军突起的亚辉龙,有挑战国产发光三巨头的实力吗?

3、先瑞达:

国内药物球囊(DCB)领域的绝对创新研发领军者,目前深耕外周介入板块,有人说DCB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狭窄,这种观点是不公允的。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超过4000万人,中后期糖尿病足患者就接近1000万,如不治疗就面临着大截肢,截肢后仍有一半概率的死亡风险。目前美国外周手术一年50万台,使用DCB的手术在30万台以上,渗透率60%以上,相较我国一年外周手术11万台,其中DCB使用2万台,有巨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另外,DCB这种发展趋势,如同TAVI、神经介入在欧美发展的路径一样,有迹可循。

当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领域的应用趋势,DCB替代支架的浪潮正在来临,国产厂商先瑞达、心脉医疗和归创通桥在膝上DCB产品领域已有注册证,由于当前外资产品占据市场,多国产玩家培育推广将带动DCB国产玩家的共荣,未来3年将是DCB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而先瑞达作为研发创新先行者,其膝下DCB为国内独家产品(膝下介入目前无支架产品),领先其他国产厂家4-5年时间,而膝下血管病变较膝上更为刚需,不介入治疗必须截肢,死亡概率更高。

DCB不仅可使用在外周血管,同时未来大概率能在心血管、脑血管等领域应用,成长逻辑明确。而先瑞达作为市场布局的领先者,商业化能力也初见端倪,毛利率超90%,可见在量产、成本控制已有体系,比较心玮、归创,毛利率普遍在60%以下,已经渡过讲故事支撑估值的阶段。

→传送门:《稀缺、独家!甩开心脉医疗的器械龙头,一家顶尖而前沿的成长股浮出水面!》

4、心玮医疗:

继归创通桥之后,神经介入器械赛道的又一潜力竞争者。目前神经介入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仍在取栓类产品(支架、抽吸导管),支架方面,未来两年市场将迎来众多国产产品的密集获批,唯有性能突出和商业化出色的厂商才能占据市场。

心玮的核心获批产品CaptorTM取栓器械,在临床中对照了国内市场销量最好的美敦力SolitaireFR,展现了不劣于美敦力产品的安全性和疗效,而后更是引起了公司与美敦力的专利诉讼,或许这也是对公司研发创新的一种另类认定。

对于器械产品而言,并不是产品研发出来就完事儿了,如何将一款产品商业化成功则是需要看后期的多层次的运作,包括产品的量产成本控制、纳入医保准入、进院及医生教育推广,仍需要时间放量,短期内业绩其实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指标,又有点类Biotech的意思。打新看估值,长期则需要谨慎。

三、特殊材料和疫苗

预期一致的好资产,短期内很难赚到价值发现的钱,最后拼的无非是交易或者谁更大胆。而疫苗,真正有创新能力的A股只有寥寥一两家,其他的要么仍在一级,要么去拥抱了18A。

1、纳微科技:

药物纯化色谱填料国产替代第一股,技术壁垒极高,公司拥有全方位核心专利技术,江必旺博士的十年如一日的研发创新精神和突破海外垄断的成果,值得敬佩。

但市场总是喜欢把稀缺的资产估值炒上宇宙,420亿的市值,即便推演到2023年公司实现4亿的净利润,市盈率仍然超过一百倍,这比爱美客更贵、更高不可攀的。

即便稀缺牛逼,在估值打满的情况下买入显然是在刀尖上跳舞,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上演股价“滑铁卢”。

→传送门:《高瓴、红杉同时进入!突破进口垄断的隐形冠军,不可错过的十倍潜力股!》

2、百克生物:

水痘疫苗龙头,今年或许不是百克生物收获的季节,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持续接种引发如流感、水痘疫苗的签批发数量下行,业绩显然不会多好看。

公司目前在售的产品包括水痘减毒疫苗、狂犬疫苗(Vero)、鼻喷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作为公司当前营收的主力,未来的增长需要依靠存量市场份额的提升和“两针法”的推广,不可寄予太高的增长期望;狂犬疫苗由于管控和品种竞争力原因,能抢占的市场份额同样也有限;值得期待的是鼻喷流感疫苗和处于三期带状疱疹疫苗能给公司注入的全新的活力。

也许等明年估值切换之时,百克有望向市场展现属于它独特的活力。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MACD技术指标中,能够指引出买卖机会的有哪些?如何运用常用指标MACD擒黑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