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指数基金出现亏损了,该怎么办?基金定投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

基金投资知识 | 发布于2021-10-13

购买的指数基金出现亏损了,该怎么办?

  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只是大小之别。

  在指数基金的投资中,也面临这不少的风险,如果操作方式不对,或者行情变化,都可能是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产生亏损(被套),那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购买指数基金,盈利和亏损主要是取决于择时。而这个择时的决定是由投资者来做出的。

  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某个指数,指数是一篮子股票,持有的成分股公开透明,个股的持仓比例也是明确的,基本上是每半年才调整一次,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和指数的跟踪误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除了“增强型”指数基金,基本上不会有主动的投资操作。

  因此指数基金本质上就是一键布局某类资产的工具。

  作为工具,指数基金的交易时点,也就是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主要是由投资者决定的。比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这只基金就是表征白酒股整体走势的。

  投资者看好白酒行业的发展,买入该基金,如果投资者判断的正确,白酒股涨势不错,中证白酒指数表现不错,投资者持有招商中证白酒基金就可能产生盈利;反之,如果投资者判断错误,买入该基金之后,白酒股没有什么好行情,投资者可能面临亏损。

  根据合同规定,指数基金必须保持90%以上的仓位,来保证能很好的跟踪指数,如果遇到白酒股表现不好的时候,即使这个下行趋势比较明显,基金经理也依然不能大幅减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中的白酒股持仓,因为这样做虽然能避免损失,但反而是违背了合同规定。

  因此投资指数时,主要是由投资者来决定是否买或卖、加仓或减仓该指数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指数基金出现亏损该怎么办?

  首先是判断该指数基金持仓的股票是否在中长期有前景,如果经过判断,投资者认为未来该指数基金持仓的股票具备发展前景,仍然受到政策支持,在中长期依然很有发展前景。

  那么当前的调整,可能是由很多短期因素造成的,比如遇到突发事件,整个市场走势低迷,获利盘涌出等,可以考虑逢低补仓的操作。

  但如果投资者自己通过研究,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已经丧失了信心,则可以考虑寻找反弹的机会退出。

  总结来说,投资者在购买指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做好主动决策这件事情,因为按照合同规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是不能有太多主动操作行为(如增减仓)的。

  如果投资者决定逢低补仓,可以通过分批买入或者定投的方式来进行。

  在进行分批买入的时候,投资者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分多少次补仓,每次当持仓下跌多少的时候进行补仓。

  对于补仓的次数,设定补仓金额后,将次数尽可能的提高,比如五次、十次;其次,不能刚下跌4%、8%就着急的要补仓,因为过于窄的幅度,补仓之后对于拉低平均成本没有太大作用。

  在进行定投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就没有那么多,操作难度也不是很大,因为定投是按照设定的时间和金额自动进行的。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在市场上,我们通常将基金所买股票意外暴跌的情况称之为“踩雷”。

  比如,基金重仓名单中某只个股出现股价大跌,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收益。那么遇到此类指数基金踩雷,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一方面投资者在购买指数基金时,应该明确指数基金并不是不会踩雷,而是即使踩雷了由于持股分散的特性对净值影响也比较小。

  假设指数的某权重股发生了暴雷,跟踪这个指数的指数基金,应该主动将其剔除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指数基金的投资目标说起,其主要宗旨是对相关指数进行紧密跟踪,力求误差尽量小。

  所以只要指数基金的暴雷成份股没有被剔除指数,那么跟踪相关指数的基金就不得不继续持有。

  当然,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不是“无所事事”,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如果暴雷成份股连续跌停,那么就要及时控制流动性风险。

  简单来说,如果一只成份股连续跌停后被剔除出了指数,那么基金经理就要想办法及时卖出,否则基金业绩就会与标的指数表现出较大偏差。

  所以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时,应该更多去关注基金与标的指数之间的涨跌幅误差,从而尽量挑选一些误差小的指数基金。

  但另一方面,上述情况确实可能也会影响指数基金业绩。

  这时基民应该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快速做出决策,如果难以忍受基金短期亏损,那么可以考虑赎回,毕竟投资应该让生活感到更美好,而不是给自己添加焦虑。

  反之,如果暴雷股权重很小或者即使权重很大,但是投资者本身对这种情况觉得“无感”,那么就不必人云亦云,着急将指数基金卖出,可以坚定持有分享指数的长期收益。

基金定投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

  基金定投因其方便快捷、简单易操作,正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接受。在很多投资者的预期中,基金定投的操作模式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但是预期的收益率可能会比银行存款高很多,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热衷于这种基金投资方式的原因。

  不过,就像任何策略一样,理论上或者回测时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因为投资者个人的偏好、选择、操作,而产生很多不同的结果。为了帮助投资者提高基金定投的成功率,改善定投的体验,现为大家整理定投存在的误区和少走弯路的方法。

  误区一:什么基金都可以定投。

  目前公募基金已经突破6000只,并且有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等,还有主动管理、被动管理(指数基金)等分类,各自的风险和收益特征都不一样,就像不是每个股票都适合做波段或长期持有一样,并不是所有基金都适合定投。

  一般来讲,货币型、债券型基金定投和一次性投资效果差距不是太大,因为这类基金的收益波动比较小,也就是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净值曲线一般都是稳健向上的,一次性或者分批购买反而能够及时的享受到收益。并且这类基金的预期收益水平不高,比定期存款高一些,可能达不到很多投资者进行定投的收益率预期。

  定投可以选择波动相对大一些的基金,比如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这类基金由于股票持仓比较高,因此会跟随股市有些波动,预期收益也比较高,因为高波动伴随的往往是高收益。而基金定投通过分批、小额买入,可以平滑高波动,起到坚定持有信心的作用。

  误区二:一跌就考虑停止或减少定投金额。

  碰到下跌的行情,投资者本能的反应就是赶紧撤离,这就是所谓的人性,趋利避害,但是资本市场是一个逆人性的场所,越是下跌越是股票便宜的时候,需要大胆的挑选优质基金建仓,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样,但是定投可以克服这种人性,以固定的频率来越跌越买,摊薄成本,趁着下跌收集一些廉价筹码,这样才能实现定投微笑曲线。

购买的指数基金出现亏损了,该怎么办?基金定投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

  挑选好基金之后,正像股神巴菲特所说,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 10 年的准备,那么连 10 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这种道理也适用于基金定投。当你通过筛选,选定了定投的标的之后,就要敢于坚持,从获取长期回报的角度来看,不要轻易放弃低位收集筹码的机会。

  当然如果作为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大体判断市场趋势会长期向下,自己有能力选择重新开始定投的时机,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该停就停,该减少定投金额就减少,等到跌的差不多了,再逐渐恢复定投或增加筹码,但是要明白,只要是择时,就有决策失败的风险,比如本以为是大跌来临,结果市场调整一下就继续向上了,这样反而失去了低位收集筹码的机会。

  误区三:定投就是长期投资,不能止盈。

  定投确实是本着一种长期投资的理念,鼓励投资者无论市场涨跌,坚持按月或按周定投,从而获取长期收益,避免投资者在短线的追涨杀跌中“赚小钱亏大钱”,最终没有获得投资的收益。

  但是资本市场是震荡、波动的,即市场有涨有跌,大涨之后,往往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大牛市之后往往有比较长时间的熊市,因此在定投过程中,也需要设定一个止盈的标准。所谓的止盈标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比如,规定定投收益率达到20%后,止盈十分之二;如果市场进一步上涨,收益率达到50%之后,再止盈十分之三;其余的留作底仓继续定投,或者当收益率达到80%之后,暂停定投或减少定投的金额。等待市场因大涨回调之后,再继续开始回到正常的定投过程。

  所以定投要根据自身或理财目标设置一定的止盈率。从过去的经验来看,A股一般都会在5年或8年的周期内,通常都有机会迎来一次牛市或大级别反弹,此时及时的进行止盈,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很多投资者在做定投的过程中,净值涨了一点点(比如10%),就想做赎回操作,不是赎回一部分,而是全部赎回,然后市场继续大涨,结果不得不追高。因此就像定投是按月或者按周投资一样,赎回的时候也要讲究策略,比如分批赎回,始终保留底仓等等。

  误区四:一旦定投开始,就不管了!

  很多投资者听说基金定投很方便,投完不用操心,所以就开始了定投之路,设定好按月或者按周定投之后就不再管了。

  不可否认,股市里有很多段子,比如某某股民,十几年前买了一手茅台,花了几千块,结果密码也忘了,现在想起来了,去证券公司恢复了密码,一查,账户里已经有十几万了。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更多的实际情况是,很多股民,十几年前买了一些股票,花了几万块,结果由于选的股票不好,现在几万块变成了几千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存量时代,各行各业都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激烈的竞争,很少的优质龙头公司会越来越受追捧,更多的公司会逐渐暴露出各种发展问题,使投资者不敢轻易的参与。

  对于基金定投也是,开始定投之后完全不管不合适,每天看一次也没有必要,但是每个月看一看大致的情况还是需要的,比如看看定投是不是仍在正常进行;比如看看是不是有定投失败的情况,有的时候是余额不足,扣款失败,有的时候是定投的基金限制申购。

  误区五:老基金才适合定投?

  在选择基金时,投资者会有一种直观的印象,老基金,即成立时间长的基金,有长期历史业绩参考基金,其产品业绩更有保障,所以就会感觉老基金才适合定投。

  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基金的业绩稳定性,是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过往优秀和稳定的业绩,确实可以给投资者一定信心,这样定投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放心,不过大家需要明白,基金成立时间长短和基金产品业绩并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所以在定投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选择老基金,产品的业绩情况更多的是和其具体的投资操作相关,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那么新基金也同样值得关注,值得作为定投时的一种考虑。

  比如指数基金,像2019年新成立的华宝科技ETF联接(007873)基金,作为一种主题基金,主要是围绕着合同约定的投资主题做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投资,主要受行业周期、主题轮动影响,产品业绩与成立时间的关系并不大,如果科技股能够持续强势,那么这个基金的业绩就值得期待。

  误区六:定投的基金种类越多越好?

  当然这个应该不能算是误区,只能说如果定投的基金过多,比如超过8只,并且8只基金的管理思路、持仓相差不大,那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误区。

  投资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说明了投资分散的重要性。但是也需要注意避免定投的基金数量过多,过于分散,或者定投的多只基金相似度很高,实际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所以定投基金也可以多选几个基金产品,但是基金种类并不是越多越好。以实盘基金组合“指基秀秀”为例,里面选择了5只基金进行定投,这5只基金分别是债券基金、医药基金、科技基金等,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低,同质化程度不高。

  还有的投资者定投两三只就可以了,比如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基本上可以覆盖A股的众多优质公司了,虽然指数在过去10年的涨幅不高,但是期间也有过几次完美的“微笑曲线”,足够基金定投的特点发挥了。

  并且沪深300指数的涨跌还是能够大致反映国家政策、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是投资者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指数。

  有些投资者在资金量不大的情况下,定投了10几只基金,这样过于分散的投资会让资金不集中,也会出现其中好几只基金因管理思路基本一致、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其实并没有降低组合的相关性,还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以上六点就是本次《基金定投的一些误区和解决办法》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定投起到一些改善作用,提高基金定投的成功率,充分发挥基金定投的优势,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提供帮助。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公众号:"飞鲸投研":feijingtouyan,进行领取(点击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飞鲸投研系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如何面对基金定投的亏损?定期开放式基金有何优势?

热门推荐